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展开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3分)
1.(3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 B.陶瓷碗 C.不锈钢勺 D.橡胶手套
2.(3分)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太阳能发电 B.核能发电 C.风力发电 D.水力发电
3.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熨斗 B.计算器 C.电视机 D.电风扇
4.(3分)在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树林中透过的光束 B.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C.演员对着镜子练习动作 D.用放大镜看邮票
5.(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
B.振幅能决定音调的高低
C.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6.(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压路机碾轮的质量很大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7.(3分)在下列四个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C.草叶上形成的露水 D.冰棍周围冒“白气”
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B.用电器的额定电压越高,其额定功率就越大
C.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D.教室里再多几盏灯同时使用,电路中总电流会变大
9.(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针尖是指南针的极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D.针尖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10.(3分)航空母舰,国之重器。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如图所示,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舰齐发,共同维护我国的海上防务。据悉:辽宁舰满载排水量约6.1万吨,山东舰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满载时,辽宁舰比山东舰的总重大
B.满载时,辽宁舰比山东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大
C.满载时,辽宁舰比山东舰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小
D.满载时,山东舰受到的浮力大于 6.5 万吨海水的重力
11.(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灯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12.(3分)如图所示,2020年5月,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击,并于5月27日11时从北坡成功登顶。他们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并以此方式向登山前辈致敬,纪念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关于登山队员登山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上攀登的人,其机械能守恒
B.向上攀登的人,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C.攀登相同的高度,人做功的快慢相同
D.向上攀登,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13.(3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小
B.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热量
C.升温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
14.(3分)图所示是小刚家使用的电热水壶,此电热水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已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能烧开一壶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产品
电热水壶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容量
A.此壶的电功率恒为不变
B.此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于
C.此壶两端的电压越大,它消耗电功率越小
D.此壶正常工作烧开一壶水,电流产生热量为
15.(3分)小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将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悬挂在轻质硬杆的两端,把甲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调节乙的位置到处时,硬杆恰好水平平衡。已知:,甲、乙的体积比为,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原子核、电子、原子”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D.“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17.(3分)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几种晶体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
晶 体
熔点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冰
0
表2: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冰
沙石
A.一杯水的比热容是半杯水比热容的两倍
B.在 1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在时是液态
C.测量以下的气温,可以选择水银温度计
D.质量相等的冰和沙石都降低,冰放出的热量比沙石多
18.(3分)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表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交流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B.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发生形变
C.物体的运动速度突然减小,所受合力一定减小
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不可能是平衡力
20.(3分)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卷扬机和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升泥土。将一筐泥土以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为,卷扬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与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B.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
C.一筐泥土所受的总重力为
D.将一筐泥土提升,拉力 所做的有用功为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21、22、24、32题各4分,23、27、28题各3分,25、26、29、31题各2分,30题6分)
21.(4分)(1)一个木块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点为木块的重心,在图1中, (选填“”、“ ”或“” 是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点为杠杆的支点,拉力作用在杠杆的点。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表示拉力的力臂。(选填“”、“ ”或“”
22.(4分)(1)如图1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23.(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热学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悬挂钩码,这说明 。
(2)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 。
(3)丙图,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 现象。
24.(3分)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她先将纸板以为轴转动到与纸板同一平面,使激光笔发出的光束沿纸板照射到平面镜的点,则在纸板上可观察到反射光.
