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1节压强教案 (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930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1节压强教案 (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930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压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压强教案,共5页。
《压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是在学习了重力、摩擦力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是力学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本节为后续学习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做准备,是本章的起始点和切入点。本节压力压强可分为三个小单元:压力的概念及与重力的联系;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及有关的计算等;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本课时完成前两单元。学生在生活中有改变压力作用效果的生活体验,只是对压强的概念陌生,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生活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从而引导学生明确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要比较物体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只要理解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单位、计算等就不难掌握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画压力的图示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3)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意义,并能灵活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问题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2)在解释压强的现象中,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实际知识 3)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 1)通过探究,知道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并发现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规律。 2)应引导学生尽可能的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探究,如铅笔、小刀或橡皮等。在活动探究前,要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类,从而得出可能与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有关,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海绵、钩码、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压强”课程的学习,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人躺钉床图片,把学生带进生活中的物理世界,然后用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学习中。 警察破案为什么要测量鞋印的大小和深浅程度?带着问题学习今天这节课。
二、新课教学(一)、压力:1、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作用在物体上力的位置和方向得出压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观察课本图8—1图片分析压力特点: 教师和学生一块总结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3、 学生画压力的示意图并思考压力大小是否一定等于重力。4、 教师通过学生练习和示例分析压力和重力的关系。明确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二)、压强: 1、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观察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并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有关。 2、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例如两手指顶住一端很尖而另一端很平的铅笔亲身体会压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同样的力作用在面积不同的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会怎样? 相同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不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吗? 3、学生猜想:压力所产生的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上述的分析学生会得出:压力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强调方法:控制变量 强调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则受力面积是被控制的变量,自变量是压力,因变量是作用效果。当压力不变时,则压力是被控制的变量,自变量是受力面积,因变量是作用效果。 5、设计实验方案和表格: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帮助学生设计实验表格: 压 力 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显著或不显著)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学生根据前边的表格模仿画出表格。6、探究实验过程:教师提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问题。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并分析得出结论 7、根据比较及速度公式,利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板书压强)向学生介绍帕斯卡的实际及单位大小 8、学生练习压强有关计算(强调计算格式)例1:一本质量为500 g,面积大小为0.05 m2的书平放在桌面上,对桌子的压强为多大?(g=10N/kg) 例2:比一比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体重6×104N,每只脚掌面积为600cm2 体重460N,接触面积为10cm2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1、压力定义、方向、作用点。压力与重力区别。2、科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关系3、压强定义、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四、当堂检测五、作业[板书设计] §4.1 压力 压强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2、压力的作用点:所压表面3、压力与重力区别:不一定等于重力,可能与重力有关,也可能与重力无关二、科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三、压强 1、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3、压强公式 : 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简称:帕 (Pa) 1N/m2 = 1 Pa1Pa的物理意义是:1m2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知道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意义,并能灵活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只是在灵活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这一点上练习有所欠缺,教学中对单位的统一强调不够,应该在计算和单位上做一个有针对性的计算。2、本节课比较充分的备了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设计,教学体现了探究过程,引入是为了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进而进行实验探究;由于实验相对简单,学生能自己完成实验设计,教师只要稍作补充就可以;实验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困难,由教师设计好了展示给学生,并渗透设计要点,为以后学生独立设计表格打基础。3、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地位,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怎样去思考,怎样分析推理,怎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探究的过程的不足之处是:学生自己做演示实验,前排学生能看清实验现象,后排学生看的不太清楚,如果能做分组实验,个体参与的效果会更好。4、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前设计相关问题的复习效果会更好;实验设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实际能力;教师语言再简练一些,及时反馈学生的活动;加强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探究,巩固,课堂,知识,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四、大气压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课堂小结,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