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重点名校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电流I(安培)、电压U(伏特)、电阻R(欧姆)之间的关系为,当电压为定值时,I关于R的函数图象是( )
A. B. C. D.
2.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x2+2x2=3x4 B.(﹣2x2)3=8x6
C.x2•(﹣x3)=﹣x5 D.2x2÷x2=x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斜边BC在x轴上,点B坐标为(1,0),AC=2,∠ABC=30°,把Rt△ABC先绕B点顺时针旋转180°,然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A点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
A.(﹣4,﹣2﹣) B.(﹣4,﹣2+) C.(﹣2,﹣2+) D.(﹣2,﹣2﹣)
4.如图,AB∥CD,FH平分∠BFG,∠EFB=58°,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GD=58° B.GF=GH C.∠FHG=61° D.FG=FH
5. “可燃冰”的开发成功,拉开了我国开发新能源的大门,目前发现我国南海“可燃冰”储存量达到800亿吨,将800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0.8×1011 B.8×1010 C.80×109 D.800×108
6.已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则的值为()
A. B. C.7 D.3
7.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8.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9.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 )
A. B.2 C. D.
10.函数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化简:=_____.
12.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且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2c__________0(填“>”“=”或“<”).
13.2018年5月18日,益阳新建西流湾大桥竣工通车,如图,从沅江A地到资阳B地有两条路线可走,从资阳B地到益阳火车站可经会龙山大桥或西流湾大桥或龙洲大桥到达,现让你随机选择一条从沅江A地出发经过资阳B地到达益阳火车站的行走路线,那么恰好选到经过西流湾大桥的路线的概率是_____.
14.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如果,那么________.(填“>”、“=”、“<”)
15.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我们把这个三角形叫做半高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ABC是半高三角形,且斜边AB=5,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
16.如图,两个三角形相似,AD=2,AE=3,EC=1,则BD=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现有四张分别标有数字1、2、2、3的卡片,他们除数字外完全相同.把卡片背面朝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后放回,再背朝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则两次抽出的卡片所标数字不同的概率( )
A. B. C. D.
18.(8分)(1)计算:()﹣1+﹣(π﹣2018)0﹣4cos30°
(2)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9.(8分)如图,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两点.
(1) ,点坐标为 .
(2)在轴上找一点,在轴上找一点,使的值最小,求出点两点坐标
20.(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AC、BC于点E、O、F,连接CE和AF.
(1)求证:四边形AECF为菱形;
(2)若AB=4,BC=8,求菱形AECF的周长.
21.(8分)如图 1 所示是一辆直臂高空升降车正在进行外墙装饰作业.图 2 是其工作示意图,AC是可以伸缩的起重臂,其转动点 A 离地面 BD 的高度 AH 为 2 m.当起重臂 AC 长度为 8 m,张角∠HAC 为 118°时,求操作平台 C 离地面的高度.(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sin28°≈0.47,cos28°≈0.88,tan28°≈0.53)
22.(10分)某县教育局为了丰富初中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要求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某中学就“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的问题,随机调查了本校某班的学生,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1)在这次调查中,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有______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乒乓球”的百分比为______%,如果学校有800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中有______人喜欢篮球项目.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篮球的有2名女同学,其余为男同学.现要从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校篮球队,请直接写出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概率.
23.(12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AD=90°,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DEC=∠BAC.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AC∥DE,当AB=8,CE=2时,求AC的长.
24.在⊙O中,弦AB与弦CD相交于点G,OA⊥CD于点E,过点B作⊙O的切线BF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I)如图①,若∠F=50°,求∠BGF的大小;
(II)如图②,连接BD,AC,若∠F=36°,AC∥BF,求∠BDG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进行判断.
【详解】
解:∵,电压为定值,
∴I关于R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一象限,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掌握图像性质是解题关键.
2、C
【解析】
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A选项:x2+2x2=3x2,故此选项错误;
B选项:(﹣2x2)3=﹣8x6,故此选项错误;
C选项:x2•(﹣x3)=﹣x5,故此选项正确;
D选项:2x2÷x2=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3、D
【解析】
解:作AD⊥BC,并作出把Rt△ABC先绕B点顺时针旋转180°后所得△A1BC1,如图所示.∵AC=2,∠ABC=10°,∴BC=4,∴AB=2,∴AD===,∴BD===1.∵点B坐标为(1,0),∴A点的坐标为(4,).∵BD=1,∴BD1=1,∴D1坐标为(﹣2,0),∴A1坐标为(﹣2,﹣).∵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A′的坐标为(﹣2,﹣﹣2).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作出图形利用旋转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D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
【详解】
解:
,故A选项正确;
又
故B选项正确;
平分
,
,故C选项正确;
,故选项错误;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B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将8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6、D
【解析】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将其代入x1+x2−x1•x2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方程x2−5x+2=0的两个解分别为x1,x2,
∴x1+x2=5,x1•x2=2,
∴x1+x2−x1•x2=5−2=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
7、D
【解析】
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即可判断.