(1)小华想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 ,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 测量和,并记录实验数据。
(2)若使入射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镜面点,进行多次实验,均可观察到反射光逆着 的方向射出。实验现象说明: 。
25.(2分)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液体。小亮同学先将微小压强计形管的两液面调到 ,他再把同一支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观察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液体中 液体的密度较大。(选填“甲”或“乙”
26.(2分)如图所示,小宇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频旋钮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说明 的电流能够产生 。
27.(2分)小燕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的眼睛,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再将甲分别注水和抽水变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观察它们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1)通常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 ;实验中模拟远视眼成因的是图 。
(2)若要矫正图乙所模拟的人眼的视力,应佩戴 透镜(选填“凸”或“凹” 。
28.(1分)小强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的温度可达中。标准大气压下,经过一天时间后,他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提出的猜想是: 。
(2)为验证猜想,小强进一步实验研究盐水凝固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他把盛盐水的容器放入的冰箱冷冻室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容器中的盐水状态进行观察,并测量盐水的温度,记录时间与温度的数据。之后他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强每次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
29.(2分)小萱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矿石的密度。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她再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2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则矿石的密度 。
30.小亮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在实验桌上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同组的小英检查电路后,告诉小亮在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
(1)请你检查小亮连接的实验电路,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之后只修改这根错接的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出正确的实验电路。
(2)小亮改正电路连接后,进行实验探究。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于最大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有合适的示数,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把、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② 。
③仿照步骤②,再做四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3)在实验中,某次两电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此时电阻的阻值为
(4)请你画出该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31.小龙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测量电阻的阻值。小龙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
请你用、和写出的表达式, 。
3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1甲、乙所示装置是小蕾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2甲、乙所示装置是小华设计的实验方案。
(1)小蕾先悬挂好弹簧测力计使其静止,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拴一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水平拉住木块,用水平拉力拉动长木板,使其在桌面上水平向左运动,木块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是由于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时,受到细绳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受到 ,二力平衡。
(2)小蕾利用图1甲、乙进行实验,她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是否有关。
(3)小华利用图2甲、乙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你认为小蕾和小华两人谁的实验方案较好?请说明理由: 。(写出两条即可)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3.请阅读《中国的桥》并回答问题。
中国的桥
近年来在中国的江河大海上,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的桥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在世界桥梁界有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
例如:中国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约565米,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纪录。中国江苏省境内的沪通长江大桥,其主跨度达1092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些都是中国桥梁快速崛起的缩影。中国既保留着像赵州桥、洛阳桥等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在不断建造着刷新世界纪录的新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尤其引人注目。据统计,到2019年末,我国公路桥梁已达到87.83万座、总长6063.46万米,其中特大桥梁5716座、总长1033.23万米。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你知道全球最长的大桥吗?它就是中国建造的“丹昆特大桥”(如图所示),全长164.851公里,开车通过全程大约需要2小时。它打破了美国的波弗特海路桥全长109公里最长大桥的世界纪录。丹昆特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路途经过常州、无锡、苏州。由于江苏南部处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理特征为低洼软土广布,运河、湖泊水网密集。
同时由于此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较为紧缺。因此大桥的建造使用了“高架桥”结构,它由4500多个900吨箱梁构成。高架桥可减少沉降、节约土地,并避免与横穿铁路的行人及车辆可能发生的相撞事故,大桥有一段9千米的长度穿过苏州市境内,并跨越阳澄湖。建造者为了避免破坏阳澄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对于此段的建设采用了“泥浆外运”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小了对环境的破坏。
丹昆特大桥全程跨越了公路,铁路,水路等三种路径,长度、跨度巨大,建造地形十分复杂,中国工程建设者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整个建设过程先后约10000人投入工作,历时3年顺利完工。
目前全球最长的10座大桥,中国有6座。从中国的桥梁建设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发展与强大,真的是厉害了,我的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的距离相当于 层普通楼房的高度。(请估算并填写整数)
(2)爸爸驾车带小英通过港珠澳大桥,小英记录了汽车在三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情况。回家后,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汽车在段速度为,在段速度为.根据图象分析: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3)全球最长的大桥丹昆特大桥,开车通过全程约2小时,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 。(结果保留整数)
(4)丹昆特大桥的建造使用了“高架桥”结构,请你简述采用这种结构有哪些优点。
五、计算题(共7分,34题3分,35题4分)
34.(3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阻值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
求:(1)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
(2)电源两端的电压;
(3)电阻的阻值。
35.(4分)如图所示,平底水桶底面积为,空桶的质量为。桶内装有深的水,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桶底的压力比桶对地面的压力小.取。
求:(1)水对桶底的压力;
(2)桶内水的质量。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3分)
1.(3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玻璃杯 B.陶瓷碗 C.不锈钢勺 D.橡胶手套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解答】解:、玻璃杯的材料是玻璃,属于绝缘体;故错误;
、陶瓷碗的材料是陶瓷,属于绝缘体;故错误;
、不锈尺勺的材料是金属,属于导体;故正确;
