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含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检测(含答案) 试卷 6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检测(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单元检测(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单元检测(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检测(含答案)
展开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检测
编辑教师:J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君主专制集权
C.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 D.封建领主彼此割据
2.“我主,臣下乃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这是法兰克王国的封臣对封君的宣誓。维系封臣与封君的纽带是( )
A.土地 B.贡赋 C.血缘 D.城市
3.西欧封建社会中,封君与封臣都各自享有自己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对方的义务,不能随意解除缔约。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
A.严格的等级制度 B.层级相对单一 C.双向的权利义务 D.关系自由平等
4.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中的“宗教”指的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5.圣家族大教堂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未竣工的建筑。历经139年的修建,2021年12月,主楼高迪圣母楼终于封顶。以下宗教中,与该建筑相关的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印度教
6.年代尺有助于同学们对历史时空的掌握。九年一班同学制作了下列年代尺,与年代尺②处内容相对应的选项是( )
A.佛教诞生 B.道教诞生 C.基督教诞生 D.伊斯兰教诞生
7.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产生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自耕农为主体
8.下列关于西欧庄园法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B.法庭审判的依据是国家的成文法
C.法庭中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各项事宜 D.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其管家,主要维护佃户权益
9.“佃户为了报答领主让他在共有牧场上放牛,要给领主一些乳酪,以此作为地租;如果在树林里喂猪,就要用优良的猪肉作为地租付给领主;在河里捕鱼,则必须给领主一部分鱼,在树林里拾集枯死的树枝,必须为领主提供木材。”上述材料反映了佃户( )
A.通过努力能自给自足 B.是独立的小生产者 C.与领主关系十分友好 D.受到领主各种盘剥
10.根据西欧庄园法庭记录来看,法庭所处理的大量案件是有关农奴之间及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其中很多是保护封建主利益的。材料说明庄园法庭( )
A.审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B.具有立法权
C.仅保护封建主利益
D.主要处理农奴之间及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纠纷
11.公元13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依据佃户劳役的惯例,确认佃户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驳回领主对佃户控诉。材料说明庄园法庭( )
A.主要维护领主的根本利益 B.体现了庄园自给自足的特征
C.主要维护佃户的根本利益 D.起到了维护庄园秩序的作用
12.“作为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它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出现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它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当时社会条件的必然产物。”“它”是指( )
A.庄园 B.租地农场 C.城邦 D.手工工场
13.1158年,博洛尼亚大学外籍大学生被允许不受该城法律管辖;后又进一步确定该大学各科院长可以审判学生的民事纠纷。材料表明博洛尼亚大学享有一定的( )
A.司法特权 B.免税特权 C.立法特权 D.教育自主权
14.8世纪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就开始回升……随着财富的增长和大规模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罗马法的兴趣提升,尤其是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的产生。由此可知,欧洲早期大学兴起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宗教发展的需要
C.源自人们对法学的兴趣 D.巩固王权的需要
15.搜集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资料卡,据此判断,资料卡中的“它”指的是( )
●它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最美好的花朵”。 ●它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
A.古希腊的城邦 B.古罗马的城邦
C.中世纪的城市 D.中世纪的大学
16.柯勒曾说:“大学的出现是十二三世纪心智活动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专门和实用,因此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这说明( )
A.大学有较大自治权 B.西欧教有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C.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D.突破教会对文化的绝对控制
17.大学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意为“总和”、“联合”,即学生组织与教师组织之间的联合团体。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和发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教师组成教师行会,会长管理学校 B.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C.无教学和管理的自主权 D.大学师生享有司法特权
18.下列与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
A.组成了教师行会和学生行会 B.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专业课程:修辞、医学和神学 D.拥有司法特权和免赋税特权
19.拜占庭通过输送阿拉伯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是文艺复兴的基础与源泉 B.拥有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
C.延续了独特的伊斯兰文化 D.得到东西方文明共同哺育
20.陈志强指出:“在拜占庭帝国,《荷马史诗》脍炙人口,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是当时的热门书籍,被不断传抄。”该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
A.拜占庭对希腊文化的继承
B.拜占庭对西亚文化的吸收
C.拜占庭对中国文化的向往
D.拜占庭与印度文化的交流
21.“拜占庭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 )
A.和睦的民族关系 B.优越的地理条件 C.发达的科学文化 D.稳定的政治环境
22.郭方主编的《全球通史3.中古时代》指出:“查士丁尼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但如果说他的“武功”让罗马帝国的版图大大扩展,那么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却是其“文治”的成果。”下列属于查士丁尼“文治”成果的是( )
A.组织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B.命人编订《十二铜表法》
C.收复意大利 D.建立元首制
23.小明参加了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他对东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过程中,他会发现哪些历史真实?( )
A.《荷马史诗》的描述完全符合历史真实
B.查士丁尼是与孔子同时期的思想家
C.希腊神话展现“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D.亚历山大东征使基督教传播到东方
二、综合题
24.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文明产生、交流和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以能够识读的文字作为文明的主要标志的话,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堪称人类最早的文明。
——拱玉书《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1分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四 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上,它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门;政治上,它奠定了欧洲特色的封君封臣制度……法兰克王国在西欧历史上不仅是一个枢纽,更是影响欧洲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法兰克王国历史地位评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堪称人类最早的文明”的理由。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留给人类的、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希腊古典文明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化”的军事前提及其对罗马帝国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法兰克王国在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文明发展有怎样的认识?
