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力学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力学,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00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这台机器每次只能做1000J的功
B.这台机器每小时做1000J的功
C.这台机器每秒做1000J的功
D.这台机器每秒做功是1000W
2.因连降暴雨,河水暴涨,某条大河突然溃堤.当地政府迅速出动冲锋舟展开救援工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溃提的原因之一是暴涨的河水对河堤的压强变大
B.救生衣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水对冲锋舟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强
D.承载人数增加,冲锋舟所受的浮力变大
3.关于压强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铁轨上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B.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C.吸盘靠大气压强紧紧贴在墙面上D.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4.高铁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比普通火车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更远,这是因为高铁列车经过站台时车身附近的空气( )
A.流速更快,压强更小B.流速更快,压强更大
C.流速更慢,压强更小D.流速更慢,压强更大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
B.在高原地区饭不容易煮熟,是因为海拔高、大气压小、液体的沸点低
C.托里拆利实验中,将竖直的玻璃管慢慢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改变
D.汽车行驶过程中打开车窗,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6.下列四种情境中,人对水桶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不动
B.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提着水桶站在竖直上升的电梯中
D.提着水桶站在水平匀速运动的车箱中
7.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脚的长度约10 cm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
C.步行的速度约15 m/s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
8.为了响应“绿色生活,低碳出行”的号召,旦增坚持乘坐新能源公交车出行。一辆新能源公交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加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力带来的危害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精确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B.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
C.小轿车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而设计的
D.水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0.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位置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 a、b、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 s-t 图像一定为 c
B.乙的速度一定为 1m/s
C.运动 10s 甲乙间的距离可能为 6m
D.乙的 s-t 图像可能为 b
11.如图所示,电灯处于静止状态,下列选项中,两个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的吸引力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它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对地球的吸引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12.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D.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1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4.班上小明静止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二、非选择题
15.小华买了一盒纸盒包装的纯牛奶。
(1)她把纯牛奶那样放在斜面上静止,它对斜面的压力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末端斜切的吸管轻易插入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_____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3)她用吸管吸牛奶时发现盒子瘪了,体验到_____________ 的存在.
16.一农用飞机在空中某固定高度一边匀速飞行,一边喷洒农药,在此飞行过程中,其动能将_________,机械能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7.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一根火柴的长度约40________;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_____;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_________;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____.
18.如下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物块置于足够深的圆柱形容器底部。现逐渐向容器倒入某种液体,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容器内液体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下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ρ=_____kg/m3;当倒入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6cm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N。
19.立定跳远是河南省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小明在一次学校立定跳远测试时的成绩为 2.5m。小明质量 m=45kg。(g 取 10N/kg)
(1)小明在立定跳远时,起跳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_____。
(2)小明静立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50cm2,则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_____?
(3)若小明这次立定跳远所用时间为 t,跳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则小明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____?(请用字母表示,不带单位)
20.如图所示,复兴号“蓝暖男”来了!在宁夏人民的企盼中,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银西高铁”全长约618km,设计行车时速250km/h,预留350km/h的提速条件。
(1)请根据图片和短文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与所学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计算。
举例:提出问题:高铁以设计时速行驶走完全程的时间是多少?
解释:由v得t2.472h。
提出问题:_____;
解释:_____.
(2)如果高铁8节车厢满载质量为480t,与铁轨接触面积为0.4m2,请计算出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________)
(3)如果某次高铁牵引功率为4200kW,当列车以252km/h速度匀速行驶时,此时的牵引力大小是多少?(________)
(4)从安全角度考虑,高铁线路建设时,高铁路线要求尽可能取直,少走弯道。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说明高铁为什么要少走弯道。______
2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仔细观察和思考,会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小汽车的外形设计呈流线型,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不仅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更重要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小轿车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的________;冬天司机向水箱中添加防冻液是为了使冷却剂的凝固点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4)如图所示,是小汽车内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部分冲程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是做功冲程,若汽油机飞轮转速为1 200转1分,则1秒内汽油机对外做________次功.
22.汽车是我们家庭常用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车的制造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车的倒车雷达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______来传递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km/s;
(3)有的汽车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______,使汽车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的单位是瓦(W),1000W=1000J/s,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出1000W的物理意义:这台机器每秒做1000J的功.
2.C
【详解】
A.河水暴涨,水位上升,由可得河水对河堤压强变大,又有,可知河水对河堤压力变大,造成溃堤,故A说法正确;
B.由浮力可知,漂浮物体密度小于水,救生衣应产生较大的浮力,则密度应小于水,故B说法正确;
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故C说法错误;
D.承载人数增加,则重力增加,冲锋舟始终处于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则浮力变大,故D说法正确.
3.C
【详解】
A.铁轨下铺枕木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B错误;
C.用力挤压,排出吸盘内的空气,使里面接近真空,内部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吸盘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在墙面上,故C正确;
D.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解:当高铁列车经过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压强更小,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压强较大,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所以高铁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比普通火车站台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更远.
故选A.
