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比较、辨析、品读能力。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感受古代诗歌的语言美,提高审美情趣。
一、知人论世,初入文本
林庚(1910— 2006),字静希,福建福州人,诗人、学者。 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几部诗集,被称誉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 岁高龄时还出了一本诗集。主要作品有诗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
20世纪30 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本文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解说,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健康的艺术情趣。文艺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袅袅(niǎ) 照浦(pǔ) 褒(bā)灼灼(zhuó) 亭皋(gā) 寒砧(zhēn)涔(cén)阳 言筌(quán) 柳恽(yùn)窸窣(xī sū) 迢(tiá)远 昏厥(jué)招徕(lái) 万应锭(dìng)
第一部分(1-3):举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诗人钟爱用“木叶”的现象,阐述“木叶”和“树叶”的不同。
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第三部分(7):“木叶”与“树叶”仅一字之差,艺术形象却差别极大。
三、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1、文章开头引用《九歌》里的诗句有何作用?2、第一段作者列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的诗句,有何作用?3、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4、作者举杜甫“落木”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得出什么结论?5、比较吴均和曹植的诗句,指出“高木”与“高树”的区别何在。6、第五段中“午阴嘉树清圆”是什么意思?作者举这个例子的用意是什么?7、课文阐述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不好?为什么?
1、文章开头引用《九歌》里的诗句有何作用?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澈、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以此为开头,起到了扣题和引出话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提升文章的文学意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
说明从屈原的《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由此引出文章论说的对象——木叶。
2、第一段作者列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的诗句,有何作用?
3、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
(1)古代诗人文字洗练(2)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第一个艺术特征)(3)“木”不但让我们容易响起树干,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4、作者举杜甫“落木”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① 说明自从屈原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由“木叶”发展到“落木”。
② 结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5、比较吴均和曹植的诗句,指出“高木”与“高树”的区别何在。
①“高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高木”有落叶的景况。② 在意境上不同,“高树”饱满,“高木”空阔。
6、第五段中“午阴嘉树清圆”是什么意思?作者举这个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午阴嘉树清圆”是说,时值中午,阳光直射,树荫亭亭如幄。“圆”字描绘出绿树葱茏的形象。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既证明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又与对“木”的分析形成比较。
7、课文阐述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① 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性论文。② 标题拟为“说‘木叶’”,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③ 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1.选题小,但论理深2.事例丰富3.逐层探究的层次结构4.说理深入浅出
四、总结全文,概括主旨
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的差别,作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文本研讨,阅读文章理清思路,枝繁叶茂饱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任务,字音认读,高树高木,饱满繁茂,青翠葱茏,繁茂浓密,翠绿湿润,概括各段内容,拓展运用,千秋“月”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