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19)高中体育2.6 形体练习与健身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19)高中体育2.6 形体练习与健身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节 形体练习与健身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六节 形体练习与健身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形体练习的运动特点和健身价值,形成正确的形体观。
    2.使学生掌握形体练习基本方法,提高运用形体练习进行健身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柔韧、平衡、力量、协调等体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形体练习塑造良好体形。
    2.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形体练习来发展体能的锻炼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获得健美的体形是很多人进行体能练习的目的之一,你是否也希望在坐、立、行的时候能显示出活力和自信?通过专门的形体练习不仅能塑造舒展、挺拔,健美的体形,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而且还有助于发展体能,你想来练一练吗?
    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形体练习
    形体可理解为身体的“形态”与“体态”之合称,是指人的体形状态和身体姿态。体形是依据身体各部位的大小和比例,概括和描述人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指征。每个人的体形随年龄、营养、生长发育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且在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和运动锻炼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身体姿态是指人体各部位(头、躯干、四肢等)在空间的相对位置。身体姿态主要通过人体在坐、立、行、卧时的头部位置、脊柱弯曲程度、四肢和手足的姿态来体现,如站立姿态、坐立姿态、行走姿态、下蹲姿态,等等。正确的身体姿态,可以使身体处于稳定状态,减轻肌肉、韧带的紧张度,延缓疲劳出现,促进身体正常发育。不正确的身体姿态有碍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肌肉和韧带的负担,易造成疲劳,并对身体形态的美观造成影响,如含胸驼背、探颈、斜肩,等等。
    健康的体形和体态,主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形体练习、运动锻炼以及合理的生活习惯养成。形体练习是通过各种科学而有针对性的专门练习,来发展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提高柔韧、力量以及平衡、协调等体能,形成健康端正的体态和健美匀称的体形。
    思考讨论:形体练习的方法有哪些?
    (二)形体练习与健身教学内容的主要设计思路
    1.形体姿态组合练习的设计思路
    体能模块中的形体姿态组合练习主要包括简单易练的站立姿态组合与行走姿态组合。该内容的设计,主要根据高中学生坐、立、行的动作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目前存在的姿态问题,如松腰驼背、含胸、斜肩、探颈等,应用身体控制、手位、体位和重心移动等基本技术,以动作组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旨在通过形体姿态的控制练习,提高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发展踝部力量和腿部支撑位移能力,培养良好的表现力和正确的身体姿态,进一步提高体能和健康水平。
    2.拉伸练习的设计思路
    拉伸练习是发展柔韧性的重要方法,柔韧性是保持体形舒展、动作协调灵活的基础,可使身体舒展、挺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姿态。在形体练习中,发展柔韧性的练习主要包括通过扶把完成伸拉练习,或无扶持的站立式拉伸练习,以及在垫上以坐姿或卧姿进行各个部位的拉伸练习,在行进中完成踢腿练习,等等。
    3.弹力带阻抗练习的设计思路
    弹力带阻抗练习是有效发展学生肌肉耐力和力量的练习方法。弹力带具有弹性和可变性特点,可通过带的拉伸,以及带的折叠、缠绕、固定等方式,改变弹力带的长度、宽度、厚度及其阻力负荷,从而设计出丰富多样、安全易行、效果明显的练习方法。教科书中提供的练习主要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高中学生形体姿态发展的要求,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与形体姿态发展相关的躯干核心力量、上肢和下肢内侧肌群力量的练习内容。练习方式主要采取单个动作多次重复练习,或按照一定的节拍以组合的形式完成练习。对发展学生肌肉耐力,提高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促进体形匀称健美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形体练习的具体内容分析(动作图见教科书相关内容)
    1.形体姿态组合练习
    (1)形体姿态组合练习分类
    站立姿态组合练习与行走姿态组合练习
    (2)练习提示
    ①初学时,可对镜练习,有效调整身体姿态和体位,规范臂型、手型和下肢的动作。
    ②学会腰部发力,保持立腰展胸的姿态。可先掌握下肢屈伸、前后移重心的动作,然后再进行上下肢配合的完整动作练习。
    ③行走姿态练习时,腿保持伸直,学会从踝关节发力,高起踵,收腹挺腰。
    ④行走姿态练习一般为直线行走,也可沿方形、因形行走成八字斜线行走,向前的行走姿态练习熟练后可进行后退的行走姿态练习。
    2.扶把拉伸练习
    (1)扶把拉伸练习分类
    下肢拉伸练习与躯干拉伸练习
    (2)练习提示
    ①单(双)手轻扶把杆,重心保持在支撑腿上,避免撑把杆,拉拽把杆等错误动作。
    ②下肢拉伸练习时按照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完成:前压腿、侧压腿、后压腿、前踢腿、侧踢腿、后踢腿练习和波浪伸展练习。每个动作根据自身能力练习2~4个八拍或更多。
    ③压腿时,腿充分伸直,头、手牵引躯干向远处伸展并匀速下压,用力拉伸腿部韧带和肌肉。侧压腿时充分开胯,脚背膝盖向上。
    ④踢腿时,大腿发力,脚背绷紧,快速上踢,同时收腹挺腰,腿有控制地回落。
    ⑤躯干拉伸练习时,发力点应在被拉伸部位。注意保持手臂仲直,头、手带动上体向远伸展,重心保持在两腿之间。被拉伸部位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思考讨论:下肢、躯干拉伸练习对形体健康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2.弹力带阻抗练习
    (1)掌握正确的用力方式及弹力带的控制方法
    弹力带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弹力带组合练习主要是利用带的特点,通过不同阻力的设定和力量速度的控制,有针对性地发展身体的肌肉练习。如带被拉长后,回复至原位时,仍然需要克服带的阻力,有控制地还原。因此,在弹力带教学中,需强调正确的用力部位以及带的控制要领,有效把握动作的节奏、速度、方位等,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2)练习提示
    ①根据自身选择不同弹性(厚度)的弹力带进行锻炼。
    ②练习时,弹力带接触身体区域越大,越有利于控制带的稳定性。
    ③练习时,应明确动作的发力部位,缓慢匀速地拉长,有控制地复原回位。当弹力带被拉长时,用力部位应有明显的阻力感。
    ④随着运动能力和练习水平的提高,可通过增加锻炼频率、练习时间、动作重复次数,以及增加弹力带负荷等方式,逐渐增加练习的量与强度。
    ⑤练习后应注意进行肌肉的拉伸和放松。
    思考讨论:练习熟练后,你能把他们串联成一个组合练习吗?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十章 体操类运动第五节 健身健美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十章 体操类运动第五节 健身健美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常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育全一册第十章 体操类运动第五节 健身健美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体育全一册第十章 体操类运动第五节 健身健美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学习的重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十章 体操类运动第五节 健身健美操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十章 体操类运动第五节 健身健美操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教学常规,热身活动,游戏——“8”字跳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