、橡胶手套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错误;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2.(3分)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A.太阳能发电 B.核能发电 C.风力发电 D.水力发电
【分析】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或不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
太阳能、风能、水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核能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也不能重复利用,是不可再生能源,则核能发电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知道各电厂发电原理、知道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
3.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熨斗 B.计算器 C.电视机 D.电风扇
【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除此之处,电流还有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解答】解:
、电熨斗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符合题意;
、计算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
、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
、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只有认真把握其中的能量转化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4.(3分)在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树林中透过的光束 B.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C.演员对着镜子练习动作 D.用放大镜看邮票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树林中透过的光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水面成像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演员对着镜子练习动作是利用平面镜成等大虚像的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用放大镜观看邮票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原理,属于光的折射,故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
B.振幅能决定音调的高低
C.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分析】(1)频率高于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之间;频率高于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不相同,故错误;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错误;
、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频率、减弱噪声的途径、响度和音调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6.(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压路机碾轮的质量很大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不合题意;
、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符合题意;
、压路机碾轮的质量很大,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不合题意;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不合题意。
故选:。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7.(3分)在下列四个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B.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C.草叶上形成的露水 D.冰棍周围冒“白气”
【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解答】解:、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放热形成的冰晶。故不符合题意;
、樟脑丸变小,有固态吸热升华成为气态。故符合题意;
、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故不符合题意;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正确的判断物态变化,然后结合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判断。
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B.用电器的额定电压越高,其额定功率就越大
C.导体的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D.教室里再多几盏灯同时使用,电路中总电流会变大
【分析】(1)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由其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决定;
(3)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
(4)教室里的灯时并联的,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开的灯越多,电路中的总电流越大。
【解答】解:、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故错误;
、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由其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决定,用电器额定电压高,其额定功率不一定大,故错误;
、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的导体电阻越大,故错误;
、教室里再多开几盏灯,电路中总电流会变大,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方向、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额定功率的决定因素、并联电路特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9.(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针尖是指南针的极
B.针尖指的是地磁场的北极
C.针尖能指北,是受到磁感线的作用
D.针尖所指方向,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
【分析】①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放入地磁场的磁体都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放入磁场的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极,针尖指北,所以针尖是极,针尖所指是地磁南极。故、、错误;
、针尖是指南针的极,所以针尖所指方向,就是该点地磁场的磁场方向。故正确。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磁极间相互作用、地磁场的存在及磁场方向,属于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10.(3分)航空母舰,国之重器。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如图所示,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舰齐发,共同维护我国的海上防务。据悉:辽宁舰满载排水量约6.1万吨,山东舰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满载时,辽宁舰比山东舰的总重大
B.满载时,辽宁舰比山东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大
C.满载时,辽宁舰比山东舰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小
D.满载时,山东舰受到的浮力大于 6.5 万吨海水的重力
【分析】舰船的满载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浮力是由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产生的。
【解答】解:
舰船的满载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由题知,山东舰的满载排水量大,说明它满载时排开海水的质量大、重力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由可知它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故错误;
山东舰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等于6.5 万吨海水的重力,故错误;
满载时,辽宁舰和山东舰都处于漂浮状态,则满载时航母的重力等于浮力,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所以,它的总重也大,故错误;
从浮力产生的原因看,浮力是由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产生的,航母受到的浮力越大,则海水对它压力的合力也大,因山东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大,所以山东舰满载时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大,即此时辽宁舰比山东舰受到海水压力的合力小,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浮力产生的原因,难度适中。
11.(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灯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分析】、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调节滑片,使灯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分析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确定电流表示数变化;
、根据可知灯的电压变化,根据确定灯的功率变化,可知灯的亮度变化。
