


高中化学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二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
1.能从物质类别和铁元素化合价的视角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厘清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增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2.会设计实验检验Fe3+,探究Fe3+、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增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 探究Fe3+、Fe2+的检验
离子 | Fe3+ | Fe2+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成红色 | 开始无明显现象,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
离子方程式 | Fe3++3SCN-===Fe(SCN)3 | 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
结论 | Fe3+遇SCN-显红色,可利用此现象检验Fe3+的存在 | Fe2+和SCN-混合无明显现象,加入新制氯水后,Fe2+被氧化成Fe3+;可用先加KSCN溶液再加新制氯水的方法检验Fe2+的存在 |
[问题探讨]
1.如何通过实验证明铁锈中含有Fe3+?
提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铁锈,加入稀盐酸使其溶解,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铁锈中含有Fe3+。
2.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能否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提示:不能;若溶液中含有Fe3+而不含Fe2+,也会发生相同的现象。
3.用NaOH溶液能否检验某溶液中只存在Fe2+?
提示:能;若溶液中只含有Fe2+,滴加NaOH溶液后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1.Fe3+、Fe2+的检验
| Fe2+ | Fe3+ |
(1)观察法 | 浅绿色 | 棕黄色 |
(2)加碱法(NaOH) | ①现象:白色絮状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 | ①现象:红褐色沉淀 ②反应:Fe3++3OH-=== Fe(OH)3↓(红褐色) |
(3)显色法(SCN-) | ①现象: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变成红色溶液 ②反应:2Fe2++Cl2===2Fe3++2Cl-; Fe3++3SCN-=== Fe(SCN)3(红色) | ①现象: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②反应:Fe3++3SCN-=== Fe(SCN)3(红色) |
2.检验Fe2+的注意事项
(1)只含Fe2+的溶液:检验Fe2+加入试剂的顺序
待测液不变色红色(含Fe2+、不含Fe3+)。
①加KSCN溶液前,防止加氧化性物质,使Fe2+被氧化。如H2O2、NO(H+)等。
②氧化剂不能选用酸性KMnO4溶液,原因:酸性KMnO4溶液本身显紫红色,对Fe(SCN)3红色有干扰;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KSCN,溶液不变红色,不能证明不含Fe2+。
(2)同时含有Fe2+和Fe3+的溶液
Fe2+对检验Fe3+无干扰,可以滴加KSCN溶液检验Fe3+;Fe3+对检验Fe2+有干扰,不能采用加KSCN溶液检验Fe2+,通常向溶液中滴加适量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色说明含有Fe2+。
(3)检验铁的氧化物中是否有+2价铁时,正确的思路为少量固体溶液紫色褪去。
①步骤a中不能选用盐酸,原因是酸性KMnO4溶液可以氧化盐酸。
②步骤a中,不能选用稀HNO3,原因是稀HNO3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1.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NaOH溶液 B.铁片
C.KSCN溶液 D.石蕊溶液
解析:选C FeCl2变质会被氧化为FeCl3,Fe3+遇KSCN溶液变红色,故可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是否变红色,来判断是否变质。
2.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该铁的化合物可能是( )
A.Fe2O3 B.FeCl3
C.Fe2(SO4)3 D.FeO
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溶于盐酸后溶液中只有Fe2+没有Fe3+,只有FeO溶解在盐酸中能得到Fe2+:FeO+2H+===Fe2++H2O。
3.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
B.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又观察到沉淀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3+,不含有Mg2+
解析:选C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存在Fe3+,不能证明没有Fe2+,故A项错误;若原溶液中不含Fe2+,含有Fe3+,通入Cl2,加入KSCN溶液,溶液也变为红色,故B项错误;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故C项正确;若存在Mg2+,生成的氢氧化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铁沉淀的红褐色可掩盖氢氧化镁沉淀的白色,故D项错误。
一、Fe2+、Fe3+的化学性质
1.分别取少量FeCl3溶液于两支试管中,进行下列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现象: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加入KSCN溶液时,溶液不变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
(2)现象:加入氯水后,溶液由浅绿色变成红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2.利用覆铜板制作图案
实验原理 | 利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 |
实验操作 | 取一小块覆铜板,用油性笔在覆铜板上画上设计好的图案,然后浸入盛有FeCl3溶液的小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覆铜板并用水清洗干净。观察实验现象,并展示制作的图案 |
实验现象 | 用油性笔画出的图案处不被腐蚀,洗净后板上留下设计的图案 |
反应方程式 | 2FeCl3+Cu===2FeCl2+CuCl2(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
实验结论 | 铜可被FeCl3溶液腐蚀 |
[问题探讨]
1.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少量铁屑?
提示: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成Fe3+。加入的铁屑可将溶液中Fe3+转化成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
提示:通入适量Cl2或加入适量氯水,将溶液中的FeCl2氧化成FeCl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3.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2+?
