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音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01
    人音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02
    人音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03
    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音新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音乐必修《音乐鉴赏》本册综合教案设计,共1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教学过程,评价建议,完整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目录
    序篇 不忘初心
    上篇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第二节 音乐情感及情绪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三节 汉族民歌
    第四节 少数民族民歌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五节 鼓乐铿锵
    第六节 丝竹相和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第七节 京剧传统戏
    第八节 京剧现代戏
    第五单元 诗乐相彰—歌曲艺术
    第九节 独唱曲
    第十节 合唱曲
    第六单元 音画交响—影视音乐
    第十一节 中国影视音乐
    第十二节 外国影视音乐
    第七单元 舞动心弦—舞蹈音乐
    第十三节 中国舞蹈音乐
    第十四节 外国舞蹈音乐
    第八单元 异域风情—世界民族音乐
    第十五节 亚洲与非洲音乐
    第十六节 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
    下篇  第九单元 文人情致
    第十七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第十八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十单元 新音乐初放
    第十九节 学堂乐歌
    第二十节 人民音乐家
    第十一单元 光荣与梦想
    第二十一节 峥嵘岁月
    第二十二节 共筑中国梦
    第十二单元 复调音乐的巡礼
    第二十三节 巴 赫
    第十三单元 古典音乐的殿堂
    第二十四节 莫扎特
    第二十五节 贝多芬
    第十四单元 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
    第二十六节 舒伯特
    第二十七节 肖邦
    第二十八节  柏辽兹
    第二十九节  威尔第
    第十五单元 家国情怀的民族乐派
    第三十节  斯美塔那与西贝柳斯
    第三十一节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第十六单元 色彩斑斓的印象派
    第三十二节 德彪西
    第十七单元 传统风格的解体
    第三十三节 勋伯格
    第十八单元 爵士乐掠影
    第三十四节 流行精粹


    序片—不忘初心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感受、学唱、体验《不忘初心 》、《祖国颂》、《红日》《我和我的祖国》
    这四首歌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体悟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所体现的不同艺术效果给人们心灵与情感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 认识、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学唱、体验《不忘初心 》、《祖国颂》、《红日》《我和我的祖国》
    这三首歌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知音乐的社会功能。
    难点:学唱、体验、感悟作品的音乐情感及社会价值,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聆听歌曲《不忘初心 》、《祖国颂》、《红日》《我和我的祖国》。
    四、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 教学方法: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二) 对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比较欣赏,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
    一、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声乐曲《不忘初心》
    二、 新授课:(演示课件)
    (一)对比欣赏声乐曲和钢琴协奏曲《不忘初心》,感受体验这两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
    1、播放钢琴协奏曲《不忘初心》
    2、引导学生讨论两种表现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3、作品分析(出示谱例)


    随音乐进教室,调整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聆听、体验

    对比感受、交流、


    看谱例分析作品



    创设学习氛围
    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体验同一首歌曲,采取不同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
    新知
    探索















    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叙述性的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4、指导学生演唱、体验、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聆听合唱《祖国颂》,体验演唱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播放合唱《祖国颂》
    1、 引导学生谈聆听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感受
    2、 作品分析
    祖国颂(三)欣赏《祖国颂》
    1、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祖国颂》
    3、分析作品
    (1)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ABA′

    (2)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3)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B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 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学唱歌曲第一片段
    (1)学唱片段的主旋律
    (2)逐步练习分声部合唱
    (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首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颂歌体裁

    (五)播放几首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片段

    (六)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演唱、体验、对比歌曲两段的不同情绪及艺术表现手段








    聆听、对比感受


    交流不同的感受


    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思考:歌曲情绪有什么变化?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段?

    视唱、体验歌曲表达的情绪







    演唱、体验、表现歌曲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聆听并画出歌曲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A段的旋律有何特点?演唱形式?描写的什么内容?(再次聆听感受)

    B段与A段相比,音乐风格有何变化?什么演唱形式?(再次聆听感受)

    A′与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 (再次聆听感受)


    演唱、体验作品

    思考、讨论、回答
    了解颂歌体裁


    聆听、体悟



    交流感受、认识

    通过演唱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体验同一首歌不同的演唱形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分析感受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表现歌曲,更深层次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内涵

    了解作品结构提高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作品分析体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深入理解作品





    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体悟不同时代歌曲反映不同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精神
    认识、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

    拓展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对自己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

