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品析语言,学习文章写作手法。
2.理解文章主题,从中领悟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精读文章,品析语言,理解主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美丽富饶的田园。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深入探究: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品析语言,学习文章写作手法。
2.理解文章主题,从中领悟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探究新知
(一)分析牧羊人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牧羊人的描写,适当做批注。
结合示例,以“牧羊人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示例: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课文中说:“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我”与他的几次见面,他话语不多,基本是有问才有答,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都是在“我”的“不断地询问”下才道出。这也说明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正面(细节)描写
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这些直接描写牧羊人的细节内容,从正面刻画了牧羊人的性格,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态度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凡事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既描写了“我”在干涸的高原上喝了“甜丝丝的井水”后的特别感受,侧面表现了牧羊人的自信、平和和不易。也暗示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富饶丰美。
3、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体现了牧羊人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
4、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动作描写,“爬”“戳”“放”“盖”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劳动情景,同时也展现了植树过程的艰难。
侧面(间接)描写(含环境衬托)
1.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 1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
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2)那是6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
作者评价牧羊人的句子有:
①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因为他在这个荒凉的高地砌起一栋石头房子。
②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牧羊人的外表却很整洁。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③战争对他一点儿影响都没有,这段时间他心无旁骛地一直在种树。
……
所以,牧羊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外表整洁、心无旁骛,有毅力、有爱心、身体力行、慷慨无私的人。
(二)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揭示文章主旨:
本文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为荒漠种树创造绿荫的故事。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执著坚毅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也呼吁人们要关注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运用拓展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示例1:黎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十九年的坚持,悬崖绝壁一道狭窄天梯上几千次的来来回回,为一个十几年没有学校的小山村的孩子们搭建通往美好生活的知识桥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坚守一份清贫已是可贵,坚持奉献更是难得。为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他们放弃更好的工作机会,离开自己的孩子,尽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烛照深山,十九年的坚持,难能可贵。
示例2:感动中国组委员会授予杨善洲的颁奖辞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五、小结:愿我们都能做这样的牧羊人,种植希望、播下幸福,成为“奇迹”的创造者。
六、作业布置:
写一写,你知道的“奇迹”创造者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一个你身边的牧羊人。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小片段。
七、板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
牧羊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外表整洁、心无旁骛,有毅力、有爱心、身体力行、慷慨无私的人。
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免费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免费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理清文章故事内容,合作探究,理解主题,拓展延伸深入思考,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3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3 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唤起记忆,学习新课,理解内容,快速浏览,重点探究,课堂训练,品析语言,布置作业,加深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篇激趣,导入课题,预习课文,把握基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教师概述,布置作业,加深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