提示:加入过量铁粉后过滤,除去剩余的Fe和生成的铜,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
二、Fe、Fe2+、Fe3+的相互转化
[问题探讨]
1.FeCl3溶液为什么能腐蚀铜而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提示:FeCl3能与铜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uCl2,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
2.怎样由Fe制取FeCl2和FeCl3?
提示:,故用Fe与稀盐酸反应制取FeCl2,用Fe与Cl2反应制取FeCl3。
3.如何将FeCl3转化成FeCl2?
提示:加入Fe粉可以将FeCl3转化成FeCl2,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分析“铁三角”之间的转化
Fe只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Fe2+和Fe3+,还原Fe2+和Fe3+又可得到Fe。Fe2+中铁元素呈中间价态,故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主要表现为还原性。Fe2+遇到强氧化剂时,被氧化为Fe3+;遇到还原剂时,被还原为Fe。Fe3+中铁元素呈较高价态,故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被还原剂还原为Fe2+或Fe。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常称为“铁三角”)所示。
(1)Fe(还原性)Fe2+
(2)Fe(还原性)Fe3+
(3)Fe2+(弱氧化性)Fe
(4)Fe2+(还原性)
Fe3+
(5)Fe3+(氧化性)Fe2+
(6)Fe3+(氧化性)Fe
[名师点拨]
除杂问题(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①FeCl3溶液(FeCl2):加足量氯水或通入足量Cl2。
②FeCl2溶液(FeCl3):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③FeSO4溶液(CuSO4):加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④除去废水中Fe2+,先将废水中的Fe2+氧化为Fe3+(如通入Cl2或加入H2O2),再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过滤除去。
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人会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解析:选D 亚硝酸盐能将Fe2+转变成Fe3+,在此过程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2+被氧化,说明亚硝酸盐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选D。
2.某化学小组为验证Fe3+与Fe2+能够相互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对应现象 |
①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②滴加KSCN溶液 ③再滴加几滴氯水 | ⅰ.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ⅱ.溶液无明显变化 ⅲ.溶液变红 |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解释现象ⅰ的反应:2Fe3++Fe===3Fe2+
B.实验②与③可以调换顺序
C.溶液变红涉及反应:Cl2+2Fe2+===2Cl-+2Fe3+
D.氧化性:Cl2>Fe3+>Fe2+
解析:选B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与Fe3+反应生成Fe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A正确;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排除Fe3+的影响,故无法检验Fe2+,B错误;滴入氯水后,Fe2+被氧化为Fe3+,C正确;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性:Cl2>Fe3+>Fe2+,D正确。
3.某工程师为了从腐蚀Cu的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准备采用如下图所示方案:
(1)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2)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腐蚀Cu的废液中回收Cu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答案:(1)①Fe ②FeCl2 ③Fe和Cu
④HCl ⑤Cl2
(2)CuCl2+Fe===FeCl2+Cu、2FeCl3+Fe===3FeCl2、Fe+2HCl===FeCl2+H2↑、2FeCl2+Cl2===2FeCl3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元素在人体中具有造血功能,参与血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各种酶的合成。铁能形成血红素,而血红素在人体中主要起供氧的作用,它能够携带氧气,供应给人体的各个细胞和器官,让人的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正常运转。缺铁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量。人体缺氧容易疲乏、困顿、出虚汗、体力不支,甚至会产生一些更为严重的疾病。人体缺铁时,常会服用补铁剂来补充铁元素,补铁剂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补铁效果更好。
查阅资料可知,Fe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问题探讨]
1.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为什么补铁剂与维生素C一起服用效果更好?
提示: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具有还原性,因维生素C的还原性比Fe2+的强,因此补铁剂与维生素C一起服用,可以防止补铁剂中的Fe2+被氧化。
2.如何检验补铁剂中的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描述实验操作和现象。
提示:取密封的补铁剂(若为固体先用煮沸的蒸馏水溶解)于试管中,向其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3.按照如下方法,对补铁剂进行实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补铁剂已经部分变质?
