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088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088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0088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代数式的值为,﹣0.2的相反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一个圆锥,下面有关它的三视图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主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B.左视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C.主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D.俯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面积之比为( )
A.1∶3 B.2∶3 C.1∶6 D.1∶
3.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A.7 B.8 C.9 D.10
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中,点A(1,2),将AO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O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双曲线y=(x>0)上,则k的值为( )
A.2 B.3 C.4 D.6
5.在,,,这四个数中,比小的数有( )个.
A. B. C. D.
6.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配方后所得的方程是( )
A.(x﹣2)2=3 B.(x+2)2=3 C.(x﹣2)2=﹣3 D.(x+2)2=﹣3
7.已知,代数式的值为( )
A.-11 B.-1 C.1 D.11
8.完全相同的6个小矩形如图所示放置,形成了一个长、宽分别为n、m的大矩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
A.6(m﹣n) B.3(m+n) C.4n D.4m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O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OB=1,点A在函数y=﹣(x<0)的图象上,将此矩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A1B1O1C1的位置,此时点A1在函数y=(x>0)的图象上,C1O1与此图象交于点P,则点P的纵坐标是( )
A. B. C. D.
10.﹣0.2的相反数是( )
A.0.2 B.±0.2 C.﹣0.2 D.2
11.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市2011﹣2016年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2011﹣2014年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
B.2014年出现了这6年的最高温度
C.2011﹣2015年的温差成下降趋势
D.2016年的温差最大
12.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的几何体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1=50°,则∠2的度数为_______.
14.当x=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15.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边长是2,则这个正多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 .
16.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7.π﹣3的绝对值是_____.
18.如图,半径为3的⊙O与Rt△AOB的斜边AB切于点D,交OB于点C,连接CD交直线OA于点E,若∠B=30°,则线段AE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射线DC,DA上运动,且DE=DF.连接BF,作EH⊥BF所在直线于点H,连接CH.
(1)如图1,若点E是DC的中点,CH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2)如图2,当点E在DC边上且不是DC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E,F分别在射线DC,DA上运动时,连接DH,过点D作直线DH的垂线,交直线BF于点K,连接CK,请直接写出线段CK长的最大值.
20.(6分)如图,在Rt△ABC中,,CD⊥AB于点D,BE⊥AB于点B,BE=CD,连接CE,DE.
(1)求证:四边形CDBE为矩形;
(2)若AC=2,,求DE的长.
21.(6分)计算:.
22.(8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y轴相交于点C,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A,OA=O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对称轴是直线x=1,顶点为P.
(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P的坐标;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M,求∠PMC的正切值;
(3)点Q在y轴上,且△BCQ与△CMP相似,求点Q的坐标.
23.(8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绕点A旋转的直线l:y=kx+b1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交y轴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点D在第二象限且满足CD=5AC时,求直线l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点E为直线l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直接写出△ACE面积的最大值;
(4)如图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其纵坐标为4,点Q在抛物线上,当直线l与y轴的交点C位于y轴负半轴时,是否存在以点A,D,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10分)先化简,再在1,2,3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
25.(10分)如图,甲、乙为两座建筑物,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BC为30m,在A点测得D点的仰角∠EAD为45°,在B点测得D点的仰角∠CBD为60°.求这两座建筑物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26.(12分)“万州古红桔”原名“万县红桔”,古称丹桔(以下简称为红桔),种植距今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玫瑰香橙”(源自意大利西西里岛塔罗科血橙,以下简称香橙)现已是万州柑橘发展的主推品种之一.某水果店老板在2017年11月份用15200元购进了400千克红桔和600千克香橙,已知香橙的每千克进价比红桔的每千克进价2倍还多4元.求11月份这两种水果的进价分别为每千克多少元?时下正值柑橘销售旺季,水果店老板决定在12月份继续购进这两种水果,但进入12月份,由于柑橘的大量上市,红桔和香橙的进价都有大幅下滑,红桔每千克的进价在11月份的基础上下降了%,香橙每千克的进价在11月份的基础上下降了%,由于红桔和“玫瑰香橙”都深受库区人民欢迎,实际水果店老板在12月份购进的红桔数量比11月份增加了%,香橙购进的数量比11月份增加了2%,结果12月份所购进的这两种柑橘的总价与11月份所购进的这两种柑橘的总价相同,求的值.
