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二 认识钟表-认识半时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二 认识钟表-认识半时 教案,共2页。
《认识半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半时》。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半时的过程。2、会看半时,知道半时分针指着6。3、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教学重点:会看半时,知道半时分针指着6。教学难点: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半时的过程。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一、问题情境1、播放《新闻联播》开头音乐,引出《新闻联播》。2、讨论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结束时间。 新闻联播是现实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认识半时1、教师强调新闻联播节目的重要性,并提出每天晚上新闻联播结束时间的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回答。然后教师介绍:7点半也叫7时30分。 强调每天看新闻的重要意义,培养看新闻的好习惯,并自然引出新闻联播结束时间问题。2、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7时30分钟表上分针和时针的位置。3、半时的读写法。通过观察,了解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提升生活经验。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的“连一连”。 2.练一练的“画时针”。 本节课的基础性练习,考查教学目标实现水平。观察比较的过程,加深对题目要求的理解,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四、综合应用1、呈现教材中“聪聪的星期天”的六幅情境图,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件,给学生提供自主观察、思考的时间。交流活动既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展开,又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2、播放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图图的作息时间表一环节。以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热情。五、联系生活提出要求: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把学习与生活及时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是所学知识的应用。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