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 ▏沪教版 (2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646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轻与重 ▏沪教版 (2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646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总结,智力加油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
2、了解比较物体轻与重的方法,积累比较轻重的经验。
3、在观察比较中获得比较轻重的逻辑推理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简单逻辑推理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课件 水果 皮筋 天平秤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1、在看一看中直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2个苹果比较
红苹果重还是黄苹果重?
你是怎么判断的?
你能像这样说说它们的轻重关系吗? ( )比( )重 ( )比( )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轻与重。(出示课题)
(2)2个橙子比较
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你是怎么判断的?
提出疑问:大的物体重,小的物体轻?一定吗?能不能举举反例。
(3)气球和苹果比较(看一看)
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不是气球看山去比苹果大吗?怎么反而比苹果轻了。
那我们还能不能说大的物体一定重,小的物体一定轻呢?
小结:刚才我们比较了两个苹果的轻与重、两个橙子的轻与重、气球和苹果的轻与重,我们都是用了看一看(板书)的方法就能直接比轻出谁轻谁重了。
2、在掂一掂中直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两个大小一样的红盒子和绿盒子
你知道谁轻谁重?(预设:一样重;里面装东西的重;要掂一掂才能知道)
请3个小朋友上来掂一掂,并说说比较的结果。
看来不能一眼就能比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板书)
3、用工具直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掂一掂两个重量比较接近的橙子
请3个学生掂一掂,并说出比较的结果。为了不受其他人的影响,请你悄悄告诉老师。
看来,你们对轻重的感觉不一样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讨论有哪些方法
同桌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证明
天平秤、橡皮筋、电子秤等(学生只要稍作解释)
是呀!在比较物体轻与重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请工具帮忙(板书)
(3)了解使用橡皮筋比轻重的方法
看,老师带了两根橡皮筋,把它绑在木棒上。你们觉得李老师在制作这个工具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同一高度、长短粗细一样)
现在就可以把两个橙子挂上去了,告诉老师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说得真好,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就越重;橡皮筋被拉得越短,就越轻。
练习:现在我们来比较5样物体的轻与重,从轻到重排排队。为了方便,老师给这些物体写上了编号。仔细观察谁最重?谁最轻?为什么?剩下的3样物品请你在纸上写一写
(2)了解用天平秤比较轻重的方法
刚才我们说到了用天平比轻重,今天老师请来了数学小博士,让他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天平,想不想听?
把两个橙子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问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你是怎么判断的?
利用天平秤比较3样物体的轻与重(逻辑推理)
1、比较草莓、金桔、桂圆的轻与重
师:一个天平称只有两个托盘,所以一次只能比较两个物体的轻与重。现在老师又从水果篮里挑了三样水果(草莓、金桔、桂圆),还想利用天平秤比较他们的轻重,你觉得应该怎么比呢,同桌交流一下?
预设:
先比较草莓和金橘,再比较金橘和桂圆(出示图)
两幅图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根据图意,推断一下谁最重,谁较重、谁最轻?同桌两人交流
方法一:先比较出最轻的,因为草莓比金桔轻,金桔比桂圆轻,所以草莓最轻。
方法二:先比较出最重的,因为金桔比草莓重,桂圆比金桔还要重,所以桂圆最重。
(多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推理过程)
先比较草莓和金橘,再比较草莓和桂圆
根据这两幅图,你能做出什么推断?为什么?同桌交流
(因为金橘和草莓比,草莓轻;桂圆和草莓比,草莓还是轻的,所以草莓最轻。)
那么剩下的桂圆和金橘谁是最重的,谁是较重的呢?
看来还得比一次。那什么和什么再比一次呢?
出示第3副图
过渡语:刚才我们利用天平秤比较3个物体轻重的时候,有的时候两次就能比较出结果,有的时候两次不够还要比一次。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一练。
2、练一练:
(1)
( )比( )重 ( )比( )重
结论:最重( )最轻( )填完之后同桌讨论
(2)
( )比( )重 ( )比( )重
结论:最重 较重 最轻
填完之后同桌讨论
三、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智力加油站(机动)
五、板书设计 轻与重
看一看
掂一掂
用工具 橡皮筋
天平秤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方法,比较轻重,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探究方法,比较轻重,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