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展开课前分析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教材分析
作为法律与教化的开篇,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展现了礼治与法治的纷争和融合之路。
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法治和礼教两种社会治理手段的选择为线索,阐述了从先秦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基本发展历程,课程内容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密切关联。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对《中国历史纲要》的学习,对中国古代社会各个时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古代社会法治和礼制的发展过程了解较少,特别是不理解古代社会“礼”与“法”的纷争与融合。
线上教学的方式,无法与学生直接交流,因此选择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材料,设置符合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梯子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就尤其关键。所有材料选择和讲法确定都为线上教学的受众服务。
此外,本课时间跨度较长,也为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的沿革、教化方式的发展;
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结合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请大家先进行一次身份转换:假设你是一名穿越回古代的小法官,你会如何审理这起案件呢?
呈现材料:西汉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
——杜佑《通典》
西汉时期的大儒董仲舒如何认识这起案件?
呈现材料: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
——杜佑《通典》
董仲舒所说的“父为子隐”典出何处?
呈现材料: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读了上述材料,我们能得出那些认识?
呈现结论:在古代中国,法律体现统治意志,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儒学提倡政教风化,着眼于教育和引导。前者刚,后者柔,两者怎样结合?
【课标与学习重难点】、【时空坐标】
课件呈现课标、学习重难点与时空坐标,帮助线上学习的学生更好把握知识:
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学习重点: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的沿革、教化方式的发展;
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结合的过程。
学习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
【一、先秦的德治与法治】
早期国家法律都有哪些?西周时期的统治观念和夏商时期相比,有哪些不同?
呈现材料:早期国家时期法律示意图、礼乐制度示意图
夏刑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
——郑玄注《周礼》
(商代)刑三百。
——《吕氏春秋》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
——《尚书》
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呢?
文字呈现结论:早期国家的法律(习惯法)在当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
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寓法于礼,有一定的进步性。
阅读图表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内政改革有何共性?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德治和法治的争论,高潮是哪一时期?双方各有何观点?
如何认识礼法之争的结果呢?
呈现材料: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则威严愈减。光靠亲族的情谊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张荫麟《中国史纲》
呈现结论: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幅发展,政治变动剧烈,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
现实威胁:兼并战争激烈,存亡问题严峻,逼迫统治者提高治理效率,富国强兵。
儒家局限:儒家思想不适用于列强兼并、战争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
法家优势: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加强专制的愿望。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阅读教材:秦汉时期法治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阅读以下秦简和汉简,内容规定的是哪一方面?如何体现秦汉时期的法治发展?
呈现材料:
或与人斗,缚而尽拔其须眉,论何也?当完城旦;
士伍甲斗,拔剑伐,斩人发结,何论?当完为城旦。
——云梦睡虎地秦简
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伤人,除。谋贼杀、伤人,未杀,黥为城旦舂。贼杀人,及与谋者,皆弃市。未杀,黥为城旦舂。
——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阅读教材:汉武帝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治如何发展?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呈现材料: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不可不以相顺,故君子重之也。
——《春秋繁露·精华》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元帝纪》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阅读教材和材料:归纳《唐律疏议》特点及其影响?
呈现材料:
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
——《唐律疏议》
辽太祖时,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太宗时,治渤海人亦依汉法。道宗时,以国法不可异施,将不合于律令者别存之。此所谓律令,还是唐朝之旧。金……章宗泰和时定律,《金史》谓其实在就是《唐律》。元初即用金律。……明太祖定《大明律》,又是一准《唐律》的。《清律》又以《明律》为本。
——吕思勉《中国通史》
隋唐时期的礼治和社会教化取得了哪些成果?
呈现材料:《大唐开元礼》和《颜氏家训》书影。
【三、宋元至明清的法律与教化】
如何认识宋元至明清时期法律的制定和司法实践的特点?
呈现材料:宋、元、明、清各时期典型法律。
结论:宋及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司法实践,继承唐律,重视判例,体现出鲜明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宋及以后社会教化的发展体现了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从宋朝到清朝, 乡约形式和内容有何变化?
呈现材料:
《家礼》、《吕氏乡约》书影;
《家礼》摘录: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而后改之;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朱熹《家礼》
《吕氏乡约》摘录: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摘编自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
——摘编自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小结:中国古代的法治、教化及二者关系的演化】
用案件引出法律与伦理的关系,用董仲舒的判例引出法律儒家化的现象,直接引入对核心问题的探讨。
线上教学远没有线下教学那样直观。在课件中以文字形式清晰呈现课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呈现,快速、准确勾勒早期国家阶段法治发展与治理观念。
通过图表、文字等信息的呈现,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的出现、各国对法治的重视,和礼法之争及其结果。
引入适当文献材料和学术材料佐证教材论述,帮助学生概括秦汉至隋唐时期法治发展的趋势。引入考古成果,凸显史料实证。
帮助学生在动态的历史沿革中把握宋以后法治和教化的发展,提升认知水平。
对课堂内容进行最后整合,帮助学生准确、清晰掌握本课主干知识。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春秋第一次礼法之争,战国第二次礼法之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