    (三)欣赏《祖国颂》
    2、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祖国颂》
    3、分析作品
    (5)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ABA′

    (6)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7)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B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8) 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学唱歌曲第一片段
    (1)学唱片段的主旋律
    (2)逐步练习分声部合唱
    (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首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颂歌体裁

    (五)播放几首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片段

    (六)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演唱、体验、表现歌曲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聆听并画出歌曲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A段的旋律有何特点?演唱形式?描写的什么内容?(再次聆听感受)

    B段与A段相比,音乐风格有何变化?什么演唱形式?(再次聆听感受)

    A′与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 (再次聆听感受)


    演唱、体验作品

    思考、讨论、回答
    了解颂歌体裁


    聆听、体悟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表现歌曲,更深层次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内涵

    了解作品结构提高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作品分析体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深入理解作品





    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体悟不同时代歌曲反映不同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精神
    认识、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听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了解歌曲地方特点、风格。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
    聆听,了解歌曲常识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了解作者以歌声抒发赞美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师范唱《我和我的祖国》
    教师伴奏,带学生一起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进一步体验
    学生欣赏
    学生随琴演唱歌曲

    通过讨论,区别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特征和体裁风格。
    感受80年代创作的歌曲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时代感
    通过演唱歌曲体验歌曲风格情绪。

    1、教师评价:指导学生用卡拉ok形式演唱歌曲《祝酒歌》。能够区分常见的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类别。
    2、师生互评、生生自评:全体学生对比、讨论、感受、评价作品。并列举3-4首歌颂祖国的各类题材歌曲。
    3.学生将网上查阅到的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编成题板,上课分组抢答、记分测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况。
    七、 教学评价设计

    演唱检测:课上学唱效果个别和小组检测、评价。
    谈学习体悟与感受检测,师生共同评价。
    配套练习:
    1、 音乐艺术有哪些社会功能?
    2、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教学目标
    认真聆听《一杯美酒》,《轻骑兵序曲》
    欣赏本课两首不同形式的作品,能够对比分析每一首作品是通过怎样的艺术表 现形式和音乐表现要素向我们传达意境和情感的。
    1.通过欣赏《即兴幻想曲》《轻骑兵序曲》,能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运用聆听、听辨、视唱等方法,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浪漫主义音乐富于幻想性的特点。
    3.通过欣赏与感受这两首作品,能了解即兴曲、序曲的含义。
    能够感情丰富地唱出《一杯美酒》,《轻骑兵序曲》的主旋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分析作品采用的音乐表现要素。结合作品创作背景、音乐要素、文化内涵及风格特征,深入地赏析,理解作品表 达的思想情感内容及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导 入
    播放《一杯美酒》是一首中国维族歌曲,音韵醇厚,感情充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请同学 们感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提问:歌曲的名称?选自哪 部电影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 情感?
    1•讨论并分析歌曲,《一杯美酒》音韵醇厚,感情充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2.歌曲此外这首歌还被谭晶以通俗民族两种唱法混合演绎,委婉荡漾,别有一种风情。时尚民歌天后汤灿在2008雅典演唱会上演唱《一杯美酒》,加入时尚元素的中国民歌感染了现场万名希腊人。。
    通过播放《一杯美酒》音韵醇厚,感情充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初步 感知音响。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 学 导 入
    1.播放:《轻骑兵序曲》是
    》片段。 让学生说说聆听这段音乐的感受。

    2.谈论:你对欣赏音乐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检验学生所掌握的欣 赏经验,引发学生对 理解欣赏音乐的 思考。
    1.完整聆听
    完整聆听乐曲,听辨乐曲的风格流派。乐曲是维也纳古典乐派还是浪漫主义乐派?作曲家运用了何种乐器奏出了轻骑兵主题?
    2.简介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1)浪漫主义音乐从1820年截至到1900年,持续了大约80年,《轻骑兵序曲》是作曲家苏佩在1886年,也就是浪漫主义晚期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

