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轻与重【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 P42—P43【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学生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借助工具确定物体轻重的必要性,掌握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3、在比轻重的过程中学生初步体验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在生活应用中,学生形成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教学难点】对物体的轻重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教学准备】课件;轻重大小相当的苹果和梨各一只;杠杆支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小朋友们,星期天,动物乐园里可热闹了,你们看,两只小猴在玩跷跷板。你们喜欢玩跷跷板么?大象也想玩,如果大象和小猴一起玩跷跷板,猜一猜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呢?师: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有的轻,有的重。今天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和聪明的大脑来感受、体验、判断物体的轻与重。(出示课题) 二、比轻重(一)看一看比轻重师:你们看,这支铅笔和这只铅笔盒比,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呢? (二)掂一掂师:请你们再来看一看,比一比轻重。(注意训练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比( )重(轻)。)(1)书包——书 (2)篮球——乒乓球 (3)一盒磁带(轻)——一块玻璃(重)有人说:“大的物体重,小的物体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小结: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我们可以用手掂一掂,比一比。 (三)用工具比轻重1、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哪个比较重呢?谁愿意来掂一掂。2、小组活动:(1)请学生取出学具篮中的四件物品。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判断它们的轻与重的? 讨论:把这些物体用同样长度的橡皮筋吊起来,橡皮筋拉得越长,所吊的物体越重。思考:哪一种方法比较好?--用适当的工具可以提高我们比较的效率。3、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1)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谁轻谁重1、(最轻) 2、 3、 4、 5、(最重) 4、方法规纳。 三、练习1、观察图上天平说出比较轻重的结果,并说出比较的过程。2、观察天平图和比较结果进行判断和选择,说明理由。 四、拓展 五、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板书设计:轻与重两两比较 工具直接比较 天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观察操作,探究新知,推理实验,拓展研究,回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材p4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