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案设计
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一、课型、教材
欣赏课、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二、教材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的一首欣赏作品。该曲作于1939年7月,公木词,郑律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为《八路军进行曲》,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该曲为C大调、2/4拍,进行曲速度,乐曲为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C)结构,由管乐队演奏,作品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本课旨在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管乐队的音色特点,体验和感受进行曲的行进特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有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同时他们模仿能力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部分学生对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音乐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赏析,体会进行曲行进性的特点,感受乐曲雄壮豪迈、振奋人心的音乐情绪,及作品表现的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赏析、哼唱主题旋律、对比、体验等方法,结合对音乐要素对乐曲进行分析,感受进行曲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体会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者及历史沿革。
2、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赏析,体会乐曲中同音重复、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的作用。
3、能理解乐曲的结构(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及进行曲的特点。
4、能听辨、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赏析,体会进行曲行进性的特点,感受乐曲雄壮豪迈、振奋人心的音乐情绪,及作品表现的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
2、能听辨、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3、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体会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者及历史沿革。
(二)教学难点
1、能理解乐曲的结构(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及进行曲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赏析,体会乐曲中同音重复、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的作用。
六、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与本课相关的音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乐曲体验,明确进行曲的定义
1、教师随机挑选四名学生上台,并分别播放两段音乐片段(①《桑塔˙露琪亚》、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四名随音乐节奏进行踏步,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轻声踏步。学生体验后判断哪一音乐片段为进行曲,并说出判断的原因。
(第二首为进行曲,节奏感较强、能够随乐曲踏步行进。第一首乐曲为三拍子,随音乐不能踏步行进,带有舞曲的感觉)
2、教师提问刚听到的进行曲一般会出现在哪些场合?
(军训、阅兵式、运动会……)
师生一起观看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背景音乐的阅兵式的视频,感受中国军人的豪迈形象,体会乐曲的行进特点。
3、进行曲
进行曲是一种使队列行进时步伐统一的声乐曲或器乐曲。进行曲强调使用步伐节奏写成。
(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初听乐曲,思考问题
(1)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段旋律?
(学生哼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旋律。)
(2)你都听到了哪些乐器?
(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打击乐器,引出管乐队的概念)
2、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激昂、热烈、振奋人心、气势磅礴、豪迈……)
3、分段赏析
教师简单介绍乐曲的结构,带领学生逐一赏析各乐段。
(1)赏析第一乐段
①聆听完第一乐段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乐曲开始的旋律 ,思考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两小节使用了6个相同的音符,其中使用了附点节奏,像冲锋的号角声)
②师生一同随琴哼唱旋律,观察画圈处节奏特点。
(切分节奏,节奏感更强,使乐曲充满继续向后发展的动力)
(2)赏析第二乐段
①聆听结束后,学生随教师哼唱旋律,不难发现第二乐段旋律继承了第一乐段中的附点、切分节奏。乐谱中的旋律音区逐渐升高,情绪也变得更激动、更热烈。
②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国歌》中“起来,起来,起来!”一句旋律,与 对比,两段旋律都有助推情绪高涨的作用。
(3)赏析第三乐段
聆听第三乐段,引导学生体会该乐段的情绪:奔腾向前,气势磅礴的情绪。
(4)学生尝试总结乐曲的结构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三段旋律,发现第三乐段不类似以往学习的ABA的结构,学生总结乐曲的结构为ABC,属于非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三)介绍曲作者——郑律成
郑律成(1918—1976),作曲家,原籍朝鲜。创作了大量的歌曲、歌剧、电影音乐等。 代表作品:《延安颂》《我们多么幸福》《延水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
(四)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发展
1937年 原名《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
解放战争时期 改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65年 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年 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五)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曲有什么特点?
1、多用步伐节奏写成
2、情绪激昂向上、雄壮豪迈
3、节奏鲜明,多使用附点、切分节奏
4、常用二、四拍子写成
(六)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总结了进行曲的特点,大家课下可以找一找还有哪些进行曲。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上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进行曲的定义,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进行曲的特点。课程最后布置了课外延伸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找出还有哪些进行曲,激发学生的对进行曲的继续探究。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挖掘歌曲的音乐元素,西洋管弦乐,结束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案,共3页。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思考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