    分段聆听
    (1)学生聆听并记忆“雄壮的主题”旋律。
    (2)聆听乐曲中段主题,听辨调式,体会吉普赛音乐的风格特点。

    通过欣赏与感受这两首作品,能了解即兴曲、序曲的含义
    (3)序曲,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也称“开场音乐”,由管弦乐段演奏,其作用在于综合叙述全剧发展的重要关键场面,奏出剧中代表主角的旋律,它仿佛是剧情的缩影。
    (3)乐曲的中段由大调式转为小调,小提琴奏出匈牙利吉普赛调式的主题,如歌的旋律,宁静而忧郁,带有悲歌的色彩,表现了歌剧中骑兵队长回忆往事时百感交集的心情。
    (4)聆听乐曲再现段,听辨再现了哪一乐段,运用了哪种创作手法?
    乐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轻骑兵序曲》经过反复和发展,再次形成欢乐的高潮。

    结合作品创作背景、音乐要素、文化内涵及风格特征,深入地赏析,理解作品表 达的思想情感内容及民族精神。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堂 小 结
    本节课欣赏了两首首不同形式、不同 风格的音乐作品,它们让大家感知 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或深情执着, 或凄美迷蒙,或欢快活泼,或宁静 舒缓。同学们也学会了通过分析音 乐的表现要素和表现方式去感知不 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总 结回顾。并随《一杯美酒》音乐欢快 起舞,结束本课!






    第一节 音乐情感及情绪
    一、学习目标:
    1认真细致的聆听《祝酒歌》、《立志》、《妈妈教我的歌》、《流浪者之歌》,感受、体验、理解四首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3、 学生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活动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民族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运用;分析歌曲情绪和风格特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简介作曲家
    师: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了施光南的相关资料,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施光南(1940-1990),生于四川重庆,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959年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在天津歌剧院任创作员,1978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被称为“时代歌手”,1990年病逝于北京,享年49岁,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代表作:《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周总理,您在哪里》《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小提琴协奏曲《瑞丽江边》;舞蹈音乐《鸿雁高飞》;歌剧《伤逝》《屈原》;芭蕾舞音乐《白蛇传》等。

    .整体欣赏歌曲
    (1)初次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歌曲表现什么样的音乐情绪?(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
    1、教师播放音乐《立志》
    设问: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谈感受
     
     
     
     
    学生看、听、记。
     
     
     
    学生欣赏教师演奏简
    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了解赵季平生平,才能更好的欣赏赵季平音乐作品。
    初步了解交响组曲
    基础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
    (一)聆听:
    1《母亲教我的歌》
    出示问题:
    歌曲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母亲教我的歌》


    (二)演唱《母亲教我的歌
    1、用琴引导学生熟悉主题。
    2、用琴带领学生完美的演唱主题。
    2、完整聆听作品。
    3、分角色听辨:从不同的声音变化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4、了解音乐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旋律和节奏特点。
    5、分角色朗诵歌词,进一步感受作品的特点。


    用语言表述内心感受

    进一步体会不同的音色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

    演唱并记忆主题
    1、了解声乐套曲的有关知识



    了解剧情及剧中人物形象,讨论音乐是怎样表现剧中不同人物的心理状况的。
    了解分析《母亲教我的歌》的戏剧性和叙事性特点,重点分析旋律、节奏、伴奏音型、声音表现力。

    感受钢琴伴奏与歌曲演唱的和谐之美
    对比、聆听、
    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借助钢琴和乐谱熟悉主题



    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是怎样将环境、氛围、人物形象有机融为一体的

    1、播放《流浪者之歌》,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2、介绍《流浪者之歌》的背景。
    3、学唱歌曲《流浪者之歌》,在歌唱、节奏练习、视唱旋律中初步体验印度音乐的特点。

    用语言表述内心感受

    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是怎样将环境、氛围、人物形象有机融为一体的
    1. 教师小结。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长、音高、音强、音色)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 “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等)。节奏舒缓时,作 品的情绪或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紧密跳动时,情绪则高涨、激动、喜悦。旋律 也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旋律线若呈波浪型或跳进型,那么就可能使音乐保持某 种紧张、欢快的情绪;旋律线若呈下行曲线,便会产生逐渐放松的感觉,甚至悲伤、 哀怨。



