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合作探究,舍生取义,鱼和熊掌设喻,文章主旨,写作特色,板书设计,拓展延伸,孟子语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
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②这里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运用了类比推理,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2.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运用了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
3.孟子是怎样论述观点的?
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再正反对比论述,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
正面:不为苟得 患有不辟反面:何不用也? 何不为也?
事例一:不接受施舍事例二:不受“万钟”
鱼 熊掌
生 义
设喻论证(类比论证)
舍 取舍 取
如使……则……使……则……
1.宫室之美2.妻妾之奉3.所识穷乏者得我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作者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①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②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③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④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⑤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生不得死
行人弗受 乞人不屑
2. 今有万钟受之 —— 乡为身死不受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9 鱼我所欲也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研读课文,文章主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0*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探究课文,概括每段段意,整体感知,板书设计,文章主题,写作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