【解答】解:、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调节滑片,使灯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串联电阻的规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变小,错误;
、根据,灯的电压变小,由,因灯的电压和电流都变小,灯的功率变小,灯变暗,错误,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电路的分析。
12.(3分)如图所示,2020年5月,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击,并于5月27日11时从北坡成功登顶。他们综合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并以此方式向登山前辈致敬,纪念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关于登山队员登山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上攀登的人,其机械能守恒
B.向上攀登的人,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C.攀登相同的高度,人做功的快慢相同
D.向上攀登,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分析】(1)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根据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分析;
(2)根据做功的两个条件分析;
(3)人做功的快慢与功的大小、时间的多少有关;
(4)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解答】解:
、向上攀登的人,速度基本不变,动能不变,但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所以其机械能变大,机械能不守恒,故错误;
、向上攀登的人,需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即在重力的方向上向上移动距离,故正确;
、攀登相同的高度,人做的功不一定相同,所用的时间不一定相同,根据可知,做功的快慢可能不同,故错误;
、向上攀登,气压减小,水的沸点会降低,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变化、做功的条件、功率的比较、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难度不大,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
13.(3分)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小
B.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热量
C.升温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
【分析】(1)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2)(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根据△分析放出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解答】解:、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小,例如晶体的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正确;
、物体温度降低,它可能是放出热量,也可能是对外界做功,故错误;
、由△可知,吸收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升温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故错误;
、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故错误。
故选:。
【点评】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14.(3分)图所示是小刚家使用的电热水壶,此电热水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已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能烧开一壶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产品
电热水壶
额定电压
频率
额定功率
容量
A.此壶的电功率恒为不变
B.此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于
C.此壶两端的电压越大,它消耗电功率越小
D.此壶正常工作烧开一壶水,电流产生热量为
【分析】、壶的电功率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得出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
、在一定范围,此壶两端的电压越大,根据分析;
、根据求出电热水壶正常工作能烧开一壶水所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
、壶的额定功率为,壶的电功率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错误;
、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根据,通过的电流:
,错误;
、在一定范围,此壶两端的电压越大,根据,它消耗电功率越大,错误;
、电热水壶正常工作能烧开一壶水,所消耗的电能:
;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灵活运用。
15.(3分)小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液体的密度,他将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悬挂在轻质硬杆的两端,把甲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调节乙的位置到处时,硬杆恰好水平平衡。已知:,甲、乙的体积比为,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当将甲放入水中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关系式,从而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甲、乙的体积比为,设甲的体积为,乙的体积为;
将甲浸没在液体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
则;
乙的重力即对向下的拉力为:;
则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由于,则化简得:,
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为;则:,
则液体的密度为。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同时用到了浮力、拉力和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一道综合性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关系式,从而得出结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C.“原子核、电子、原子”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D.“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是按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的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
(2)宇宙由很多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星系,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地球处在太阳系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解答】解:、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比原子核小得多。故、正确,不正确;
、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列,地球最小,太阳系次之,银河系最大。故正确。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了微观结构与宏观世界的组成及尺度,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7.(3分)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几种晶体的熔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
晶 体
熔点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冰
0
表2: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冰
沙石
A.一杯水的比热容是半杯水比热容的两倍
B.在 1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在时是液态
C.测量以下的气温,可以选择水银温度计
D.质量相等的冰和沙石都降低,冰放出的热量比沙石多
【分析】(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叫做熔点,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
晶体的温度低于凝固点,为固态,高于熔点为液态,等于熔点,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均有可能;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被测温度不能高于内部液体的沸点,不能低于内部液体的凝固点;
(4)根据放热公式△可判断。
【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无关,故错误;
、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是,因此酒精在时是液态,故正确;
、水银的凝固点是,气温在以下时,水银为固态,故测量以下的气温,不可以选择水银温度计,可选择酒精温度计,故错误;
、质量相等的冰和沙石都降低,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根据放热公式△可判断,冰块放出的热量多,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比热容,晶体的熔点,凝固点,以及热量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18.(3分)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表明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交流发电机正常工作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分析】(1)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发电机正常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4)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解:、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错误。
