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对称,体悟特征,创造对称,深化体验,拓展延伸,巩固深化,欣赏对称,提升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在认识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准确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出示谜语:
谜面:
中间一轴线,
左右各一半;
形状亦相同,
牵线上蓝天。
谜底:( )
二、认识对称,体悟特征。
1、初步感受对称。
师:瞧,这节课雷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漂亮的风筝。不过,大家要仔细观察,大胆猜猜,才能知道雷老师带来的是什么风筝?
(学生不难发现由于风筝左右两边都一样,很快猜出了风筝图案,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样,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对称的特征呢?
及时练习: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对称的?
2、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蜻蜓图片:
对折(课件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蜻蜓身体两侧的翅膀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蜻蜓是轴对称图形。
观察其它几个图片,对折后两边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归纳: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的认识。
出示作品,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对,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我们给它也有专门的数学名称——对称轴(教师板书)。
及时练习。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创造对称,深化体验。
1、剪一剪。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手工纸,动手来剪一剪,看看你能剪出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
2、交流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验证方法。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所以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4、画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四、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下面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各有几条对称轴?
2、谈话: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图案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第2题的数字图案,学生寻找。
交流汇报。
3、下面的字母图案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4、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
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五、欣赏对称,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雷老师还搜集了生活中很多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结束语: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处处可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轴对称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如此美丽。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课,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全课小结,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