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梯形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907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2梯形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907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下册梯形教学设计
展开梯形的认识导学案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原则及直观性原则。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自学、互学、活学、评学”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运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导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梯形,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2、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3、认识等腰梯形。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知识链接:
1、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 如果在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会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独立自学:(检查自学情况)
认识梯形: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位新朋友一起来看看。(演示)试着完成下列各题。
(1)梯形有( )边和( )个角。一组对边( ),另一组对边( )。
(2)下面的图形是梯形吗?请标出梯形各部分名称。
合作互学: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独立自学: 自学101页例2。要求:
(1)先折一折,再把折痕用虚线画一画。
(2)仔细观察,折痕与梯形的两底有什么关系?这条折痕叫什么?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自学例3。 量一量,标出各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活学:
1、在方格纸上画出你心中的梯形。画出我心中的梯形。上底4cm,下底6cm。
2、判断题: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
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3、 练习题第三题。
4、 动手摆一摆。
反思评学
课后调查:楼梯与水渠、大坝为什么要做成梯形呢?
小学西师大版梯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梯形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梯形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梯形教案,共3页。
小学数学梯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梯形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授,动手摆一摆,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