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轻与重教案设计
展开轻与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 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或体验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正确表述比较轻重的多种方法及多种方法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橘子、苹果、气球和书、大小盒子内装物、小组学习单、篮子、小棒、橡皮筋、小夹子、胶水、磁铁、(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 实践引入
1. 比较两位学生的轻重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台帮忙,请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用一句话说说他们两人在一起可以比什么,比的结果是什么?还能怎么说?
师:怎么才能知道他们的轻重,可用什么方法?
学生反馈:秤一秤、抱一抱(学生上台实践)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轻与重”
二. 初步探究,
- 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 观察小胖和小亚玩跷跷板图
(2)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的比较可以仔细观察,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 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 小组合作,说一说下列这几组东西要比较它们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
【出示每组桌上的事物:苹果与橘子,气球和书,大小盒子(大轻小重)】
(2)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 比一比:
(1) 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教师巡视,指导。
(2) 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的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要回到解决问题和生活实际中去,通过比一比、猜一猜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 拓展新知: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 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哪样物体的最重最轻?
- 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 用橡皮筋将这些物品挂起来(看书p42)
-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谁轻谁重 | |
1、(最轻) |
|
2、 |
|
3、 |
|
4、 |
|
5、(最重) |
|
- 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 小练习:
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学生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说明:通过拓展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比较物体的重量有时可以借助一定的物体,为下节课作铺垫的作用,并且通过亲身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
板书设计:
轻与重
观察、掂一掂、借助工具
2020-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观察操作,探究新知,推理实验,拓展研究,回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轻与重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材p4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轻与重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