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题
展开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一、单选题
1.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其原因是( )
A.减小坡度 B.保护植被
C.缩短路程 D.减少成本
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右图示地区地势(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
3.该地聚落分布上的特点是( )
A.灌渠周围 B.河口
C.河流交汇处 D.河流沿岸
4.历史上我国南方城市的形态多是
A.块状 B.星状 C.带状 D.放射状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植被
6.从地形看,南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河流峡谷地带 B.河流下游平原
C.山麓冲积扇 D.河口三角洲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是 ( )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8.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世界上最早城市诞生在
A.气候干旱区 B.热带雨林区
C.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区 D.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 D.高山顶部
1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A.①处流速慢、侵蚀为主,②处流速快、堆积为主
B.①处流速慢、堆积为主,②处流速快、侵蚀为主
C.①处流速快、侵蚀为主,②处流速慢、堆积为主
D.①处流速快、堆积为主,②处流速慢、侵蚀为主
14.图示聚落形成条件不包括
A.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高 B.有利于泥沙的堆积、土壤的形成
C.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D.凸岸三面环水,古时可作防御之用
读表,
表甲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 最大限制坡度 |
公路 | 7%~9% |
铁路 | 3% |
表乙在山地地区与在平原、丘陵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比与造价比
项目 | 土石方 | 桥梁与隧道总长度 | 造价 |
山地/平原 | 1.5~2 | 7~11 | 2.2~3 |
山地/丘陵 | 1以上 | 2~3 | 1.5 |
回答下列各题。
15.下列说法不是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优先选择公路的原因的是( )
A.对最大限制坡度来说,铁路比公路要求低
B.山地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修建铁路干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
C.山区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小
D.山区修建公路比铁路难度较小,但比平原地区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
16.关于山区公路的分布和走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山间谷地 ②山坡上没有公路分布
③山坡上的公路走向呈“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④山区公路为了减小工程量,多呈直线分布
⑤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和陡崖 ⑥山间谷地的公路多远离聚落分布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普立特大桥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境内,大桥主跨1040米,跨越尼珠河大峡谷,是亚洲最高的双塔钢箱梁悬索桥(见下图)。回答下面各题。
17.影响大桥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经济
18.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常建造成“之”字形的原因是( )
A.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B.为了通过更多地山村
C.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D.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19.雅西高速大部分路段位于川西高原,在某路段设计有两个穿行于山腹的螺旋形隧道(见图)。完成下题。
图中路段采用螺旋形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耕地占用
B.减缓道路坡度
C.降低建设成本
D.缩短线路长度
下图为甲、乙两地附近等高线(单位:米)简图,计划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公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施工前图示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22.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23.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泥石流 D.干旱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4.以下地点最适宜聚落形成的是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通讯不畅 D.气候湿热,森林茂盛
25.我国某地传统聚落为双层木楼或竹楼,“楼上住人、接下饲养牲畜"。该地区可能位于
A.西藏 B.河南
C.黑龙江 D.云南
下图所示的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下左图),及该村落空间分布图(如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生活用水 B.灌溉农田用水 C.排放生活污水 D.泄洪通道
27.该村落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石料,推断其主要作用是( )
A.保温隔热 B.加固基础 C.防雪防冻 D.防潮防蛀
28.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
A.东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白山山区
29.下图是“我国台湾省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向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影响铁路建设的因素主要是(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30.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原地区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山区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C.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D.聚落的形态多受地形、河流等的影响,如山区、高原多呈团状分布
二、填空题
31.读图完成下题。
(1)a地区商业网点的特点是:规模______密度________。
(2)河流Ⅰ的上游以 _____作用为主,下游以_______作用为主。
(3)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4)修建从b镇到d镇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地形的影响 B.为提高经济效益 C.工程难度 D.灾害天气
(5)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______。
(6)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32.读我国广西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村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从自然原因简要分析该地区公路选线的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哪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试分析原因。
总第(34)期【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习题及解析
【答案】1.A
【解析】1.山区地形崎岖,交通线路的修建受地形影响较大,山区公路为减缓坡度,道路呈“之”字型沿等高线来修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2.A 3.D
【解析】2.水向低处流,根据图示地区河流的流向,主要河流干流向东流,该地的地势是西高东低,A对。B、C、D错。
【解析】3.结合村落符号,该地聚落分布上的特点是位于河流干流沿岸,D对。根据图例,没有分布在灌渠周围,A错。图示不能体现河口、河流交汇处有城市分布,B、C错。
【解析】4.C历史上我国南方的城市多依河而建,由于河流的形态决定了南方城市的形态多呈条带状,选C。
【答案】5.B 6.C
【解析】5.南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资源是生产生活的主要制约因素。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因此,B项正确。
【解析】6.河流峡谷地带虽然水源充足,但地势起伏大,平地少,人口分布较少;绿洲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盆地边缘为河流流出山口的区域,这些地区一般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山麓冲积扇,C项正确。内流河下游水量少,甚至断流,河口三角洲很少。
