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沪科版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
展开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折纸模拟实验,体会虚像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用具;
学生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20套,白纸16开20张
教师用:三角板,平面镜成像实验器 ,白纸, 课件
六,课型:新授课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图,介绍水中的倒影是山的像,提问:像与物有什么区别和关系?引出课题: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多媒体展示课题: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新课】
1,人们通过照镜子来整理妆容,生活中常用的镜子都表面平滑,这种镜子我们称其为平面镜。平面镜是那些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
展示;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
生活中常用到的平面镜: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多媒体展示国家大剧院夜景,整容镜,古代铜镜的图片)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回想;照镜子时对镜子眨眼,镜中像也眨眼,向镜子走近,镜中人也走近。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学生猜想: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与镜面的距离相等。
复习实验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怎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怎么比较距离?
学生讨论:可以用相同的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作为物,一个用来和像进行比较;可以用刻度尺量出距离。
提问:怎么透过平面镜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学生讨论:可以选用玻璃板作平面镜。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图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立一块比较薄的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把一个物体放在玻璃板前面,使其在平面镜中成像,再用另一个相同物体在玻璃板后面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强调操作步骤,组织学生实验。
总结实验结论:A成虚像
B像物大小相等
C像物左右相反
D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E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多媒体展示:猴子捞月的图片
提出问题;猴子能捞起水中的月亮吗?
用此问题提出虚像的概念,并与实像做对比。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为何有那么多特点?以及平面镜成像为何是虚像?接下来我们就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静成像应用:成像
改变光路
5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A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根据成像原理作图
【课堂小结】欣赏平面镜对称之美。
九、作业
练习册
十、板书设计
4、3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一 平面镜成像特点: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C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D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E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成轴对称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改变光路
四、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根据成像原理
根据成像特点
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2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2.2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新课导入,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