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知识梳理
一、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像是________立的,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2、物理学中把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________;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当物体移动时,像的移动情况是:物体远离平面镜,像________;像的大小形状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若将一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在光屏上________看到物体的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现象,平面镜的像实际上是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发射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交点,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
2、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________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和国防中。
例题解析
一、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例1】如图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例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A.2mB.1.4mC.0.6mD.2.6m
【例3】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A.6:00B.5:45C.6:15D.6:30
【例4】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像高是________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___m/s,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例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例7】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例8】在九年级总复习时,同学们再次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三组数据的像距都比物距大一些。小明认为这是由于测量粗心引起的,小红认为像距总是比物距大可能与玻璃板的厚度有关。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数据如下表。
请你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的看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板的厚度对像距与物距差值的影响,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你认为应该选择较__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他们测量像距和物距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选填“1mm”或“1cm”)。
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原理与应用
【例1】“双江塔影”是著名的“芜湖十景”之一。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去,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填“实像”和“虚像”)。
【例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例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的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m。
【例4】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与物体等大的、正立的虚像B.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虚像
C.比物体还小的、正立的实像D.比物体还小的、倒立的实像
【例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为()
A.30°B.45°C.60°D.90°
【例6】如图所示的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四幅图中的A′B′分别是四位同学画出的AB在镜中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A.B.C.D.
知识点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例1】在图中作出AB在镜面中的像。
【例2】如图,有一三角形物体ABC,请作出其在平面镜中的像。
【例3】有一光源S在平面镜前,经平面镜的两束反射光如图所示,请你用两种方法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例4】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例5】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例6】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例7】美术课上,小琼面前立着一幅“米老鼠”的简笔画(如图甲所示)。她从没学过绘画,竟然清晰、准确的描出了画中的“米老鼠”。请说明其中的奥妙,并作图示意(作图时,以图乙中A点代表简笔画中的“米老鼠”)。
【例8】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A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
随堂检测
1、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面有一幕被观众们专门称为“镜子时刻”的场景,呈现出了一个无尽头似的长廊,如图所示,这不是电脑特技,而是片方精心设计的大手笔,呈现的却是真实的场景。人位于两面镀膜的玻璃之间,则此场景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解释。
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水深100米,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_m。
3、如图所示,眼睛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_________而得到的像,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_________而得到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_________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5、如图所示是放大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M和N是平稳面,当用力F压桌面时,此时平面镜M上的入射角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墙面上的光斑将向___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
6、小红距离平面镜1m,她沿着垂直于镜面的方向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经过2s,她与镜中的像相距_________m,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9、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10、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
A.要节约用电
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
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
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
11、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A.B.C.D.
12、灯光下,小明为了能从镜子里看清楚自己的脸面,则()
A.脸朝灯,镜面背着灯B.脸朝灯,镜面也朝灯
C.脸背着灯,镜面也背着灯D.镜面朝灯,脸背着灯
1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画出图中的像点和光源,并完成光路图。
14、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个大平面镜,当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十字路口右转弯,这辆车实际上是()
A.向南行驶左转弯B.向南行驶右转弯
C.向西行驶左转弯D.向北行驶左转弯
15、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1)如图1所示,亮亮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得出以下四个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间距离只有3m,小田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3所示,这时小田距平面镜的距离应多远?
(3)现在城市的高楼楼身外表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东一次经过十字路口,如图2所示,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的大平板玻璃,他发现玻璃中一辆汽车向南行驶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则这辆汽车的实际行驶方向是怎样的?
(4)玲玲家里有一盆鲜花,她想准确地把鲜花描画在纸上,可她画画的水平太差,学了平面镜成像原理后,她灵机一动,找来一块玻璃板如图5所示准确地描画出了鲜花的图样,请你说出她画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什么特点。
(5)叮当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安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如图4),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一瓶香水,那么他将看到几瓶香水?
17、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镜面之间靠近平面镜插入一块不透明的平板CD,CD下端D与物体AB中点等高,则在平面镜内()
A.只有AB上半部的虚像B.只有AB下半部的虚像
C.不出现AB的虚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
18、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一位观察者通过P孔能几次看到S所发出的光()
A.一次B.二次
C.三次D.四次
课堂总结
1、总结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2、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什么?
3、学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做什么?
课后作业
1、小丽站在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若小丽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相对于小丽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_m/s;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_像,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3、教学楼的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进镜子时,他们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有时阳光射进来,有的同学看到镜子很“刺眼”,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镜面发生了_________。
4、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_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_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该乘客以玻璃板内树的像为参照物,觉得车___________(选择“向前运动”、“向后运动”、“静止”)。
5、物理小组的同学模仿《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手册》中的“无尽头灯廊”,利用两个平面镜甲和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平面镜的镜面平行相对而立,平面镜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两平面镜中央放一个物体S,透过小孔向镜内看去,不仅看到物体S,还可以在平面镜乙中看到物体的一串像S1、S2…图中只标出了像S1。这一串像是由平面镜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对光的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作用形成的,请在图中恰当位置标出所看到的与S1相邻的第二个像S2。
6、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8、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A.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B.镜中像是越来越大的
C.镜中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D.镜中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9、判断下图,平面镜成像正确的图是()
A.B.C.D.
10、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A.以速度2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以速度2m/s沿OS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11、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也是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甲、乙、丙三图中,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
1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13、如图所示,AB和BC是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P为点光源。由P射出的一细束光线先后经两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Q点。
(1)作出光路图;
(2)在图中标出光线第一次射到平面镜上的位置K。
14、用如图所示的潜望镜观看物体AB时,看到AB的像,和原物体AB相比,水平方向的视距及像的性质是()
A.距离变大,倒立的像B.距离变小,倒立的像
C.距离相等,正立的像D.距离变大,正立的像
15、小亮给小明提出一个思考题:桌面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玻璃,箱内有一只蜡烛A(如图所示)。如何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测出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小明思考后利用﹣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1)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2)移动蜡烛B,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就等于A到MN的距离。在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有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___是否相等。
(3)在寻找蜡烛A的像时,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选填“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像。(选填“实验”或“虚”)
17、高度为160厘米的人站在离平面镜150厘米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
A.160厘米B.150厘米C.80厘米D.任意长度
18、图中有一人站在房中间,想在墙AB上挂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可以观测到天花板上吊灯MN的全貌,试用作图法确定平面镜的高度及位置。
玻璃板厚度/mm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像距/cm
3.00
5.80
8.70
3.95
6.50
9.35
3.18
5.40
7.85
物距/cm
2.65
5.50
8.35
3.30
5.95
8.72
2.05
4.30
6.90
像距与物距的差值/cm
0.35
0.30
0.35
0.65
0.55
0.63
1.13
1.10
0.95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学期专题复习知识点专练-06-凸透镜成像 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学期专题复习知识点专练-06-凸透镜成像 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记忆口诀,解题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专题复习知识点专练-20-期末知识点复习 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专题复习知识点专练-20-期末知识点复习 学案,共29页。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3 机械能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4.3 机械能导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量的概念,机械能,能量转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