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比”的知识,复习“比和分数,复习比例的知识,复习比例尺,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正比例和反比例(1)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83页“整理与反思”和83-84页“练习与实践”1-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内在一致性;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例尺的含义。2.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难点:能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一、复习“比”的知识: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二、复习“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1.请同学们用字母表示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出示:a∶b==( )÷( )(b≠0)强调为什么b≠0。2.如果用表格表示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你会怎样填?(出示表格)小组同学之间说一说。3.点名回答(先说联系,再讲区别)4.谁来说一说比、除法、分数有什么类似的性质?各自内容?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化简比)5.练习P83练习与实践:第1题。反馈时强调要填最简整数比。6.补充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对比练习)(1)甲乙共有75元,甲乙钱数的比是2:3,甲乙各有多少元?(2)甲乙平均每人37.5元,甲乙钱数的比是2:3,甲乙各有多少元?(3)甲乙共有75元。甲钱数的二分之一等于乙的三分之一, 甲乙各有多少元?要求:只列算式不计算。反馈时提问:三道题目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三、复习比例的知识1.说出下面各比的比值:4:5 1:2 8:10 0.2: 2. 那些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那么什么叫比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小组讨论后交流)4.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作用?(解比例)5.练一练:完成教科书p83—84“练习与实践”:(1)完成第2题:在做第二小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说估计的理由。估计后再算一算,来验证估计 。(2)完成第3题:解比例,做好后选两题验算一下。(3)完成第4题:先学生独立做最后交流 第二小题应弄清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3%,可理解为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换句话说把全国耕地面积看作100份,东部占93份,西部占7份。使学生加深对比与百分数关系的理解。(4)完成5题: 第一小题让学生独立得出:深色与浅色地砖铺地面积的比是20∶40,化简得1∶2。第二小题这两种地砖铺地面积,让学生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计算。四、复习比例尺 1.什么叫比例尺?2.完成完成教科书p84“练习与实践”第6题五、总结 课后反思:比和比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复习整理时按上面沈老师设计的一一复习。且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更加严重。为了确保学习困难生能跟上,我放慢了教学节奏。一节课上下来,觉得时间紧张,来不及完成,只能利用自习课时间再继续完成。比的知识教学时要结合分数、份数来理解,只有理解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组织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揭题,回顾梳理,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交流,揭示课题,练习与实践,课堂总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