【详解】
A、,该选项错误;
B、,该选项错误;
C、,该选项错误;
D、,该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以及完全平方公式,正确理解法则是关键.
8、C
【解析】
试题分析:∵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下,∴a<0,∵对称轴为直线>0,∴b>0,∵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c>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只有C选项图象符合.故选C.
考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图象;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9、A
【解析】
分析: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BC、AB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正切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连接AC,
由网格特点和勾股定理可知,
AC=,
AC2+AB2=10,BC2=10,
∴AC2+AB2=B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tan∠ABC=.
点睛: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
根据a、b的符号,针对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开口方向,分类讨论,逐一排除.
【详解】
当a>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或一、二、三或一、三、四象限,
故A、D不正确;
由B、C中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x=->0,且a>0,则b<0,
但B中,一次函数a>0,b>0,排除B.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
【解析】
由抛物线开口向下,则a<0,抛物线与y轴交于y轴负半轴,则c<0,对称轴在y轴左侧,则b<0,因此可判断a+b+2c与0的大小
【详解】
∵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抛物线与y轴交于y轴负半轴,
∴c<0
∵对称轴在y轴左侧
∴﹣<0
∴b<0
∴a+b+2c<0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正确利用图象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13、.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一共有6种可能,经过西流湾大桥的路线有2种可能,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一共有6种可能,经过西流湾大桥的路线有2种可能,
所以恰好选到经过西流湾大桥的路线的概率=.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14、>
【解析】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1,1)可以求得该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则1=﹣1k,得:k=﹣0.5,∴y=﹣0.5x.∵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x1,y1)、B(x1,y1),x1<x1,∴y1>y1.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
15、5+3或5+5 .
【解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Rt△ABC中,CD⊥AB,CD=AB=;②Rt△ABC中,AC=BC,分别依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该三角形的周长为5+3或5+5.
【详解】
由题意可知,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当一条直角边是另一条直角边的一半时,这个直角三角形是半高三角形,此时设较短的直角边为a,则较长的直角边为2a,由勾股定理可得:,解得:,
∴此时较短的直角边为,较长的直角边为,
∴此时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2)当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是,这个直角三角形是半高三角形,此时设两直角边分别为x、y,
这有题意可得:①,②S△=,
∴③,
由①+③得:,即,
∴,
∴此时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综上所述,这个半高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
(1)读懂题意,弄清“半高三角形”的含义是解题的基础;(2)根据题意,若直角三角形是“半高三角形”,则存在两种情况:①一条直角边是另一条直角边的一半;②斜边上的高是斜边的一半;解题时这两种情况都要讨论,不要忽略了其中一种.
16、1
【解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详解】
∵△ADE∽△ACB,∴=,即=,
解得:BD=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从而可以得到两次两次抽出的卡片所标数字不同的情况及所有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而根据概率公式求出两次抽出的卡片所标数字不同的概率.
详解:由题意可得,
两次抽出的卡片所标数字不同的概率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树状图或表格,然后用符合条件的情况数m除以所有等可能发生的情况数n即可,即.
18、 (1)-3;(2).
【解析】
分析:
(1)代入30°角的余弦函数值,结合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解答,并把解集规范的表示到数轴上即可.
(1)原式=
=
= -3.
(2)
解不等式①得: ,
解不等式②得:,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点睛:熟记零指数幂的意义:,(,为正整数)即30°角的余弦函数值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19、 (1),;(1),.
【解析】
(1)由点A在一次函数图象上,将A(-1,a)代入y=x+4,求出a的值,得到点A的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坐标;
(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Q,连接PB、QA.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进而求出P、Q两点坐标.
【详解】
解:(1)把点A(-1,a)代入一次函数y=x+4,
得:a=-1+4,解得:a=3,
∴点A的坐标为(-1,3).
把点A(-1,3)代入反比例函数y=,
得:k=-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
联立两个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
解得: 或
∴点B的坐标为(-3,1).
故答案为3,(-3,1);
(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作点B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P,交y轴于点Q,连接PB、QA,如图所示.
∵点B、B′关于x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3,1),
∴点B′的坐标为(-3,-1),PB=PB′,
∵点A、A′关于y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3),
∴点A′的坐标为(1,3),QA=QA′,
∴BP+PQ+QA=B′P+PQ+QA′=A′B′,值最小.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
把A′,B′两点代入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令y=0,则x+1=0,解得:x=-1,点P的坐标为(-1,0),
令x=0,则y=1,点Q的坐标为(0,1).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轴对称中的最短线路问题,解题的关键是:(1)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点P、Q的位置.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解决该题型题目时,联立解析式成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是关键.
