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及反思(共2篇)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及反思(共2篇)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及反思(共2篇)教案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及反思(共2篇)教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识字解题,谈话导入,初读古诗,感受节奏,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说教学目标
    1.会认“首、踪”等9个生字,会写“首、无”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四、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
    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 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 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 “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板块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课件出示5)
    (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 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 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课件出示7)
    诗画对应,教学“踪迹”。
    (课件出示8)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等3幅图片说说这都是谁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 是 留下的踪迹。
    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通过对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
    板块四、诵读积累。
    通过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
    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吗? (课件出示9)
    小娃撑 ,偷采 回。不解藏 ,浮萍开。
    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
    撑 , 采 。 藏 , 开。
    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课件出示10)
    配乐背诵古诗。
    板块五、写字
    (课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观察它们所在的位置。
    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难点。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的中间两条短 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三个点笔画的方向。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五、板书设计:
    《池上》
    前两句—小娃偷采莲
    池上 乡村孩子质朴、纯真
    后两句—景美童心纯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
    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部编版语文一年下册《古诗二首》之《池上》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天真可爱的男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细腻传神,颇有趣味。前两句写一个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后两句写他不懂得藏匿行踪,悠然自得地冲开浮萍撑船回来,只见身后浮萍分开,一时合不拢。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生字词语。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三、说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四、说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五、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诗歌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美妙的动画课件,先从视觉上感受诗歌所描绘情境,再在朗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因此整体要遵从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想象中读、在读中感悟。
    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对诗歌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有一些简单的了解。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古诗
    唐朝著名的诗人不少,但你知道写诗最多的是谁吗?他就是白居易。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有一次他到荷塘边游玩,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于是白居易一时兴起,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好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池上》。谁来读一读? 还有谁?
    (二)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1.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就藏在这首诗里,你们想知道吗?要想透彻地了解,就要先知道作者的诗风。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听说他叫白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了。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诗人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读懂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相互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向同学请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学们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5.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随机指导写字、描红。
    6.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7.齐读全诗。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老师这里有几张荷塘的照片,同学们想看吗?(投影图片)
    2.同学们,美吗?你最想干什么?
    3.诗中的写的小女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理解“撑”“艇”的意思并组词。
    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①小娃为什么偷采莲?从“偷采莲”你想到了什么?
    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看出小孩很顽皮……
    想一想,小孩在采莲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动作?(学生模仿)
    对,这也就是“采”字的由来(课件出示采演变的过程)然后指导“采”的书写。
    (“偷”,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②此时,你是小娃,心情会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③老师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了既高兴,又害怕的心情,能通过你们的朗读表现出这种心情吗?
    4.这两行诗的意思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小娃撑小艇谁来演一演?“撑”——突出后鼻音、动作表演区别“划”字。一起撑一撑小艇吧!(众生做动作)“撑”还可以组词?(支撑、撑伞、撑爆、撑破)
    “萍”—— 今天老师把“浮萍”带过来了,你们看—(出示)谁来说说“浮萍”的样子?是啊,密密麻麻、挤挤挨挨,真多啊!所以你能记住“萍”的样子了吗?
    (2)谁还想读?(你满意吗?)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声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古人读诗时还喜欢怎么读?(摇头晃脑。为什么古代诗人读起诗来,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不亦乐乎?原因是他读出了诗的节奏,诗的韵味,不信你试试?)
    (二)出示后两句。
    1.指名读一读。
    2.交流:
    “不解”—— 要想理解这个词语首先得理解那个字?老师查了一下字典。这个“解”一共有8种意思呢!老师选取了其中5种,应选哪一种?那“不解”就是——不知道、不了解。不知道什么?
    “踪迹”——踪迹可以是?(概括出:脚印、气味、痕迹等)文中的小娃留下了什么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
    “白莲”——有的资料说是白色的莲花,也有的说是莲蓬,莲子你吃过吗?
    三、品读入境:
    1体会形象:
    (1)你喜欢这个孩子吗?为什么?
    大胆能干——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课件展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浮萍大家见过吗?一起看一下。(出示课件)
    ③看到挨挨挤挤的满池浮萍你会怎么想?谁愿意带着这种着急、担心的心情读读这两句。
    ④小娃想到这些了吗?为什么?那让我们高高兴兴地读读这两句诗。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只是小女孩采到白莲后,高兴得忘了藏足迹,不知道罢了。
    ⑤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真,可爱。)
    2.这两行诗的意思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四、小小朗诵会。
    1.指名背诗
    2.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3.学生反馈。
    3.教师引导指点(对照板书)。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
    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五、欣赏白居易的《池上》(二)。
    池上(二)
    山僧对棋坐,
    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
    时闻下子声。
    (设计意图:由课内引到课外,同一个作者,同在池上,人不同、事不同、境不同,感悟诗歌所带给我们的美妙境界。)
    六、板书设计:
    池 上
    偷采 白莲回 (天真可爱)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教学反思
    《池上》这首诗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在教学中,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导学生联系“莲叶何田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采莲的原因、采莲的过程等,通过让学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爱。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背诵,写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初读感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池上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池上教学设计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