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共8页。
1.居民区附近的广场上每天晚上十点以后还有一些人大声播放音乐跳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把他们的音响砸了
B.向广场上扔砖头,赶他们走
C.向有关部门举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的对象是( )。
A.十八周岁以上的人
B.十八周岁以下的人
C.十六周岁以下的人
3.15岁的初中生杨某学习成绩较差,所以没有毕业爸爸就让他到自己家的饭店工作。这种情况要运用哪部法律来解决杨某辍学的问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子做法,违反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义务教育法》
D.《反家庭暴力法》
5.我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这是哪项人权保护?( )
A.社会保障权
B.受教育权
C.文化权利
6.下列哪项法律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制定的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
1.( )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
2.宪法、民法、刑法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 )的保护。
3.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也会危害我们的( )。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 )。
5.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 )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 )、( )、( )、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我国已经普及了十二年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和社会文化程度明显提高。( )
2.小明认为如果在外面受到欺负,就要找人进行报复。( )
3.当我们遇到伤害时,一定要暴力反击制服对方。( )
4.懂法,其实就是理解法律。懂法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 )
5.虽然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但是我个子高,可以和哥哥混进去。( )
6.小江认为,受教育是个人的权利,想放弃就放弃。(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把下列生活中的场景与对应的宪法条款用线连起来.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
1.列举生活中,你听说或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再列举几条应对方法。(至少四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3.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知道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还有哪些吗?
4.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5.校园欺凌会给受伤害的孩子带来什么危害?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写出14周岁和16周岁在法律上的意义有哪些?
八.材料题(共2题,共15分)
1.镜头一:教学楼过道里,小明不小心踩了小锋的脚,小锋张口就骂,小明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大打出手,最后双双受伤住院。
镜头二:课间,操场边上,小军等三人对他们平时“看不惯”的小聪围殴、踢打……
近年来,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2016年5月10日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共同呵护生命,护佑青春!
假如身处被欺凌的境地,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2.阅读下面“六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回答问题。
(1)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哪些方面的保护?
(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海,当时你会怎么做?
(3)“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否矛盾?为什么?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材料分析:15岁的小林是某校九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不爱学习而且经常违纪,于是班主任多次责令他退学,小林就不想读书了。小林的父亲就送他到一家餐馆当服务员,这期间小林结识了一些不良青年,不仅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还偷了客人的钱财,受到了餐馆老板的警告。9月的某天晚上,他竟入户盗窃,因数额较大,触犯了刑法,被逮捕归案。请问:
①材料中哪些人违反了法律?他们违反了什么法律?
②小林一步步走向犯罪,是因为没履行哪些义务?
③从材料中你受到了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D
5.B
6.C
二.填空题
1.留守儿童;16
2.全方位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身心健康;“不”
5.遵纪守法
6.性别;民族;种族;权利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
(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
(2)打骂同学。
(3)向同学索要财物。
(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
(6)孤立、排挤同学等。
2.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很弱,有的甚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
5.校园欺凌不仅给受伤害的孩子带来身体的伤害,更严重的是危害受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等。
七.辨析题
1.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法处的最低年龄。
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八.材料题
1.如果不敌,我们应该先虚与委蛇,然后寻找机会逃跑,向老师和家长反应,也可以运用法律进行维权。
2.(1)社会保护、家庭保护。
(2)①老板的做法是违法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社会保护的要求,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应受法律制裁。
②坚决拒绝网吧老板的邀请,并劝阻同学也不要进去。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依法举报网吧老板的违法行为。
(3)不矛盾。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对他们给予特殊保护,体现了对他们的关爱之情,给予他们特殊保护,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九.综合题
1.①小林的班主任、小林的父母、餐馆的老板、小林本人都有违法表现,他们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
②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 严于律己不做违法的事情; 享受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洁身自好拒绝不良嗜好; 学法守法护法; 学会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面临图中情景,我们可以,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未成年人依法维权时,不应该,下列属于未成年人维权的正确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每年的5月15日是,不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的同学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