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9707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地球的形状:结合图文资料,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地球的大小: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归纳地球的形状。3.地球的模型:通过观察地球仪,认识纬线的特点和纬度,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起来已经是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阶段1:臆想—天圆地方
地球的形状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古人凭肉眼直觉认识世界觉得大地是平的天是倒扣着的一口大锅
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海船驶来时,先看见船的桅杆,最后才看见船身。
证据2: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船
&wfr=spider&fr=pc
证据3:站的高,看得远
这次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什么?
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证据5:人类进入太空,拍摄地球卫星照片
证据4: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证据5: 卫星对地球的拍照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圆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R1=6357KM (两极半径)R2=6378KM (赤道半径)
平均半径6371KM?
1.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航海家是 ;
3.“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北极点 B、南极点C、赤道上的任一点 D、地球上的任一点
2.下列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相吻合的地点是( )A、北极点 B、南极点C、赤道上的任一点 D、地球上的任一点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拨动地球仪,可以看见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
地球仪 |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球自转轴,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假想的轴
北极是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Nrth)南极与北极相对应,是地球上的最南点(Suth)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与地轴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观察地球仪,思考:纬线的含义、形状、长度、指示方向、条数并完成下表。
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
纬度的变化规律 : 从 赤道 向 南、北两极 逐渐增大至 90° 。
起点是赤道,度数向北变大的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
度数向南变大的是南 纬,用字母“S”表示。
纬 度 变化 规 律及判读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形状:球体 平均半径:6 371千米大小: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模型:地球仪 定义: 划分界线:赤道 纬线 形状:圆圈 纬度 表示字母: 北纬N,南纬S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度数变化规律:由赤道向南北极 条数:无数条 点逐渐增大到90°南北半球划分界线:赤道(0°纬线)低、中、高纬度划分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最终证实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不规则的球体 D.“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2.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球的影子中,就产生了月食现象。古代人们根据月食这一现象推测出( ) A.月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球的形状 D.月球的大小
3.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 ) A.中国人B.葡萄牙人C.西班牙人D.英国人4.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地球卫星照片 ②太阳和月亮形状的启示 ③天圆地方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5.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下列一组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B.地球上最大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6.根据地球的大小,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地球缝制一件外套,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B.“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八万里”实际上指的是赤道的周长 C.极半径要大于赤道半径 D.通过人造卫星,能更准确地测量地球的大小
观察地球仪,我们不难发现,地球仪上标有很多点和线。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有多少条?我们应该如何区分他们呢?
1.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纬线具有以下特点:①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到两极缩小为一点;②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③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④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2.纬度划分的起点是赤道,即0°纬线,以赤道为起点向北向南各划分出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
教材活动第4页:2题,第6页:1、2题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大小,地轴和两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感知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纬线的特点,纬度的划分,请给下列纬线标上代号,经线的特点,经度的划分,东增东经西增西经,请给下列经线标上代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图文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发生月偏食的原因,观察2,观察3,观察4,纬线和经线,1纬线的形状,2纬线是否等长,不等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