【答案】7.D 8.A
【解析】7.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受河流的影响,呈条带状分布,D对。气候和地形从图中所给信息无法推断出,排除B和C。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团状,但是图中聚落受到河流切割,所以没有呈团状,A错。故选D。
【解析】8.读图可知,①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大量货物、人流在此中转,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A对。而②、③和④居民点较为普通,发展优势没有①居民点大,排除B、C和D。故选A。
【答案】9.C 10.D
【解析】9.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①正确;且靠近河流,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③正确;但不可推断其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期,②错误;利于居住,但不是为了方便搬迁,④错误。故选C。
【解析】10.世界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中下游平原上,其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耕业在这些地区大大发展,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11.B 12.A
【解析】11.高原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低,气候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图示为青藏高原,故选B项。
【解析】1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故A项正确。
【答案】13.C 14.A
【解析】13.读图可知,该处位于河流曲流处,①处为凹岸,受水流惯性影响,流速快,河流的携带能力强,侵蚀为主;②处位于凸岸,属于沉积岸,流速慢,流水携带泥沙能力弱,堆积作用为主,据此分析选C。
【解析】14.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高是修筑港口的条件,不是聚落形成的条件。图示聚落位于凸岸,三面环水,可作防御之用;且该处水流较缓,便于取水;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淤积,不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不高,选A。
【答案】15.C 16.C
【解析】15.对最大限制坡度来说,铁路比公路要求高,因此应优先选择公路;山地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修建铁路干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因此要优先选择公路;山区优先选择公路运输与山区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小无关,C符合题意;山区修建公路比修铁路难度较小,因此要优先选择公路。故选C。
【解析】16.山区公路的走向和分布受地形影响大,一般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谷地,在山坡上修公路,为降低坡度,多呈“之”字形,修建公路尽量避开陡坡和陡崖,①③⑤正确。故选C。
【答案】17.A 18.C
【解析】17.图中大桥修建是为了跨越尼珠河大峡谷,影响的自然因素是地形,A正确。
【解析】18.山区,公路建成“之”字形,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C正确。
【解析】19.B隧道建设是因为山脉的阻挡,地形高差大,螺旋形隧道的主要目的是减缓道路坡度,B对;隧道建设费用高,减少耕地占用不可能是隧道建设的目的,A错;螺旋形隧道较长,会增加建设成本,C错;螺旋形隧道线路长度增加,D错。故选B。
【答案】20.C 21.B
【解析】20.根据图示等高线,线路穿过山区,要修隧道,线路经过河流要架桥。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③,C对。①、②只需要架桥,④只需要修隧道,A、B、D错。
【解析】21.施工前图示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即将河道沿100米等高线延伸方向,在最窄处开通新河道,最终的合理线路方案应为②,不需要架桥、修隧道,B对。①需要架桥,③、④需要修隧道,A、C、D错。
【答案】22.C 23.C
【解析】22.读图,M处公路呈之字形,穿越的地形可能是陡坡,修之字形公路,延长了线路长度,降低了坡度,C对。河谷、盆地地形较平坦,不需要修之字形公路,平地也不需要,A、B、D错。
23.读图,该地公路穿过山区,所以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C对。根据图中经纬度,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沙尘暴、寒潮、干旱灾害少,A、B、D错。
【答案】24.B 25.D
【解析】24.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自然资源丰富等。
【解析】25.四地中云南气候湿热,低处蚊虫多、潮湿,因此“楼上住人”;云南夏季气温高,因此可以采用木楼或竹楼,便于通风透气。
【答案】26.A 27.D 28.A
【解析】26.引水渠从河流引水,采用露天水渠,通过房屋门前,应该是提供生活用水,方便村民生活,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渠通过房屋门前,而不是直接引河水到农田,所以主要目的不是灌溉农田用水,B错误。排放生活污水不必从河流引水,而且污水排放应该采用地下暗渠,C错误。泄洪通道没有必要从河流引水且穿过居住区,D错误。故选A。
【解析】27.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对保温隔热、加固基础、防雪防冻起作用不大,A、B、C错误。据图文材料可知,水渠从河流引水,从房屋门前通过,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可以防潮防蛀,D正确。故选D。
【解析】28.该村落有大片的林地,且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因此不肯能位于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BC错误。长白山山区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不宜采用这种引水入村的方式,D错误。根据该村落有林地、村落建在山麓,以及水的利用方式可知,它最有可能位于东南丘陵,A正确。
【答案】29.A 30.C
【解析】台湾岛中部多山,沿海多狭小平原。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因此城市多沿海岸线分布,故影响图中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A选项正确。
【解析】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故A项错误;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故B项错误,C项正确;高原、山区聚落多呈带状,故D项错误。
【答案】31.小 小 侵蚀 堆积 ② C B 迂回前进(或成之字形) b 位于平原
【详解】
(1)读图可知,a地处山区,山区聚落规模小且分散,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规模小,密度小。
(2)河流Ⅰ的上游流经山区,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为主,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地平,水流速度慢,以堆积为主。
(3)山区修路为了降低坡度应沿山谷修建,修建难度小,成本低,较为合理的是②线路,理由C正确。
(4)读图可知,b、d都位于平原地区,修路应充分考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串联更多的聚落,因此绕道c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
(5)山岳地区修公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为了降低坡度,道路常呈“之”字形。
(6)a、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b,b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答案】32.(1)特点: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图示区域为山区,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
(2)公路沿河谷平原修建,避免跨越河流,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小工程量。
(3)④附近路段。原因: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
【分析】
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根据图例读图可知,图中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是图示区域主要为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取水、运输便利;有利于生产、生活,也有利于对外联系。
(2)读图可知,图示公路沿河谷平原修建,避免跨越河流、开凿山脉,减少桥梁修建、隧道开凿,有利于降低建设难度,减小工程量,降低施工成本。
(3)图中①②③④附近公路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是④附近路段。原因是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说明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3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优秀同步测试题</a>,文件包含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9千米,其中有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