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拔高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097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拔高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097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拔高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097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拔高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拔高试题,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拔高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非木柿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啮沙为坎穴
C.闻之笑日 其反激之力
D.山门圮于河 当求之于上流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实际上都需要有自己的翅膀。你含辛茹苦攀登科学的高峰,____________;你目光凝聚构思新颖的设计,____________;你奋力征服人生旅途上的重峦叠嶂,____________。有了这样一双翅膀,你才能更高、更快地飞翔。
①多么需要扇动进攻的翅膀。
②多么需要插上知识的翅膀。
③多么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①③
3.关于《海底两万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在不少船只受到被认为是头巨大的独角鲸的怪物攻击而沉没。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
B.潜艇受到土著人的袭击,土著人围着潜艇,不肯散去。船长给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吓退土著人。
C.潜艇驶向印度洋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船长从海面上望见了什么,突然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D.套了铜圈的鱼从叙利亚海岸游到苏伊土附近,这让船长推理出阿拉伯隧道的存在。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①⑤④②③ B.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5.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悚然(sǒnɡ) 负荷(hé) 闲暇 心有灵犀
B.悼词(dào) 怏然(yànɡ) 角逐 姗姗来迟
C.蹒跚(mán) 点缀(zhuì) 蔚然 天崖海角
D.踉跄(niànɡ) 刹那(chà) 告罄 生命无虞
二、填空题
6.《海底两万里》是长篇小说,适合采用精读与跳读的方法,请根据下列内容,判断应选择哪种阅读方法。
(1)与主线脱离较大的,讲海底生物分类的内容,可选择( );
(2)在主线情节中的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以及描写奇妙海底世界的部分,可选择( )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的_________________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_______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三、综合性学习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昨天的雷声洪亮而又清脆,雷声带来了明亮的春天。再一次走进美丽的校园,翠绿弥漫着整个校园。凝望山坡,一块硕大的碧玉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墙头上李子花正开得烂漫,像洁白的雪。待放的花苞如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恬淡可爱。lǐn冽的寒风收敛了,温暖的东风将柳树的长发撩起。菜园里羸弱的菜苗,像刚初生的婴儿,像刚破茧的幼虫,小心翼翼地在风中晃动着身体。树荫下,年轻的学子没有锋芒毕露的傲慢,他们在知识的捕育下,全力驱赶明日的huáng恐。雷声是未来对我们的呼唤,让我们在呐喊中前行。奔跑吧,少年!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lǐn( )冽 羸( )弱 huáng( )恐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
(3)“锋芒毕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羸弱”的“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依据画线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9.“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结合文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在南极,失联的日子
袁敏
去南极的船很少,除了有科考任务的各国科学工作者以外,真正能乘载游客穿越南极冰川的船只,一年也就三四条。“海钻”号是2016年最后一条进入南极的游轮,之后,南极的冬天即将降临,冰雪之门将对世人关闭。
我们在卡塔尔的多哈会合,然后前往阿根廷,在海滨小镇乌斯怀亚登上“海钻”号,为期16天的南极海域航行即将开始。
听说游轮上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WiFi,若要自己买流量,价格昂贵。大家纷纷吐出一口长气,终于可以摆脱网络了,但心中还是有些失落,有些不适和忐忑。在乌斯怀亚逗留的时间里,无论是在飞机场等行李,还是在宾馆大堂领房卡,抑或在饭店填肚皮,只要有WiFi,大家就赶紧互相通报,索取密码,能蹭网就蹭网。看新闻、发微信、点赞、评论,忙得不亦乐乎。许多人心里都在想,未来16天没有WiFi的日子,我们是不是将和这个世界失联?