、交流发电机或直流发电机正常工作时,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
、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都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故正确。
、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错误。
故选:。
【点评】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
1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B.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发生形变
C.物体的运动速度突然减小,所受合力一定减小
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不可能是平衡力
【分析】(1)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合力为零;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3)原来匀速的,速度减小合力增大;原来加速的,速度减小,合力减小;靠惯性运动的,速度减小,合力也可能不变;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因此受的合力一定为零,故正确;
、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运动状态一定不变,但会发生形变,故错误;
、原来匀速的,速度减小合力增大;原来加速的,速度减小,合力减小;靠惯性运动的,速度减小,合力也可能不变,故错误;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故这两个力不可能是平衡力,故正确。
故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及二力平衡的应用,同时考查了里三要素,属于基础题。
20.(3分)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卷扬机和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升泥土。将一筐泥土以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时,卷扬机对绳的拉力为,卷扬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与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滑轮所受的重力为
B.拉力 做功的功率为
C.一筐泥土所受的总重力为
D.将一筐泥土提升,拉力 所做的有用功为
【分析】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1)根据求出拉力 做功的功率;
(2)根据求出物体的重力;
(3)根据求出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4)根据求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解答】解: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拉力做功的功率:,故正确;
、由得,一筐泥土所受的总重力:,故错误;
、对动滑轮和土筐受力分析得:,则,故错误;
、在提起泥土上升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受力分析、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首先要弄清物重由几股绳子承担,再计算。
三、实验解答题(共39分,21、22、24、32题各4分,23、27、28题各3分,25、26、29、31题各2分,30题6分)
21.(4分)(1)一个木块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点为木块的重心,在图1中, (选填“”、“ ”或“” 是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点为杠杆的支点,拉力作用在杠杆的点。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表示拉力的力臂。(选填“”、“ ”或“”
【分析】(1)在物体上沿重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重力的作用,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重力的示意图。对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解答】解:(1)为木块的重心,从点开始沿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为木块所受重力示意图,故是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由图可知,是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是力的力臂。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重力示意图的画法、力臂的画法的理解,关键是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基础题目。
22.(4分)(1)如图1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2022 。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分析】(1)用各指针所指的示数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将所有的数值相加,即为该电阻箱的读数。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
【解答】解:(1)该电阻箱的示数为:。
(2)弹簧测力计上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此时指针指在“1.4”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故答案为:(1)2022;(1)1.4。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23.(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热学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可以悬挂钩码,这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2)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 。
(3)丙图,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 现象。
【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1)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在橡胶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
(3)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机械能;(3)扩散。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分子动理论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理解,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3分)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她先将纸板以为轴转动到与纸板同一平面,使激光笔发出的光束沿纸板照射到平面镜的点,则在纸板上可观察到反射光.
(1)小华想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 角度 ,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 测量和,并记录实验数据。
(2)若使入射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镜面点,进行多次实验,均可观察到反射光逆着 的方向射出。实验现象说明: 。
【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验中要多次测量;
(2)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解:
(1)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实验中为了获得普遍的规律,应改变光束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如果使入射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镜面点,可观察到反射光逆着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故答案为:(1)角度;量角器;(2)入射光线;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5.(2分)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液体。小亮同学先将微小压强计形管的两液面调到 相平 ,他再把同一支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观察形管中两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液体中 液体的密度较大。(选填“甲”或“乙”
【分析】(1)微小压强计形管的两液面高度相同时,说明两侧压强相等,因此,在使用前应选将其调至相平;
(2)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据此来通过读图做出判断。
【解答】解:(1)实验中,微小压强计形管的两液面高度相同时,说明两侧压强相等,因此,在使用前应选将其调至相平;
(2)读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而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却不同,其中甲的高度差小于乙的高度差,说明乙中的压强更大,故可以判断乙液体的密度更大。
故答案为:相平; 乙。
【点评】要了解压强计的构造与原理,并能学会观察压强计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2分)如图所示,小宇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调频旋钮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说明 变化 的电流能够产生 。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