提示: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乙:溶液变为红色。
4.(1)某同学向含有Fe2+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又加入了过量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请你根据有色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SCN-中C元素为+4价)分析褪色的可能原因,提出假设2。
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元素被氧化为更高价态;
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另一种实验方案,验证溶液褪色的原因。
提示:(1)实验中加入过量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红色褪去,说明Fe(SCN)3转化成了其他物质,而Fe(SCN)3的生成与Fe3+、SCN-有关,根据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元素被Cl2氧化为更高价态;分析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可知,C为+4价,S为-2价,N为-3价,所以SCN-也具有还原性,也可能是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导致溶液红色褪去,故假设2为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2)若是SCN-被氧化,则向褪色后的溶液中补充SCN-,溶液会变红。实验方案: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红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假设2成立;若溶液不变红,说明假设1成立。
补铁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1)补铁剂的有效成分是亚铁盐(如FeSO4),Fe2+易被氧化为Fe3+而失去补铁作用,因此需密封、隔绝O2存放。服用补铁剂时搭配维生素C可以增强补铁效果,这是因为维生素C可将Fe3+还原为Fe2+。
(2)服用补铁剂时不能和茶水同饮,因为茶水中含大量的鞣酸,鞣酸与Fe2+反应生成鞣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成鞣酸铁而呈蓝黑色。
1.某兴趣小组进行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研磨时需要在研钵中进行
B.步骤②加入氨水的作用是将Fe2+完全沉淀
C.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冷却、称重
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7w g
解析:选B 步骤①是将补血剂磨成细粉,便于溶解,研磨时需要在研钵中进行,A正确;步骤②中加入过氧化氢是将Fe2+氧化为Fe3+,然后用过量氨水将Fe3+完全沉淀为红褐色氢氧化铁,B错误;步骤③是将氢氧化铁沉淀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所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冷却、称重,C正确;w 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所以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0.07w g,D正确。
2.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补铁剂中的Fe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Fe3+,影响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某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验证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的科学性。
[实验操作]第一步: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对比试剂;第二步:振荡;第三步:滴加KSCN溶液。
[实验现象](1)A试管中溶液变________色,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2)维生素C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能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所以补铁剂和维生素C一起服用具有科学依据。
[生活应用](3)某品牌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和NaHCO3,放入水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CO2)使口感更好,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为防止烹调时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烹调蔬菜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解析:(1)Fe3+与SCN-结合而使溶液呈红色。
(2)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维生素C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Fe3+被维生素C还原,即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3)将维生素C与NaHCO3放入水中,立即有大量CO2产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
(4)由实验(2)(3)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和酸性,故烹调蔬菜时应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接触。
答案:(1)红 (2)还原性 (3)酸性
(4)避免与氧化性物质接触(或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分级训练·课课过关]
1.下列关于Fe2+和Fe3+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B.Fe3+的水溶液为棕黄色
C.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
D.Fe3+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立即出现红色沉淀
解析:选D 含Fe2+、Fe3+的水溶液分别显浅绿色和棕黄色;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Fe3+溶液中滴入SCN-,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生成的溶液呈红色,并没有出现红色沉淀,故D错误。
2.在下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 )
A.加入足量铁粉后的Fe2(SO4)3溶液
B.Fe在Cl2中燃烧所得产物的水溶液
C.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
D.加入氯水后的FeSO4溶液
解析:选A A项,足量铁粉加入Fe2(SO4)3溶液中发生反应Fe+2Fe3+===3Fe2+,溶液中无Fe3+;B项,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C项,绿矾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Fe2+易被氧气氧化为Fe3+;D项,氯水可将Fe2+氧化为Fe3+。
3.将5.6 g铁粉加入50 mL 5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氯化铁为还原剂
B.铁粉有剩余,溶液为浅绿色
C.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解析:选C 将5.6 g铁粉加入50 mL 5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粉的物质的量n===0.1 mol,氯化铁的物质的量n=cV=5 mol/L× 0.05 L=0.25 mol,铁粉与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根据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0.1 mol Fe完全反应需要0.2 mol FeCl3,所以氯化铁剩余0.05 mol,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反应中,氯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故A错误;由于氯化铁剩余0.05 mol,铁粉完全反应,故B错误;Fe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氯化铁剩余0.05 mol,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 mol∶0.05 mol=6∶1,故C正确;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4.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②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 ①铁离子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亚铁离子,正确;②铁离子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显红色,据此能够检验铁离子,正确;③硫酸铜与氯化铁溶液不反应,混合后溶液不会变成无色,错误;④氯化铁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但该性质不是铁离子的性质,错误;⑤铁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据此可以检验是否存在铁离子,正确。
5.电子工业上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是在敷有铜膜的塑料板上以涂层保护所要的线路,然后用氯化铁浓溶液作用掉(腐蚀)未受保护的铜膜后形成的。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和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原料循环使用,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1)步骤Ⅰ的操作名称:______;所需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eCl3溶液与铜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废腐蚀液中是否含有Fe3+所需试剂名称: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②中加入NaOH溶液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此过程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③中所含物质:________,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废液中含有FeCl2、CuCl2、FeCl3,向滤液中加入过量Fe,发生反应2Fe3++Fe===3Fe2+、Cu2++Fe===Fe2++Cu,然后过滤,滤液中含有FeCl2,滤渣中含有Cu、Fe,向滤渣中加入过量HCl,Fe溶解,Cu不溶解,然后过滤得到金属单质Cu,滤液中含有FeCl2,向FeCl2滤液中通入过量Cl2,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从而得到FeCl3溶液,以此解答该题。
答案:(1)过滤 烧杯 漏斗 玻璃棒
(2)2Fe3++Cu===2Fe2++Cu2+
(3)硫氰化钾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
(4)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5)Fe、Cu 2Fe2++Cl2===2Fe3++2Cl-
2021学年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查阅资料,提出猜想,实验过程,学习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学案及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用覆盖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