下午4点登船,当晚就穿越被称为“死亡走廊”的德雷克海峡。这里风急浪高。船上的工作人员给每个人都发放了特制的晕船药。虽然我自认为晕船概率很小,但看到大家都很紧张的样子,也防患于未然地吃了晕船药,很快我就睡着了。后半夜,我被由巨浪掀起腾越在半空又被狠狠抛回海面的“海钻”号晃醒,发现桌上、床头的所有东西全部滚落在地。我首先想到的是,船会不会翻?是否应该给家里报个平安?很快我就意识到,这里没有WiFi。死心后的我,反而特别安然。听说那一晚,在“死亡走廊”上翻江倒海折腾、晕船呕吐的人有一半以上,几乎人人都有和死亡擦肩而过的感觉。
一夜过后,风平浪静。清晨的海面上,金红色的阳光洇染了远处与天际相连的冰山。穿越德雷克海峡后的游轮抖落一身碎银般的浪花,在晨曦中航行。
上午,所有乘客听了美国夸克探险队关于“乘坐冲锋舟须知”的讲座,又听了《南极条约》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条款。接下来做各种登陆的准备工作,身上的冲锋衣、防水裤、背包、相机等都要进行消毒清洁处理,处理后要到专人那里登记、签名,否则,等到你上岛时可能因为没有登记而被拒。防水靴是船上提供的,登上冲锋舟前,靴子都必须在消毒液中踩踏浸泡。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是等待。能否顺利到达南极就看你登陆的次数,而这全凭天气和海况决定。清晨的金红早已褪去,天空下起蒙蒙细雨。中午时分,太阳露了一小会儿脸,天又阴了下来。等待和期盼的心情反复交替着,没有WiFi的时光显得特别漫长,而这样的漫长在以往忙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已经久违。
下午,我们终于得到登陆通知:登陆南设得兰群岛的巴里恩托斯岛。欢呼声中,人们急不可耐地登上冲锋舟,在海面巡游时,大片大片的冰川扑面而来。那是透明晶莹的蓝冰,冲锋舟仿佛在童话世界的水晶宫里破冰而行,人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冰裂的声音。海豹、海狮、海狗随处可见,我分辨不清它们有何不同,只觉得它们萌萌的肉身让坚硬的冰川变得柔软。当巴里恩托斯岛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几乎每一个人上都发出了阵阵惊呼。以前只在影视和照片中看到的密密麻麻的企鹅就在眼前,起码有几万只吧。这是南极数量最多的玳瑁企鹅,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黑白灌木丛林,它们集体发出的声音如同训练有素的大合唱。眼前的企鹅仪仗队那宏伟壮观、排山倒海的阵势,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没有人摸出手机,只有生命和生命地默默触摸与对话。
以后的几天,天公作美,我们去了仙境一般的天堂湾。这是南极唯一三面环山的宁静港湾,海涛被山挡在了外面,风平浪静。这里的冰是黑色的,多是千年以上的老冰。与南极别处天蓝的、雪白的冰相比,天堂湾的黑冰似乎更神秘、更奇幻。一位女士在船上举办的为救助南极野生动物的慈善拍卖中,高价拍得一瓶天堂湾的冰水。
从南极归来,下船的那一刻,有了手机信号,人们又纷纷掏出手机。我突然很留恋船上没有WiFi的日子。能过上一段与人世失联的日子,挺好。
(节选自《南方周末》)
10.作者在去南极的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11.文章中的“失联”的含义是什么?
12.文章结尾写道“能过上一段与人世失联的日子,挺好”的原因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倒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13.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14.根据提示,填充方框。
情节:突遇暴雪→______________ →发现黑点→ __________ →发现村庄
心理:______________ →焦急万分→____________ →失望之极→放下心来
15.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16.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17.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18.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B
6.跳读 精读
7.珠场 尼德·兰
8.(1)凛 léi 惶 (2)捕育 哺育 (3)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瘦 (4)示例:花园里的花朵 像美丽的小天使 像英俊的少年 兴高采烈地在春风中露出笑脸
9.[示例]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他勇于探险,勇于面对死亡的精神让人们永远铭记。
10.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晕船,寂寞,天气恶劣。
11.没有手机信号,没有WiFi。
12.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欣赏到了不一样的景色;体味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3.示例:“大雪”一词既指自然界的雪,又虚指人生的困难;“封”字将人心化抽象为具体。整句话写出困难掩藏、阻挡不了希望,具体生动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4.雪地迷路; 看到水井; 满心恐慌; ④精神一振
15.示例:①“一次次”,是写次数多,表明寻找村庄的急切心理和艰难过程。“唯一”,意思是仅有的、别无其他,写出了对那个黑点寄寓的希望之大。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身处雪原难见人踪的失望和惊慌心理。
16..答案略。(须使用第一人称且扣住“猜测得以证实而产生的惊喜之情”作答)
17.①实指吃水用的井;②指人心;③指方向、希望。
18.开放题。(能扣住“困难”“希望”“行动”三个关键词,结合自身经历谈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