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面对校园欺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具有规范作用
B.与纪律相比,更具有强制性
C.具有保护作用
D.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
2.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①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②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
③守法的人在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道
④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3.“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子做法,违反了( )。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义务教育法》
D.《反家庭暴力法》
4.面对校园欺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忍一时风平浪静
B.大胆说不,告诉老师和父母
C.直接报警,运用法律手段使自己不受侵犯
5.妈妈带小兰理发后,店主以只能用会员卡结账为由,强迫妈妈办理该店的会员卡,作为一名消费者,小兰和妈妈可以采取的正确维权方式是( )。
A.报复对方
B.忍气吞声
C.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D.与店主吵闹
6.人们之间发生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而解决这些纠纷和冲突的最好方式和手段是( )。
A.法律
B.宗教
C.纪律
D.风俗习惯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 )程度。
2.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 ),也对( )进行严厉惩处。
3.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 )。当遭遇侵害时,应当( ),尽量( ),设法( ),及时( ),以保证( )。
4.子女在( )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5.为未成年人的( )提供保障,已成为我国( )建设的重要议题。
6.( )、( )与( )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但不同的是(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当我们遭遇绑架时,可以假装胆小、害怕、恐惧,以麻痹绑匪。( )
2.公民要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
3.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
4.广场舞的音箱音量太大,影响了附近的居民休息,有人提议也买一个音箱,和他们比比谁的音量大。( )
5.未成年人的维权途径有告知情况、寻求法律帮助等。( )
6.法律虽然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必要时可以犯法。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对应连线。
《继承法》 劳动权
《刑事诉讼法》 人身权利
《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
《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
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
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六.简答题(共5题,共32分)
1.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合适途径依法维权,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非法手段报复。请你写出你知道的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不少于三部)
2.请说出三部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3.留守儿童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关心和帮助他们?请提出你的建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5.我们国家关爱未成年人的具体举措有哪些?请列举出其中三项。
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
1.说说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哪些方面不一样吗?
八.材料题(共2题,共14分)
1.某日,六年级学生马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对乘客行窃。
(1)如果你是机智的马丽,此时会怎么做?(至少答出三点)
(2)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的依法维权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
2.材料一: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得承担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并且他们总认为自己还小,没有成年,就只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义务观念非常淡薄。加之学校、家庭对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一些学生只懂得享受权利而不懂得履行义务。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你谈谈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
A.文化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劳动权
D.女性的权利;
E.财产权;
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D
4.A
5.C
6.A
二.填空题
1.文明
2.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
3.保护自己;冷静应对;避免危险;逃离现场;报警求助;自身安全
4.成年
5.成长;法治
6.纪律;道德;法律;法律;强制性;权威性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六.简答题
1.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问题: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
做法:在学校老师多关注,设置专门的儿童心理室;社会和居住地也给予更多的照顾,照顾心理缺失和生活。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它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它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5.①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②全社会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③家庭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
七.辨析题
1.不一样。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学校纪律是由学校、班级制定的,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权威性,违反学校纪律只是受到批评教育,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八.材料题
1.(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悄悄寻求周围乘客的帮助;给被偷的乘客一些眼神或者肢体暗示;如果有手机可以偷偷拍下犯罪过程;悄悄给110发送报警短信等。)
(2)及时告诉家人或者向老师、学校报告;咨询寻求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等。
2.1.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九.综合题
1.E;C;B;F;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同步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校园暴力的是,对于校园欺凌行为,说法合理的是,关于义务教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网吧门口警示牌上写着,殴打要钱行为属于,关于校园欺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