27.(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O是坐标原点,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1,m)、B(n,1)两点.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
(3)若点P在y轴上,求PA+PB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先得到圆锥的三视图,再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A、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错误;
B、左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错误;
C、主视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C错误;
D、俯视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C
【解析】
解: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a,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a.过A作AD⊥BC于D,则∠BAD=30°,AD=AB•cos30°=1a•=a,∴S△ABC=BC•AD=×1a×a=a1.
连接OA、OB,过O作OD⊥AB.
∵∠AOB==20°,∴∠AOD=30°,∴OD=OB•cos30°=1a•=a,∴S△ABO=BA•OD=×1a×a=a1,∴正六边形的面积为:2a1, ∴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面积之比为:a1:2a1=1:2.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出正六边形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3、A
【解析】
∵9<11<16,
∴,
即,
∵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
∴a=3,b=4,
∴a+b=7,
故选A.
4、B
【解析】
作AC⊥y轴于C,ADx轴,BD⊥y轴,它们相交于D,有A点坐标得到AC=1,OC=1,由于AO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O的对应B点,所以相当是把△AO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D=AC=1,BD=OC=1,原式可得到B点坐标为(2,1),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计算k的值.
【详解】
作AC⊥y轴于C,AD⊥x轴,BD⊥y轴,它们相交于D,如图,∵A点坐标为(1,1),∴AC=1,OC=1.
∵AO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O的对应B点,即把△AO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D,∴AD=AC=1,BD=OC=1,∴B点坐标为(2,1),∴k=2×1=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5、B
【解析】
比较这些负数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详解】
在﹣4、﹣、﹣1、﹣这四个数中,比﹣2小的数是是﹣4和﹣.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负数大小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时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6、A
【解析】
方程变形后,配方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
方程,
变形得:,
配方得:,即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
7、D
【解析】
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先利用已知求出a的值,再将a的值带入所要求解的代数式中即可得到此题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原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求得代数式的值
8、D
【解析】
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a,长为b,则有b=n-3a,
阴影部分的周长:
2(m-b)+2(m-3a)+2n=2m-2b+2m-6a+2n=4m-2(n-3a)-6a+2n=4m-2n+6a-6a+2n=4m.
故选D.
9、C
【解析】
分析:先求出A点坐标,再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得出A1点的坐标,故可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O1点的横坐标代入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OB=1,AB⊥OB,点A在函数 (x<0)的图象上,
∴当x=−1时,y=2,
∴A(−1,2).
∵此矩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的位置,
∴B1(2,0),
∴A1(2,2).
∵点A1在函数 (x>0)的图象上,
∴k=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O1(3,0),
∵C1O1⊥x轴,
∴当x=3时,
∴P
故选C.
点睛: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双曲线方程求出点A的坐标,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点A1的坐标.
10、A
【解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负数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所以﹣0.2的相反数是0.2.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的定义,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1、C
【解析】
利用折线统计图结合相应数据,分别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详解】
A选项:年最高温度呈上升趋势,正确;
B选项:2014年出现了这6年的最高温度,正确;
C选项:年的温差成下降趋势,错误;
D选项:2016年的温差最大,正确;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12、D
【解析】
解:①正方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正方形;
②球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圆;
③圆锥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三角形;
④圆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65°
【解析】
因为AB∥CD,所以∠BEF=180°-∠1=130°,因为EG平分∠BEF,所以∠BEG=65°,因为AB∥CD,所以∠2=∠BEG=65°.
14、2
【解析】
根据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1;(2)分母不为1计算
即可.
【详解】
解:依题意得:2﹣x=1且2x+2≠1.
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为1的条件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1;(2)分母不为1是解题的关键.
15、6
【解析】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因为所给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相等,据此即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进而求解.
【详解】
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60°=6.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cm,
由于正六边形可分成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与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
所以正六边形的面积.
故答案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以及正多边形的计算,正六边形可分成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转化为等边三角形的计算.
16、x≠1
【解析】
由题意得
x-1≠0,
∴x≠1.
故答案为x≠1.
17、π﹣1.
【解析】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
π﹣1的绝对值是π﹣1.
故答案为π﹣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熟练运用绝对值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
【解析】
要求AE的长,只要求出OA和OE的长即可,要求OA的长可以根据∠B=30°和OB的长求得,OE可以根据∠OCE和OC的长求得.
