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856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856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展开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册第61页,“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与前面讲的小数性质的不同在于,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
3.教学重点
发现和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⒋ 难点
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向左和向右移动两个方面学习。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下面几个教学目标:
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察、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法及学法
教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可通过投影仪,将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表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以讲授法为主,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为辅,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
学法:根据学法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呈现以下几个层次:
为学生创设探究知识的情境。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围绕“小数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不断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探究的道路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很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使他们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不但关注了学生知识的提升,也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巩固应用。
练习题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知识,不仅能进一步内化了所学知识,而且学生经历了自我总结、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同时得到锻炼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下面,结合教学过程说说每一环节的教学意图。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呈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的关系,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语言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小数点移动后,金箍棒的长短也发生了变化。
2、提出问题
在刚才的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棒越变越长,数越变越大)
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这种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是开放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可能提出很多数学问题,只要是合理的有意义的问题都要给予肯定。关键是老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上来,并把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
(三)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引导学生填表 0.009米=( )毫米
0.09米=( )毫米
0.9米=( )毫米
9米=( )毫米
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教材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了4个等式。左边都是以米作单位的小数,从上到下数字都相同,而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右边分别是和左边相等的毫米数。这一环节可以在看动画片了解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4个数据。问一问:这4个数据分别是多长?能不能用毫米为单位表示出来?在学生的讨论中板书。
然后再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上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动性。开展自学与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也实践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所以在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讨论,教师只是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指导。
(四)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1、小组汇报
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后,在全班内进行交流,总结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归纳总结
根据学生的汇报与总结,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
(2)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分之( )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分之( )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分之( )
本节课教师说的话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充分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知识,这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知识不是老师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发现的。这样对新知的印象就更深刻,掌握更扎实,在应用时也会更熟练。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
0.009米=( )毫米
0.09米=( )毫米
0.9米=( )毫米
9米=( )毫米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精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木材加工问题优质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木材加工问题优质课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铺垫孕伏.,探究新知.,巩固发展.,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