    第三节 汉族民歌

    教材分析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汉族作为中国人口 最多的民族,更是产生了大量旋律动听、歌词优美、情绪饱满的民歌。与中国的少数 民族相对集中的群居生活不同,汉族在我国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各地区又有巨大的地 理人文生活差异,所以汉族民歌也就有了区域性的风格特点,不同地区音乐风格也有 明显的不同。本节课选取了《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姑苏风光》《孟姜女》和《幸福哥》等具 有地方风格的汉族民歌,通过聆听对比与感受分析,了解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探讨 和总结汉族民歌的区域特点。
    教学目标
    1. 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聆听与体验,进一步了解民歌的概念。
    2. 能积极参与讨论汉族民歌各色彩区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在体验、交流、探究 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能根据音乐特点听辨部分民歌的色彩区。
    教学重点
    欣赏各类汉族民歌,分析各色彩区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辨汉族民歌各色彩区。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
    1. 聆听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色。
    音调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节奏明快、雄浑粗犷,衬词多于唱词,一般由一人领 唱,众人以衬词帮腔合唱。
    2. 民歌的概念和特点。
    民歌的概念: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歌曲,表达劳动人民内心情感和生活场景的一 种歌曲。民歌的特点:篇幅短小、即兴性强。
    3.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类型
    旋律特点
    歌词内容
    分布区域
    山歌
    旋律自由、乐句不工整、音 高跨度较大
    多表现生活疾苦
    多分布在山区或生活水平 低的地区
    小调
    乐句工整、节奏活泼
    多表现生动的生活场景
    多分布在生活水平较高的 区域
    劳动号子
    乐句较短、节奏性强、铿锵 有力
    表现劳动场面,多语气 助词
    全国

    (二) 聆听赏析民歌
    1. 听赏歌曲《脚夫调》。
    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教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 代表,音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
    2. 听赏歌曲《弥渡山歌》。
    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教师小结: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自由。
    3. 听赏歌曲《姑苏风光》。
    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教师小结:旋律细腻婉转、软糯柔情。节奏明确、段 落工整。吴侬软语的方言特征明显。
    4. 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感受形式为形式为起、承、转、合四句结构。本课学习的《孟姜女》是在江苏 民歌《孟姜女》曲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5.欣赏湖北民歌《幸福哥》领会歌曲采用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前半部分的和腔 用重复的手法巩固了主腔的地位,后半部分的和腔以扩充的手法将
    情绪推向高潮。

    (三) 民歌的色彩区
    1. 探究民歌风格形成原因。
    学生分组从民族语言特点、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方面讨论各地民歌 风格差异原因,并交流讨论。
    2. 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及风格特点介绍。
    民歌色彩区的划分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按照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如分为南方、 北方两大区,细致划分如西北、东北等区。也有按照汉语的方言区划分,如客家民歌 等。还有按照水系来划分的。
    今天主要介绍西北、西南、江浙三个色彩区的汉族民歌:
    西北色彩区:山西、甘肃、宁夏和陕西大部分,青海、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地 理环境为高原山区,气候、土地条件差,人民生活相对困苦,使用西北方言。音乐曲 调高亢,旋律跳进多、起伏大,情感真挚深沉,气质粗犷、淳朴。
    江浙色彩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 被称为鱼米之乡,古代吴、越国之地,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结构短小,旋 律多为级进,曲调细腻婉转、清秀绵柔,情感淡雅。
    西南色彩区:云、贵、川和陕南、广西西部等。高原、山地,森林茂密,使用西 南方言。音乐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较自由,多用方言中的衬词。
    (四)拓展聆听与欣赏
    1.聆听歌曲,抢答歌曲所属色彩区及民歌的类型。
    《走西口》
    西北色彩区
    山歌
    《茉莉花》
    江浙色彩区
    小调
    《槐花几时开》
    西南色彩区
    山歌
    2.汉族民歌在今天。


    当今社会通俗音乐是大家接触最多也是普及面最广的一种歌曲类型,大部分同学 虽然很少接触民族音乐,但是,中国的民族音乐对通俗音乐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现 在盛行的古风歌曲。与此同时,民歌这种传统歌曲也在紧跟着时代,悄悄地发生改变。
    民歌新唱:唱法或通俗化、或艺术化,更加具有时代性与现代感,更加讲究与追 求音乐的意境美。
    民歌新编:对旋律进行重新编曲,改变节拍、节奏、旋律、配器等,让民歌也可 以洋气起来。
    如:宋祖英、周杰伦合唱的《辣妹子》,用流行RAP与民族唱法相结合;周笔畅 演唱的《浏阳河》是流行的R&B风格;王力宏也用R&B风格演唱过《在那遥远的地 方》这首维吾尔族民歌;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茉莉花》时,是西洋交响乐团伴奏和 欧洲美声合唱团合作演唱的。
    (五)小结全课
    汉族民歌丰富多彩,分布面广,是中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听 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民歌,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的民族音乐采集、记录、印 刷、出版、传播。但是由于民歌的传统流传方式是口头流传,很多民歌早就已经随着 时间消失了,留给我们的只有遗憾。希望通过课堂上对民族音乐知识了解的深入,同 学们能够发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爱上民族音乐,让我们的文化瑰宝永远地流 传下去。谢谢!

