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练习》八年级语文第17周周末试卷
展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 翘首(qiá)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C.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3.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A.lǐng—lǐn,dǎng—dāng;C.qiā—qiǎ;D.lín—líng)
3.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而句子中是要表达“舌尖上浪费”很大,与句意不符)
4.C(A.搭配不当,应该删去“的钢铁之躯”;B.用词不当,应将“出现”改为“呈现”;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5.C(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6.B(只有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13.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网心脏
14.说明旧中国积弱积贫,修路理想无法实现,只有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才能变理想为现实。
15.这句景物描写既写了沿线风景的美丽,又赞美了建设者高超的技术,同时也使枯燥的记叙变得生动。
16.更紧密联系周边经济圈、城市圈、城市群,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诗词五首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诗词五首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 消息二则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 消息二则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的字形,填空,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阅读下列一首歌词,回答下列问题,“笔直”,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