【详解】
解:连接OD,如图所示,
由已知可得,∠BOA=90°,OD=OC=3,∠B=30°,∠ODB=90°,
∴BO=2OD=6,∠BOD=60°,
∴∠ODC=∠OCD=60°,AO=BOtan30°=6×=2,
∵∠COE=90°,OC=3,
∴OE=OCtan60°=3×=3,
∴AE=OE﹣OA=3-2=,
【点晴】
切线的性质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CH=AB.;(2)成立,证明见解析;(3)
【解析】
(1)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ABF≌△CBE,即可判断出∠1=∠2;然后根据EH⊥BF,∠BCE=90°,可得C、H两点都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判断出∠4=∠HBC,即可判断出CH=BC,最后根据AB=BC,判断出CH=AB即可.
(2)首先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ABF≌△CBE,即可判断出∠1=∠2;然后根据EH⊥BF,∠BCE=90°,可得C、H两点都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判断出∠4=∠HBC,即可判断出CH=BC,最后根据AB=BC,判断出CH=AB即可.
(3)首先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得CK<AC+AK,据此判断出当C、A、K三点共线时,CK的长最大;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DFK≌△DEH,即可判断出DK=D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DAK≌△DCH,即可判断出AK=CH=AB;最后根据CK=AC+AK=AC+AB,求出线段CK长的最大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
解:(1)如图1,连接BE,
,
在正方形ABCD中,
AB=BC=CD=AD,∠A=∠BCD=∠ABC=90°,
∵点E是DC的中点,DE=EC,
∴点F是AD的中点,
∴AF=FD,
∴EC=AF,
在△ABF和△CBE中,
∴△ABF≌△CBE,
∴∠1=∠2,
∵EH⊥BF,∠BCE=90°,
∴C、H两点都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
∴∠3=∠2,
∴∠1=∠3,
∵∠3+∠4=90°,∠1+∠HBC=90°,
∴∠4=∠HBC,
∴CH=BC,
又∵AB=BC,
∴CH=AB.
(2)当点E在DC边上且不是DC的中点时,(1)中的结论CH=AB仍然成立.
如图2,连接BE,
,
在正方形ABCD中,
AB=BC=CD=AD,∠A=∠BCD=∠ABC=90°,
∵AD=CD,DE=DF,
∴AF=CE,
在△ABF和△CBE中,
∴△ABF≌△CBE,
∴∠1=∠2,
∵EH⊥BF,∠BCE=90°,
∴C、H两点都在以BE为直径的圆上,
∴∠3=∠2,
∴∠1=∠3,
∵∠3+∠4=90°,∠1+∠HBC=90°,
∴∠4=∠HBC,
∴CH=BC,
又∵AB=BC,
∴CH=AB.
(3)如图3,
,
∵CK≤AC+AK,
∴当C、A、K三点共线时,CK的长最大,
∵∠KDF+∠ADH=90°,∠HDE+∠ADH=90°,
∴∠KDF=∠HDE,
∵∠DEH+∠DFH=360°-∠ADC-∠EHF=360°-90°-90°=180°,∠DFK+∠DFH=180°,
∴∠DFK=∠DEH,
在△DFK和△DEH中,
∴△DFK≌△DEH,
∴DK=DH,
在△DAK和△DCH中,
∴△DAK≌△DCH,
∴AK=CH
又∵CH=AB,
∴AK=CH=AB,
∵AB=3,
∴AK=3,AC=3,
∴CK=AC+AK=AC+AB=,
即线段CK长的最大值是.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20、 (1)见解析;(2)1
【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矩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解答即可.
详解:(1)证明:
∵ CD⊥AB于点D,BE⊥AB于点B,
∴ .
∴ CD∥BE.
又∵ BE=CD,
∴ 四边形CDBE为平行四边形.
又∵,
∴ 四边形CDBE为矩形.
(2)解:∵ 四边形CDBE为矩形,
∴ DE=BC.
∵ 在Rt△ABC中,,CD⊥AB,
可得 .
∵ ,
∴ .
∵ 在Rt△ABC中,,AC=2,,
∴ .
∴ DE=BC=1.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矩形的判定解答.
21、.
【解析】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原式=
=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22、(1)(1,4)(2)(0,)或(0,-1)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求得点C的坐标,再由OA=OC得到点A的坐标,再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点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解析式后再进行配方即可得到顶点坐标;
(2)由OC//PM,可得∠PMC=∠MCO,求tan∠MCO即可 ;
(3)分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得.
