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导学案
展开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一、单选题
1.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遇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制动后汽车加速度的值为5m/s2,则( )
A.经3s,汽车的速度为27m/s
B.经3s,汽车的位移为13.5m
C.经3s,汽车的位移为58.5m
D.经3s,汽车的位移为14.4m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s=25m,某时刻B以10m/s的速度开始减速,加速度大小为1m/s2,同时A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追赶B物体,若A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6m/s,则A追上B所用时间是( )
A.8s B.10s C.13s D.14s
3.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的前沿科技,目前尚在完善中,它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8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制动反应时间为0.2s,比有人驾驶汽车平均快1秒。图为在某次测试场地进行制动测试时获得的一部分图像(v为汽车的速度,x为位置坐标)。关于该无人驾驶汽车在该路段的制动测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动加速度大小为
B.最大安全速度是
C.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需要3s
D.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50m
二、多选题
4.有一辆汽车在一个沙尘暴天气中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个老人跌倒在地,他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 ,则( )
A.经 4s 汽车速度变为零
B.汽车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为 40m
C.汽车在第 4s 末、第 3s 末、第 2s 末的速度之比为 3∶2∶1
D.汽车第一个 1s 内,第二个 1s 内,第三个 1s 内,第四个 1s 内位移之比为 7∶5∶3∶1
5.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专家称,人类能在20年后飞往火星。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受重力时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则有( )
A.该物体上升8s时,速度大小为4.8m/s
B.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6m/s2
C.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6.0m/s2
D.以该物体从抛出到落回火星表面的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不相等
三、实验题
6.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试求BD过程的平均速度vBD=_______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7.图甲是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示意图,现有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直流,交流)电源的___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V;
(2)实验得到一段较为理想的纸带,选取纸带上连续打出的五个点1、2、3、4、5,并测量出另一打印点点到1、3、5三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如图乙所示。已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请您回答:
电火花计时器从打编号为“1”的点到打编号为“5”的点,重物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在打编号为“3”的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可用表达式___________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用表达式___________计算。
四、解答题
8.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72km/h。刹车后获得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刹车后6s末的速度;
(2)刹车10s发生的位移;
(3)从开始刹车至停止,滑行一半距离时的速度。
9.一列火车进站前先关闭气阀,让车减速滑行。滑行了300m时速度减为关闭气阀时的一半,此后又继续滑行了20s停在车站。设火车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始终维持不变,试求:
(1)火车滑行的加速度;
(2)从火车关闭气阀到停止滑行时,滑行的总位移;
10.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而停车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60m的物体。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车,后面有一小轿车以108km/h的速度向前驶来,发现货车后小轿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小轿车制动后最大加速度为,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11.高速公路上因大雾导致车辆追尾的事故时有发生。一辆小汽车以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同一车道上50m处有一辆重型大货车正以同向行驶,为防止发生意外,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
(1)若小汽车从紧急制动,可以滑行90m,求小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若小汽车发现大货车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则两车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米?
(3)实际情况是小车司机发现货车到采取制动措施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则要想避免发生追尾,允许小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最长为多少秒?
参考答案:
1.D
【解析】A.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则,3s末的速度为零,A错误;
BCD.3s内的位移等于2.4s内的位移
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A达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
A达到最大速度运动位移
B速度减为零的运动位移大小
A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追上B运动的时间
则A追上B所用时间是
故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A.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
结合图像斜率得
故A错误;
B.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
故B正确;
C.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制动时间为
所以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需要
故C错误;
D.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嗅”到前方行人“气息”到停止的距离为
故D错误;
故选B。
4.ABD
【解析】A.由速度时间公式可得,汽车速度减到零时的时间
故A正确;
B.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
故B正确;
C.将刹车过程的逆过程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汽车在第4s末速度为零;汽车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之比为,故C错误;
D.将刹车过程的逆过程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汽车在第一个1s、第二个1s、第三个1s、第四个1s内位移之比为, D正确。
故选ABD。
5.AB
【解析】B.由图可知,物体在5s时,上升到最大高度20m,可得
解得
B正确;
C.由对称性可得,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C错误;
A.该物体上升8s时,速度大小为
故上升8s时的速度大小为4.8m/s,方向竖直向下,A正确;
D.以该物体从抛出到落回火星表面的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
故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错误;
故选AB。
6. B 0.21 0.50 大于
【解析】(1)[1]A.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让物体运动,故A错误;
B.打点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频率,根据
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故B正确;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等的时间间隔位移越小,即物体运动的越慢,故C错误。
故选B。
(2)[2]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BD过程的平均速度
[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4]根据
当交流电频率f=49Hz时,而做实验的同学按照50Hz来计算,会使a偏大。
7. 交流 计时 220
【解析】(1)[1][2][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2)[4]已知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可得打点的周期为
电火花计时器从打编号为“1”的点到打编号为“5”的点,之间由4个打点间隔,故可知重物运动的时间为
[5]由纸带可知,编号为“3”的点为编号为“1”、“5”两点时间间隔的中间时刻的点,则电火花计时器在打编号为“3”的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
[6]设纸带上连续打出的五个点1、2、3、4、5相邻计时点的距离分别为、、、,根据逐差法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8.(1)零;(2)50m;(3)
【解析】汽车刹车后作匀减速滑行,其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设刹车后滑行时间为t,滑行距离为x。
(1)由速度公式
得滑行时间
t=5s
即刹车后经5s即停止,所以6s末的速度为零。
(2)由位移公式
得
x=50m
(3)设滑行一半距离至b点时的速度为vb,由
得
9.(1)0.5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400m
【解析】(1)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的
根据速度公式得
解得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根据
解得
总位移为
10.(1)6s;(2)45m
【解析】(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为,则
(2)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
从刹车到停止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则
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
三角警示牌距车的最小距离为
11.(1)5m/s2;(2)4s末相距最近,10m;(3)0.5s
【解析】(1)对小汽车,有
解得
故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2)当二者共速时相距最近,有
小车运动的位移为
大货车的位移为
则最近距离为
故两车在4s末相距最近,最近距离为10m。
(3)设反应时间为t反,则有
即
解得
故允许小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最长为0.5s。
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2.4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