    第四节 少数民族民歌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搜集、了解少数民族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 教信仰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并探究其与民歌特点之间的联系。
    2. 能认真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郎松》《牡丹汗》《禅之歌》等五(少数民族民歌,并能从已有的音乐经验出 发,分辨五首作品所属的民族。
    3. 能在聆听感受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少数民族民歌与相关民 间文化的联系,谈一谈所感受到的少数民族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聆听蒙古族等五个民族的民歌,探索其音乐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分组预习
    学生分组、分主题搜集相关资料,主题内容包括“蒙古族的长调和短调” “苗族 飞歌” “侗族大歌” “少数民族的酒歌” “维吾尔族歌与舞”。
    (二) 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1. 聆听音频《辽阔的草原》。提问:这两首民歌哪一首是长调,哪 一首是短调?
    2. 对应课题组分享展示。
    3. 其他学生提问,课题组回答。
    4. 老师小结。
    长调歌曲速度较慢,抒情性强,有较长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通常一字 多音,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短调民歌速度稍快,字多腔少,篇幅 较短小,结构规整,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内容上侧重叙事。 无论长调短调,都是以中国民族调式来进行创作的,蒙古族民歌大多为羽调式。
    5. 再次聆听歌曲。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和情感?它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6.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
    《辽阔的草原》是一首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长调,表现了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珍 视和追求。这首歌曲采用了上下句单乐段的结构形式,上下句之间有一种对比、呼应 的关系。
    7. 了解蒙古族歌曲演唱中的颤音,尝试模仿颤音的演唱。
    (三) 欣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
    1. 引导学生交流我国各民族民歌的表现内容。
    2. 聆听歌曲《牡丹汗》。
    3. 请对应课题组分享展示。
    4. 老师小结。
    这是一首流传于新疆伊犁一带的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是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 姑娘。与以往学生熟悉的维吾尔族民歌热烈欢快、富于舞蹈特点的曲风不同,歌曲以 婉转而深沉的旋律,表达了小伙子对姑娘的思念之情。关注歌曲伴奏和运腔特点我们 会发现手鼓奏出的典型维吾尔族切分节奏,维吾尔族人民真诚与豪放个性的唱腔。明 朗而奔放的旋律、充沛的情感,这一切都让歌曲呈现出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
    (四) 欣赏藏族《宗巴郎松》
    1. 聆听藏族《宗巴郎松》。设问:藏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逢婚礼、节日、亲 友相聚时通常会唱起这样的歌曲。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
    2. 请对应课题组分享展示。
    3. 老师引导课题组播放藏族《宗巴郎松》,供大家聆听,探讨其音乐特点。
    4. 老师小结。
    歌曲音调高亢瞭亮、豪迈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起伏。长 音可以任演唱者尽气息延长而唱;句尾收腔惯用甩音;终止时常附带一声高昂的呐喊声。
    1. 学唱体验。带领学生唱一唱歌中的前两句,并让学生以对比模唱的方式感受 1』3这一特征性音程的独特韵味。
    (六) 欣赏侗族民歌《夏蝉之歌》
    1. 最后一个课题组分享展示。
    2. 欣赏歌曲《夏蝉之歌》。设问:歌曲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模仿蝉的声音?
    3. 课题组给予说明,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
    4. 老师补充介绍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民间歌队演唱的一 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大歌基本上是两个声部,低 声部是主要声部,由众人齐唱;高声部是派生的,由一人领唱或由多人轮流演唱。
    侗族大歌分为四类: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
    5. 模仿体验。
    (七) 课堂小结
    今天的音乐课,各课题组作了非常好的分享展示,但我们只了解了五个少数民族 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能多去了解其他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探索其音乐 特点,感受其民族风格,体会其民族情感,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理解和欣赏多 元文化。
    以下是这堂课的教学老师必须把握的:
    1. 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应当关注学生课题组搜集到资料的多少、种类,不 要遗漏教材内容,还有该课题组将以何种形式在课堂上分享等等。在课前,老师只了 解,可建议,不评价。
    2. 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课题组的内容分享展示为基础,只引导与补充,不 重复。
    3. 控制好各课题组分享展示的时间。