试题解析:(1)当x=0时,抛物线y=ax2+bx+3=3,所以点C坐标为(0,3),∴OC=3,
∵OA=OC,∴OA=3,∴A(3,0),
∵A、B关于x=1对称,∴B(-1,0),
∵A、B在抛物线y=ax2+bx+3上,
∴ ,∴ ,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x-1)2+4,
∴顶点P(1,4);
(2)由(1)可知P(1,4),C(0,3),所以M(1,0),∴OC=3,OM=1,
∵OC//PM,∴∠PMC=∠MCO,
∴tan∠PMC=tan∠MCO= = ;
(3)Q在C点的下方,∠BCQ=∠CMP,
CM=,PM=4,BC=,
∴或 ,
∴CQ=或4,
∴Q1(0,),Q2(0,-1).
23、(1)y=x2+x﹣;(2)y=﹣x+1;(3)当x=﹣2时,最大值为;(4)存在,点D的横坐标为﹣3或或﹣.
【解析】
(1)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a(x+3)(x﹣1)=ax2+2ax﹣3a,即可求解;
(2)OC∥DF,则 即可求解;
(3)由S△ACE=S△AME﹣S△CME即可求解;
(4)分当AP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1)设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a(x+3)(x﹣1)=ax2+2ax﹣3a,
即: 解得:
故函数的表达式为: ①;
(2)过点D作DF⊥x轴交于点F,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D于点M,
∵OC∥DF,∴OF=5OA=5,
故点D的坐标为(﹣5,6),
将点A、D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mx+n得:,解得:
即直线AD的表达式为:y=﹣x+1,
(3)设点E坐标为 则点M坐标为
则
∵故S△ACE有最大值,
当x=﹣2时,最大值为;
(4)存在,理由:
①当AP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时,如下图,
设点D的坐标为
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P的位置,
同样把点D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Q的位置,
则点Q的坐标为
将点Q的坐标代入①式并解得:
②当AP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如下图,
设点Q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m,n),
AP中点的坐标为(0,2),该点也是DQ的中点,
则: 即:
将点D坐标代入①式并解得:
故点D的横坐标为:或或.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图形平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关键是(4)中,用图形平移的方法求解点的坐标,本题难度大.
24、,当x=2时,原式=.
【解析】
试题分析: 先括号内通分,然后计算除法,最后取值时注意使得分式有意义,最后代入化简即可.
试题解析:
原式===
当x=2时,原式=.
25、甲建筑物的高AB为(30-30)m,乙建筑物的高DC为30m
【解析】
如图,过A作AF⊥CD于点F,
在Rt△BCD中,∠DBC=60°,BC=30m,
∵=tan∠DBC,
∴CD=BC•tan60°=30m,
∴乙建筑物的高度为30m;
在Rt△AFD中,∠DAF=45°,
∴DF=AF=BC=30m,
∴AB=CF=CD﹣DF=(30﹣30)m,
∴甲建筑物的高度为(30﹣30)m.
26、(1)11月份红桔的进价为每千克8元,香橙的进价为每千克20元;(2)m的值为49.1.
【解析】
(1)设11月份红桔的进价为每千克x元,香橙的进价为每千克y元,
依题意有, 解得,
答:11月份红桔的进价为每千克8元,香橙的进价为每千克20元;
(2)依题意有:8(1﹣m%)×400(1+m%)+20(1﹣m%)×100(1+2m%)=15200,
解得m1=0(舍去),m2=49.1,
故m的值为49.1.
27、(1)y=﹣x+4;(2)1<x<1;(1)2.
【解析】
(1)依据反比例函数y2= (x>0)的图象交于A(1,m)、B(n,1)两点,即可得到A(1,1)、B(1,1),代入一次函数y1=kx+b,可得直线AB的解析式;
(2)当1<x<1时,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即可得到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x<1;
(1)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y轴于点P,则PA+PB的最小值等于B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BC的长.
【详解】
(1)A(1,m)、B(n,1)两点坐标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y2= (x>0),可得
m=1,n=1,
∴A(1,1)、B(1,1),
把A(1,1)、B(1,1)代入一次函数y1=kx+b,可得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
(2)观察函数图象,发现:
当1<x<1时,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
∴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1<x<1.
(1)如图,作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y轴于点P,则PA+PB的最小值等于BC的长,
过C作y轴的平行线,过B作x轴的平行线,交于点D,则
Rt△BCD中,BC=,
∴PA+PB的最小值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根据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结合交点的横坐标,得出不等式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中学中考数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我市某一周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海门市德胜初中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方程的解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