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不忘初心教案
展开序篇—不忘初心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感受、学唱、体验《不忘初心 》、《祖国颂》、《红日》《我和我的祖国》
这四首歌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体悟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所体现的不同艺术效果给人们心灵与情感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 认识、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学唱、体验《不忘初心 》、《祖国颂》、《红日》《我和我的祖国》,这三首歌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知音乐的社会功能。
难点:学唱、体验、感悟作品的音乐情感及社会价值,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聆听歌曲《不忘初心 》、《祖国颂》、《红日》《我和我的祖国》。
四、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 教学方法: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二) 对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比较欣赏,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导入 | 一、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声乐曲《不忘初心》 二、 新授课:(演示课件) (一)对比欣赏声乐曲和钢琴协奏曲《不忘初心》,感受体验这两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 1、播放钢琴协奏曲《不忘初心》 2、引导学生讨论两种表现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3、作品分析(出示谱例)
|
随音乐进教室,调整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聆听、体验
对比感受、交流、
看谱例分析作品
|
创设学习氛围 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体验同一首歌曲,采取不同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 | |||||
新知 探索
| 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叙述性的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4、指导学生演唱、体验、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聆听合唱《祖国颂》,体验演唱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播放合唱《祖国颂》 1、 引导学生谈聆听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感受 2、 作品分析 祖国颂(三)欣赏《祖国颂》 1、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祖国颂》 3、分析作品 (1)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ABA′
(2)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3)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B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 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学唱歌曲第一片段 (1)学唱片段的主旋律 (2)逐步练习分声部合唱 (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首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颂歌体裁
(五)播放几首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片段
(六)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
演唱、体验、对比歌曲两段的不同情绪及艺术表现手段
聆听、对比感受
交流不同的感受
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思考:歌曲情绪有什么变化?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段?
视唱、体验歌曲表达的情绪
演唱、体验、表现歌曲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聆听并画出歌曲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A段的旋律有何特点?演唱形式?描写的什么内容?(再次聆听感受)
B段与A段相比,音乐风格有何变化?什么演唱形式?(再次聆听感受)
A′与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 (再次聆听感受)
演唱、体验作品
思考、讨论、回答 了解颂歌体裁
聆听、体悟
交流感受、认识 |
通过演唱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体验同一首歌不同的演唱形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分析感受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表现歌曲,更深层次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内涵
了解作品结构提高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作品分析体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深入理解作品
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体悟不同时代歌曲反映不同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精神 认识、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
| |||||
拓展 |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 对自己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 | |||||
| (三)欣赏《祖国颂》 2、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祖国颂》 3、分析作品 (5)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ABA′
(6)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7)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B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8) 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学唱歌曲第一片段 (1)学唱片段的主旋律 (2)逐步练习分声部合唱 (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首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颂歌体裁
(五)播放几首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片段
(六)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 演唱、体验、表现歌曲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聆听并画出歌曲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A段的旋律有何特点?演唱形式?描写的什么内容?(再次聆听感受)
B段与A段相比,音乐风格有何变化?什么演唱形式?(再次聆听感受)
A′与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 (再次聆听感受)
演唱、体验作品
思考、讨论、回答 了解颂歌体裁
聆听、体悟
|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表现歌曲,更深层次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内涵
了解作品结构提高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作品分析体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深入理解作品
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体悟不同时代歌曲反映不同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精神 认识、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听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了解歌曲地方特点、风格。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 | 聆听,了解歌曲常识 |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了解作者以歌声抒发赞美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
| 。教师范唱《我和我的祖国》 教师伴奏,带学生一起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进一步体验 | 学生欣赏 学生随琴演唱歌曲
通过讨论,区别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特征和体裁风格。 | 感受80年代创作的歌曲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时代感 通过演唱歌曲体验歌曲风格情绪。 |
1、教师评价:指导学生用卡拉ok形式演唱歌曲《祝酒歌》。能够区分常见的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类别。
2、师生互评、生生自评:全体学生对比、讨论、感受、评价作品。并列举3-4首歌颂祖国的各类题材歌曲。
3.学生将网上查阅到的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编成题板,上课分组抢答、记分测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况。
七、教学评价设计
演唱检测:课上学唱效果个别和小组检测、评价。
谈学习体悟与感受检测,师生共同评价。
配套练习:
1、 音乐艺术有哪些社会功能?
2、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我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a href="/yiny/tb_c400479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我和我的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总结强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必修《音乐鉴赏》本册综合教案设计,共1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教学过程,评价建议,完整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知识 影视音乐的功能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知识 影视音乐的功能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