20、(1)见解析;(2)1
【解析】
(1)根据ASA推出:△AEO≌△CFO;根据全等得出OE=OF,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EF⊥AC即可推出四边形是菱形;
(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F=CF,设AF=x,推出AF=CF=x,BF=8-x.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AO=OC,∠AOE=∠COF=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EAO=∠FCO.
在△AEO和△CFO中,∵,∴△AEO≌△CFO(ASA);∴OE=OF.
又∵OA=O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又∵EF⊥AC,∴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
(2)设AF=x.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AF=CF=x,BF=8﹣x.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F2=AF2,∴42+(8﹣x)2=x2,解得:x=5,∴AF=5,∴菱形AECF的周长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矩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用了方程思想.
21、5.8
【解析】
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易得四边形为矩形,则,再计算出,在中,利用正弦可计算出CF的长度,然后计算CF+EF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
.
又,
.
∴四边形为矩形.
在中,
,
.
.
答:操作平台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先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22、(1)5,20,80;(2)图见解析;(3).
【解析】
【分析】(1)根据喜欢跳绳的人数以及所占的比例求得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减去喜欢跳绳、乒乓球、其它的人数即可得;
(2)用乒乓球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
(3)用800乘以喜欢篮球人数所占的比例即可得;
(4)根据(1)中求得的喜欢篮球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
(5)画树状图可得所有可能的情况,根据树状图求得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结果,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调查的总人数为20÷40%=50(人),
喜欢篮球项目的同学的人数=50﹣20﹣10﹣15=5(人);
(2)“乒乓球”的百分比==20%;
(3)800×=80,
所以估计全校学生中有80人喜欢篮球项目;
(4)如图所示,
(5)画树状图为:
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结果数为12,所以所抽取的2名同学恰好是1名女同学和1名男同学的概率=.
23、(1)证明见解析;(2)AC的长为.
【解析】
(1)先判断出BD是圆O的直径,再判断出BD⊥DE,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AC⊥BD,进而求出BC=AB=8,进而判断出△BCD∽△DCE,求出CD,再用勾股定理求出BD,最后判断出△CFD∽△BCD,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如图,连接BD,
∵∠BAD=90°,
∴点O必在BD上,即:BD是直径,
∴∠BCD=90°,
∴∠DEC+∠CDE=90°.
∵∠DEC=∠BAC,
∴∠BAC+∠CDE=90°.
∵∠BAC=∠BDC,
∴∠BDC+∠CDE=90°,
∴∠BDE=90°,即:BD⊥DE.
∵点D在⊙O上,
∴DE是⊙O的切线;
(2)∵DE∥AC.
∵∠BDE=90°,
∴∠BFC=90°,
∴CB=AB=8,AF=CF=AC,
∵∠CDE+∠BDC=90°,∠BDC+∠CBD=90°,
∴∠CDE=∠CBD.
∵∠DCE=∠BCD=90°,
∴△BCD∽△DCE,
∴,
∴,
∴CD=1.
在Rt△BCD中,BD==1,
同理:△CFD∽△BCD,
∴,
∴,
∴CF=,
∴AC=2C=.
【点睛】
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求出BC=8是解本题的关键.
24、(I)65°;(II)72°
【解析】
(I)如图①,连接OB,先利用切线的性质得∠OBF=90°,而OA⊥CD,所以∠OED=90°,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可计算出∠AOB=130°,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1=∠A=25°,从而得到∠2=65°,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BGF的度数;
(II)如图②,连接OB,BO的延长线交AC于H,利用切线的性质得OB⊥BF,再利用AC∥BF得到BH⊥AC,与(Ⅰ)方法可得到∠AOB=144°,从而得到∠OBA=∠OAB=18°,接着计算出∠OAH=54°,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DG的度数.
【详解】
解:(I)如图①,连接OB,
∵BF为⊙O的切线,
∴OB⊥BF,
∴∠OBF=90°,
∵OA⊥CD,
∴∠OED=90°,
∴∠AOB=180°﹣∠F=180°﹣50°=130°,
∵OA=OB,
∴∠1=∠A=(180°﹣130°)=25°,
∴∠2=90°﹣∠1=65°,
∴∠BGF=180°﹣∠2﹣∠F=180°﹣65°﹣50°=65°;
(II)如图②,连接OB,BO的延长线交AC于H,
∵BF为⊙O的切线,
∴OB⊥BF,
∵AC∥BF,
∴BH⊥AC,
与(Ⅰ)方法可得到∠AOB=180°﹣∠F=180°﹣36°=144°,
∵OA=OB,
∴∠OBA=∠OAB=(180°﹣144°)=18°,
∵∠AOB=∠OHA+∠OAH,
∴∠OAH=144°﹣90°=54°,
∴∠BAC=∠OAH+∠OAB=54°+18°=72°,
∴∠BDG=∠BAC=7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1-2022学年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攸县2021-2022学年中考押题数学预测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