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0.1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1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共3页。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评课稿代大伟老师的课很值得借鉴与思考,他的创造性源于踏踏实实的教学功底,源于对数学课程及教学独到的理解和感悟,代大伟老师在本课设计中不仅能关注到学生的探究“行动”,而且还能使教师关注到学生探究中的“心动”。亮点一:巧妙的问题链设计对待数学问题的设计精与巧的关键之所在是教师能否抓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或纵向的引申与推广,或横向的联系与比照,使问题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深入浅出,异彩纷呈,使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尝试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扬起他们思维的风帆,逐步训练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设计的关键不在于“问题”数量的多与少,而在于“问题”设计的拙与巧,老师整节课问题链设计一脉相承,层层深入,为知识的探究和学生的自我构建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亮点二:在“经历体验”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的设计转化思想实质上是“将未知迁移到已知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的数学策略。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科学性,这种优良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未来将产生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亮点三:在探究合作中转变学习方式的设计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亲历并体验探究过程,使他们能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本节课的设计合作与独立并重,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上,新课程与新学习方式不仅仅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它也会对教师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它应该有一个更高、更大、更令所有人振奋的目标: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代老师在本节课中以问题为载体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参与探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亮点四:在实践应用中引导学生学习的设计代老师能在这次活动中设计本节课,也体现了他踏踏实实深入研究教学的风范,代老师这节课的设计不是向旧教材似的直接给出了例题,包办代替分析讲解,而是先创设了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本节课代老师还从学情的角度去设计思考,力尽所能的让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以巧妙缜密、自然流畅的设计风格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象呼吸一样自然轻松,并通过数学的学习体会生命成长的愉悦感受.本节课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生动、鲜活、应用的数学);活动探究的数学(可参与、可操作、可实践的数学);主体觉醒的数学(自觉、能动、体现自身价值的数学),最终为学生打造一个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平易近人的“平凡”的数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体现了很成型的教学风格.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如果给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提建议的话,我觉得问题链的设计本身还是有些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对于学生的个性空间发展还是有束缚的。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教案及反思,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学习过程,随堂演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分析,方案一教学,引导解答,方案二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