    第五节 鼓乐铿锵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演唱部分《锦鸡出山》的节奏谱及《童谣》的旋律谱,注意北京方言的发音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和旋律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把握演唱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乐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作品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二)欣赏童谣作为次重内容,简单学唱,了解其创作手法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及感受音乐情绪和充满童趣,诙谐的旋律色彩。
    (三)引导学生根据民间口噙子数板,创编打击乐,并在打击乐伴奏下进行实践活动。
    四、学习资源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多以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兴趣,为学习演练打击乐活动增强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集、查阅北京民间打击乐作品和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料。
    (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让个别学习打乐器的学生独自或组合表演片段,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其效果,以增强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到影剧院听专业团体演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或逢电视上音乐频道民间音乐的专题节目,开学生音乐视野,提升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
    五、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
    (一)要注意完整聆听音乐,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为准确理解作品内容,有必要演唱部分节奏谱及旋律谱。如:《锦鸡出山》中的几个小标题的节奏谱片断;《童谣》的旋律谱。
    (二)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为理解音乐内容的情绪,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亲身感受、体验更深层次的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
    (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聆听、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及社会功能,认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四)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引导学生简单创编打击乐作品。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
    提出问题:你听出了几种民族乐器?
    导入新课《鼓乐铿锵》

    聆听《翻身的日子》,感受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说出几种民族乐器
    通过学生对民族乐器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引导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民族乐器,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














    一、播放《锦鸡出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初步听辩曲子中的乐器
    复听全曲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节奏特点
    听辩各段的节奏特点
    指导、鼓励学生敲打各乐段的节奏训练
    小结:《打溜子》器乐合奏特点。
    二、播放《滚核桃》
    过渡语言:我国浩瀚的民族器乐曲中有很多丰富的民族打击乐形式,再次欣赏一首山西绛州的民族鼓乐《滚核桃》。
    学生聆听《锦鸡出山》全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及出现的乐器


    学生听辨“山间春色”节奏特点
    节奏训练:
    ××︱××︱×.×××︱××××××︱0××︱×0××︱×0××︱×.×××︱××××××︱……
    打击乐器实践练习
    观看多媒体资料

    了解全曲,进行学习气氛




    了解节奏特点


    实践、体会节奏特点

    了解相关知识,拓展视野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聆听《滚核桃》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乐曲节奏特点,
    2.复听音乐,模仿拍打乐曲节奏,感受乐曲的头、身、尾三部分的不同技法,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情景画面及喜悦心情。
    小结:《滚核桃》结构—
    “头”为散板,引子特点,先合奏后10人轮奏鼓梆,表现“晒核桃”
    “身”为主体10人合奏包括敲击鼓梆、敲击鼓面等八种演奏技法。
    过渡语言:刚才我们了解的是山西绛州地区的鼓吹乐,那么在我们的家乡老北京,也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民间吹鼓乐《童谣》,下面我们来欣赏。
    三、欣赏吹歌《童谣》
    1.聆听全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节奏特点、同时听辨乐器。
    2.带领学生学唱主旋律,感受曲调特点,并进一步了解乐曲节奏。






    聆听《滚核桃》


    模仿拍打节奏:‖︰ ××××××︱×××××××××︰‖
    学生感受、体会头、身、尾三部分特点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了解《滚核桃》结构


    学生聆听吹歌《童谣》
    听辨主要乐器
    哼唱《童谣》主旋律,模仿拍打此曲节奏型:
    ×××××︱××××××××︱×××‖



    初步了解乐曲节奏特点

    掌握节奏型

    了解结构特点


    了解《滚核桃》结
    构知识








    熟悉、了解乐曲节奏、乐器
    感受曲调特色,进一步熟悉节奏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欣赏三首民间打击乐器乐曲,从中了解了典型的打击乐的节奏特点,同学们也一定想尝试自己创编的打击乐节奏。下面我们就以老北京儿歌童谣《口噙子数板》(打花巴掌)为题材,模仿练习其节奏,并采用不同的器乐合奏形式来表现;同时鼓励二度创作其节奏。
    1.学生小组练习拍打《口噙子数板》(打花巴掌)节奏型