【解答】解:当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时,会产生时断时续的电流,即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可以被收音机接收,从而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变化;电磁波。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产生,应记住变化的电流可以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7.(2分)小燕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的眼睛,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再将甲分别注水和抽水变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观察它们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1)通常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 薄 ;实验中模拟远视眼成因的是图 。
(2)若要矫正图乙所模拟的人眼的视力,应佩戴 透镜(选填“凸”或“凹” 。
【分析】(1)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2)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
【解答】解:(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而远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得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故丙可以模拟远视眼的成因;
(2)图乙中,晶状体较厚,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成因,需要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1)薄;丙;(2)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远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28.(1分)小强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的温度可达中。标准大气压下,经过一天时间后,他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提出的猜想是: 水中溶解了盐后,凝固点会降低 。
(2)为验证猜想,小强进一步实验研究盐水凝固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他把盛盐水的容器放入的冰箱冷冻室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容器中的盐水状态进行观察,并测量盐水的温度,记录时间与温度的数据。之后他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强每次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造成的问题是: 。
【分析】(1)根据题干主要意思:盐水放入冷冻室没有凝固,说明盐水的凝固点比清水凝固点低了,据此分析解答;
(2)实验中记录数据时间间隔过长可能会造成一些实验现象的错失;
【解答】解:(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盐水的凝固点比清水凝固点低了,所以提出的猜想是:水中溶解了盐后,凝固点会降低;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小强每次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盐水凝固过程可能会错过,盐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会错失记录,就可能无法得出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的规律;
故答案为:(1)水中溶解了盐后,凝固点会降低;(2)无法得出盐水凝固时温度不变的规律。
【点评】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实验,关键是将实验操作步骤及结论掌握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9.(2分)小萱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矿石的密度。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她再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2所示,矿石的体积为 10 ,则矿石的密度 。
【分析】小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小矿石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在读数时,注意量筒的分度值;根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解答】解: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所以矿石的质量;
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水和矿石的体积为,则矿石的体积为;
则矿石的密度为:。
故答案为:10;。
【点评】此题是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注意密度单位的换算。
30.小亮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在实验桌上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同组的小英检查电路后,告诉小亮在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
(1)请你检查小亮连接的实验电路,在接错的那根导线上打“”,之后只修改这根错接的导线,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出正确的实验电路。
(2)小亮改正电路连接后,进行实验探究。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于最大阻值,闭合开关,调节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有合适的示数,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把、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②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为,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把电压和电流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
③仿照步骤②,再做四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3)在实验中,某次两电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此时电阻的阻值为
(4)请你画出该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分析】(1)原电路中,电流表与电阻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
(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据此回答和设计表格;
(3)根据电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由欧姆定律得出此时的电阻;
(4)实验中要测量不同电压对应的电流,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据此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解答】解:(1)原电路中,电流表与电阻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是错误的,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所示:
(2)②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为,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把电压和电流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做四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3)在实验中,某次两电表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电压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电流为,由欧姆定律,则此时电阻:
;
(4)实验中要测量不同电压对应的电流,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设计的表格如下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②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为,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把电压和电流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表格中;(3)4;(4)如上表所示。
【点评】本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考查电路连接、归纳法的运用、表格设计及电表读数和电阻的计算。
31.小龙想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测量电阻的阻值。小龙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
请你用、和写出的表达式, 。
【分析】当闭合开关和时,电路为、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得出的表达式。
【解答】解: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 闭合开关和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则电源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电路电流:,
根据可得:
电阻。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别电路和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1甲、乙所示装置是小蕾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2甲、乙所示装置是小华设计的实验方案。
(1)小蕾先悬挂好弹簧测力计使其静止,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拴一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水平拉住木块,用水平拉力拉动长木板,使其在桌面上水平向左运动,木块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这是由于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时,受到细绳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受到 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二力平衡。