2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臣)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1)材料一中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2)这次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中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这场改革后西欧乡村出现了何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为了摆脱高德里的统治,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
材料二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最早一批大学都是12世纪逐渐形成的。当时,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材料三 巴黎大学的授课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中叶,始建于12世纪末,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当时,巴黎的教师和学生组成“行会性团体”,教师和学生是师傅和学徒的关系,日常管理由教师们负责,形成了最初的教师型大学,这就是巴黎大学的雏形。他们一边教学,一边努力从教会和政府手中争取权利和自由。校名中的法语universite源于拉丁文,意为社团、行会,到14世纪末,它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用于指为法律所许可建立的学术团体,也就是大学。
材料四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但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1)材料一中反映出中世纪欧洲城市取得自治的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世纪大学设置了哪两类课程?
(3)根据材料三回答,最初大学的教师和学生是什么关系?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27.材料论述题
拜占庭文明因其历史作用和成就而格外令人瞩目。不过拜占庭的确缺乏古典雅典的生气和荣耀,即便比较起来,雅典在面积和存续时间方面是微不足道的。其原因在于,拜占庭所起的作用按恰当的词意来说吗,是保守的。这并不是说拜占庭停滞不前。从始至终,它都在改变自身以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然而事实依然是,它的命运注定是守旧而不是创新。它一出生就已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国家。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或恢复这种权势和荣耀。它产生了引人注目的一连串杰出的领导者--行政官员、将军、学者和神学家--但是,由于其工作环境,他们中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却为数极少……相对比之下,让人觉得可怜的是,在后来的这些世纪中,拜占庭一直未能摆脱过去的束缚,故而成为一个过时的落伍国家;这一落伍国家进行着一场英勇的但却注定是牵制性战斗,直到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453年让拜占庭帝国“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的是哪个国家?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8.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廷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廷的手工艺品时写到: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廷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 1453年,20万大军围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拜占廷帝国无力抵抗。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苦战了53天,最后灭亡。
材料三 拜占廷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尽管相比之下,后者在领土和年代上显得微不足道。原因是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八卷
(1)阅读材料一,归纳拜占廷帝国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哪个国家的大军进攻拜占廷帝国?
(3)结合材料三,分析拜占廷帝国从繁盛到灭亡,原因有哪些?
(4)拜占廷帝国的命运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
1.D
2.A
3.C
4.D
5.B
6.C
7.B
8.A
9.D
10.D
11.C
12.A
13.A
14.A
15.D
16.B
17.C
18.C
19.A
20.A
21.B
22.A
23.C
24.(1)理由: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很早就发明了楔形文字。
遗产:《汉谟拉比法典》。
(2)古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的特点。
(3)前提:罗马的征服与扩张。
积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4)确立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开启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或:使欧洲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5)不同地区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文明交流的方式多元;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得到了发展。(任意1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5.(1)设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实行公职薪给制;建立陪审团制度。
(2)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3)赐封土地(答“土地”亦可);庄园。
(4)坚持改革开放,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等。
26.(1)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2)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3)师傅和徒弟的关系
(4)中世纪时期教会神学对大学进行控制
27.(1)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观点: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论述: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曾经繁荣一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强大一时的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它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终于灭亡。它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有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我们应该要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只有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28.(1)商贸兴旺,手工业发达。最重要因素是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2)奥斯曼土耳其。
(3)拜占廷帝国封闭保守,故步自封,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又由于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力日渐衰落。
(4)告诉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