5.A
【详解】
A.医生用注射器注射时,向前推动活塞,注射器内压强增大,大于人的体内压强,药液被推入人体内,与大气压无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在高原地区饭不容易煮熟,是因为海拔高、大气压小、液体的沸点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实验中,将竖直的玻璃管慢慢倾斜,由于管外大气压不发生变化,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汽车行驶过程中打开车窗,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形成的压力差将窗帘推向窗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
A、提着水桶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不合题意;
B、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合题意;
C、提着水桶站在竖直上升的电梯中,力的方向向上,在力的方向上水桶通过了距离,所以对水桶做了功,符合题意;
D、提着水桶站在水平匀速运动的车箱中,人给水桶一个向上的力,水桶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水桶没有做功.不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A.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脚的长度比此数值大一些,在25cm=250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 成年人的步幅约70cm,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约50cm,故B符合实际;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 人的心脏正常情况下1min跳动75次,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不到1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8.B
【详解】
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故A错误;
B.这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阻力因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汽车上,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汽车上,不满足相互作用力条件,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不能说“惯性力”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A.托里拆利实验最先精确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轿车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但不能减小惯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越往下,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水坝越往下越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BD.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如t=4s)a、b、c的路程关系为
sa>sb>sc
由可知
va>vb>vc
由图象可知,经过5s后a的路程为sa=5m,b的路程为sb=2.5m,c的路程为sc=1m,则
sa-sb>2m
sa-sc>2m
sb-sc<2m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乙的s-t图象一定是图线a,甲的s-t图象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乙的速度
故B正确,AD错误;
C.甲的图像是图像b时,速度为
甲的图像是图像c时,速度为
运动10s,乙的路程
s乙=v乙t=1m/s×10s=10m
甲的路程可能为
s甲=v甲t=0.5m/s×10s=5m
s′甲=v′甲t=0.2m/s×10s=2m
甲乙间的距离可能为
Δs= s乙- s甲=10m-5m=5m
Δs′= s乙- s′甲=10m-2m=8m
故C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A. 电灯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的吸引力,二力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它的拉力,二力都作用于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符合平衡力的条件;
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二力相互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电灯对地球的吸引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二力都是向上,且不作用于一个物体,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
故B符合题意.
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是个难点,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而相互作用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两对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
12.AC
【详解】
A.因为热机工作时不可能没有能量消耗,通过技术改进,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但无论如何热机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是倡导“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比热容大,可吸收更多的热量,升高较低的温度,故用水而不用其它循环物质降低热机的温度,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严寒的冬天,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3.AD
【详解】
.正确的换算过程为
故A正确;
B.正确的换算过程为
故B错误;
C.正确的换算过程为
故C错误;
D.正确的换算过程为
故D正确。
故选AD。
14.CD
【详解】
A.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C正确;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CD。
15. 垂直斜面向下 增大 大气压
【解析】牛奶对斜面的压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
她把末端斜切的吸管轻易插入盒子,体验到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增大压强。
她用吸管吸牛奶时,盒内气压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盒子瘪了,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
16.变小 变小
【详解】
飞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沿水平方向一边匀速飞行,一边喷洒农药,则飞机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又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小,速度越小,动能越小,所以其动能变小;
在此飞行过程中飞机是固定高度飞行,高度不变,质量减小,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小,高度越低,重力势能越小,所以其重力势能变小。
17.mm m min m/s
【详解】
根据单位大小,结合生活实际解答:
①火柴的长度接近拳头宽度的一半,长度约4cm=40mm;
②南京长江大桥横跨长江,所以长度有几公里,即全长为6.772km=6772m;
③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s,所以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2s=0.2min;
④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
18.1.25×103 2.5
【详解】
由图乙可知,当容器内水的深度h等于或大于8cm时,立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不再变化,说明物体漂浮,则G=F浮=10N;
根据得,液体密度为:
;
根据可得,当倒入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6cm时浮力为:
;
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19.小明具有惯性9×103pamgh/t
【详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小明在立定跳远时,起跳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明具有惯性。
(2)小明的重即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45kg×10N/kg=450N
小明静立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50cm2,则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
p=FS=450N2×250×10−4m2=9000Pa。
(3)跳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h,则小明克服重力做功为:
W=Fs=Gℎ=mgℎ,
这次立定跳远所用时间为 t,克服重力做功功率为:
P=Wt=mgℎt。
20.见解析 见解析 1.2×107Pa 6×104N 见解析
【详解】
(1)由图中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高铁进站时,乘客要站在安全线外等候?
当高铁进站时,会带动高铁周围空气流速增大,而气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乘客离高铁很近时,靠近高铁的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离高铁较远的一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会使乘客发生危险,故出于安全考虑,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等候。
(2)由受力分析可知,车厢满载时,对水平轨道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F=G=mg=4.8×105kg×10N/kg=4.8×106N
故对轨道的压强为
(3)由题意可知,高铁的牵引功率为
P=4200kW=4.2×106W
高铁的速度为
v=252km/h=70m/s
故由P=Fv可得,此时的牵引力为
(4)因为高铁的质量大,惯性大,故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强,当高铁行驶到拐弯处时运动状态不易发生改变,容易导致高铁脱轨或侧翻,故高铁要尽量少走弯路。
21.减小 因为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汽车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减小了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使各种反射光旁射,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比热容大 降低 甲 10
【详解】
(1)如图,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小于汽车的重力.
(2)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竖直安装,像会在正前方,干扰司机观察路况,如果玻璃是倾斜的,使驾驶室内物体的像成在司机的视线的上方,不干扰司机观察路况,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为了保护发动机,需要降低它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冷却发动机的效果好,所以汽车水箱用水做冷却剂.冬天,向汽车水箱中加入防冻液后,低温下水也不会凝固,这说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4)由题中甲图可知:两气门关闭、活塞下移,是做功冲程,乙图: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移是吸气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说明1s内汽油机曲轴的转动次数等于20.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1s内曲轴转动20次,对外做功10次.
22.做功 超声波 0 小
【详解】
(1)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做功。
(2)倒车雷达是利用反射的超声波来判断障碍物的距离,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填0。
(3)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5.1 综合计算题(力学),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专题51综合计算题力学教师版含解析doc、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专题51综合计算题力学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4.2 实验探究题(力学),文件包含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专题42实验探究题力学教师版含解析doc、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专题42实验探究题力学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 专题2.2 填空题(力学),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网络式”复习法,提高“回头率”,“空想法”,树形图,梳理错题法,“齐头并进”法,2;b;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