(2)小蕾利用图1甲、乙进行实验,她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是否有关。
(3)小华利用图2甲、乙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你认为小蕾和小华两人谁的实验方案较好?请说明理由: 。(写出两条即可)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根据图1甲乙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来分析解答;
(3)从方便实验操作角度分析答题,小华方案是让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来保证摩擦力等于拉力,不容易控制;小蕾方案是让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来保证摩擦力等于拉力,容易实现。
【解答】解:(1)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时,受到细绳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能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2)由图1甲、乙实验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相同,她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3)小蕾实验中拉动长木板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方便实验操作;且测力计是静止的,便于读数,故小蕾的方案好。
故答案为:(1)水平向左的摩擦力;(2)压力大小;(3)小蕾实验中拉动长木板时木块保持不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实验时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方便实验操作;且测力计是静止的,便于读数。
【点评】探究实验的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及准确性原则。此题考查学生在两个实验方案中,就可操作性以及准确性方面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3.请阅读《中国的桥》并回答问题。
中国的桥
近年来在中国的江河大海上,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的桥梁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在世界桥梁界有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
例如:中国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约565米,刷新世界第一高桥纪录。中国江苏省境内的沪通长江大桥,其主跨度达1092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路、铁路两用斜拉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这些都是中国桥梁快速崛起的缩影。中国既保留着像赵州桥、洛阳桥等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在不断建造着刷新世界纪录的新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尤其引人注目。据统计,到2019年末,我国公路桥梁已达到87.83万座、总长6063.46万米,其中特大桥梁5716座、总长1033.23万米。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你知道全球最长的大桥吗?它就是中国建造的“丹昆特大桥”(如图所示),全长164.851公里,开车通过全程大约需要2小时。它打破了美国的波弗特海路桥全长109公里最长大桥的世界纪录。丹昆特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路途经过常州、无锡、苏州。由于江苏南部处于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理特征为低洼软土广布,运河、湖泊水网密集。
同时由于此地区经济发达,土地资源较为紧缺。因此大桥的建造使用了“高架桥”结构,它由4500多个900吨箱梁构成。高架桥可减少沉降、节约土地,并避免与横穿铁路的行人及车辆可能发生的相撞事故,大桥有一段9千米的长度穿过苏州市境内,并跨越阳澄湖。建造者为了避免破坏阳澄湖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对于此段的建设采用了“泥浆外运”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小了对环境的破坏。
丹昆特大桥全程跨越了公路,铁路,水路等三种路径,长度、跨度巨大,建造地形十分复杂,中国工程建设者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整个建设过程先后约10000人投入工作,历时3年顺利完工。
目前全球最长的10座大桥,中国有6座。从中国的桥梁建设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发展与强大,真的是厉害了,我的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的距离相当于 188 层普通楼房的高度。(请估算并填写整数)
(2)爸爸驾车带小英通过港珠澳大桥,小英记录了汽车在三段时间内汽车的运动情况。回家后,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成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汽车在段速度为,在段速度为.根据图象分析: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3)全球最长的大桥丹昆特大桥,开车通过全程约2小时,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 。(结果保留整数)
(4)丹昆特大桥的建造使用了“高架桥”结构,请你简述采用这种结构有哪些优点。
【分析】(1)一层楼高约为3米,桥面距江面约565米,据此估算;
(2)由图象可知,物体在段、段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的大小,即可进行比较;
(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4)阅读可知丹昆特大桥的建造使用了“高架桥”结构的优点。
【解答】解:
(1)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桥面距江面约565米,一层楼高约为3米,
设桥面距江面的距离相当于层普通楼房的高度,
则层;
(2)由图象可知,物体在段通过的路程,,
则;
由图象可知,物体在段通过的路程,,
则,
所以。
(3)全球最长的大桥丹昆特大桥,开车通过全程约2小时,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
(4)丹昆特大桥的建造使用了“高架桥”结构的优点:可减少沉降、节约土地,并避免与横穿铁路的行人及车辆可能发生的相撞事故。
故答案为:(1)188;(2);(3)23;(4)可减少沉降、节约土地,并避免与横穿铁路的行人及车辆可能发生的相撞事故。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阅读材料,考查了速度公式、图象等,是一道综合题。
五、计算题(共7分,34题3分,35题4分)
34.(3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阻值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
求:(1)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
(2)电源两端的电压;
(3)电阻的阻值。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与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测支路的电流。
(1)根据算出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
(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端的电压;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的阻值。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与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测支路的电流;
(1)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为:
;
(2)由可得,
两端的电压:
,
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所以电源电压:;
(3)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的电流:
,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的阻值:
;
答:(1)通电电阻消耗的电能为;
(2)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3)电阻的阻值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35.(4分)如图所示,平底水桶底面积为,空桶的质量为。桶内装有深的水,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桶底的压力比桶对地面的压力小.取。
求:(1)水对桶底的压力;
(2)桶内水的质量。
【分析】(1)知道水桶内水深,利用求水对桶底的压强;再利用求水对桶底的压力;
(2)因为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桶底的压力比桶对地面的压力小,可求桶对地面的压力,而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水桶的总重力;利用求水和水桶的总质量,进而求水的质量。
【解答】解:
(1)水桶内水深,
水对桶底的压强:
;
由可得水对桶底的压力:
;
(2)因为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桶底的压力比桶对地面的压力小,
所以桶对地面的压力:
,
水和水桶的总重力:;
水和水桶的总质量:
,
水的质量:
。
答:(1)水对桶底的压力为;
(2)桶内水的质量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的应用,注意利用好条件: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桶底的压力比桶对地面的压力小。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6 0:51:53;用户:初中物理+张天莉;邮箱:younzx8@xyh.com;学号:37084881
2023北京市西城区初三物理二模答案: 这是一份2023北京市西城区初三物理二模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折射;50,非晶体,接触面积;无关,小于, 4;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解析),共21页。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