    2.分组用乐器尝试合奏《打花巴掌》乐曲,同时填词,唱奏组合练习,并小组展示

    3.自由、自主创编《打花巴掌》节奏,投影展示,师生帮助一起拍打。
    1.熟悉、巩固(打花巴掌)节奏型,为合奏铺垫
    2.锻炼器乐实践,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及能力
    3.发挥学生自主性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解了我国三首著名的民族打击乐合奏形式——打溜子、鼓吹乐、吹歌,实际上在我国56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乐曲中还有很多好听的有名的打击乐曲,所以请同学课下继续查找收集这些作品,下节课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全体同学。
    学生听介绍
    课下延伸、拓展
    七、评价建议:
    (一)以听辨每首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设计问题,以听辨、模仿敲击来检测。
    (二)教师提供出几个寓言故事,指导学生创编打击乐或哑剧,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活动,并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以生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自主学习搜集民间音乐作品和素材,在课堂上交流展示,教师评价。

    第六节 丝竹相和

    一、教学目标
    (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域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四) 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
    难点:对比《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加“花彩”的创作手法,从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中花六板》为重点内容,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二)聆听《娱乐升平》,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
    (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队的编制及其特色乐器。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
    (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奏。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韵味与风格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谱例,让学生了解作曲上的创作手法。
    (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取竞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江南风采》丝竹演奏视频片断。
    出示问题:录像片中的乐器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那一类?

    2.引出学习内容——江南丝竹
    欣赏《江南风采》丝竹演奏视频片断。

    回答问题
    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兴趣,拉近学生与民间音乐的距离。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查到的江南丝竹相关知识向全班同学讲解。
    学生讲解、介绍。
    (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能等方面。)
    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能等知识。







    1.播放《中花六板》全曲。
    2、介绍乐曲《中花六板》及“五代同堂”的内容
    3.播放《中花六板》片断,与《老六板》进行比较。
    4.指导学生视唱《老六板》旋律




    5.播放《中花六板》演奏视频。

    1、聆听、欣赏

    2.了解《中花六板》及“五代同堂”的内容
    3.聆听并通过大屏幕打出的两首作品谱例进行比较。找出《老六板》的骨干音,并从速度、旋律上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4.学生放慢四倍速度唱《老六板》,教师用钢琴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
    聆听、欣赏后总结音乐特点。

    1.感受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特点。
    2.用比较的方法展示出江南丝竹常用的“加花”创作手法。







    出示问题:
    ⑴乐队的规模大小?
    ⑵有哪些乐器组成?
    ⑶最突出的乐器是什么?
    回答问题:
    (小型乐队、扬琴、笙、琵琶、木鱼、铃等乐器,突出的是二胡、笛子。)
    了解丝竹乐队的编制及典型乐器。




    广







    听赏《娱乐升平》,了解广东音乐。
    1.播放《娱乐升平》片段
    出示问题:
    ⑴是不是江南丝竹?
    ⑵与江南丝竹有何不同?
    ⑶说出自己的感受(乐器音色、旋律感等方面)。
    2.介绍高胡,引出另一种丝竹音乐——广东音乐
    (介绍流传地域、乐队组成、社会功能、发展简史、代表人物。)
    3、完整聆听《娱乐升平》,师生共同总结广东音乐的特点


    1.聆听乐曲片段,回答问题。







    2.认识广东音乐主奏乐器高胡。





    3.完整聆听《娱乐升平》,总结广东音乐风格特点。

    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出新的音乐形式—广东音乐。







    认识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风格。总结广东音乐风格特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师:在我国众多丝竹乐中,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两个丝竹乐种,此外还存在很多别具风格的丝竹音乐,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查阅。
    课后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收集、查阅丝竹音乐的资料,将知道的丝竹乐种记录下来,进行课上交流。
    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丝竹的美,培养他们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判断其中属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各是第几首?
    (二)许多民间音乐都没有具体的作者姓名,为什么广东音乐中的一些乐曲都有明确的作者姓名?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三)在人们的生活中,丝竹乐都有哪些功用?
    (四)查找五首丝竹乐曲,并标出所属乐种。


    第七节 京剧传统戏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梅兰芳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艺术风采,体验、比较、南梆子和四平调两种唱腔音乐在表现人物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二)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受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和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万岁宣包拯》《蒋干盗书》,并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录像片段进行导入。
    (二)简介京剧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四)欣赏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1.欣赏作品
    2.简介作品的剧情
    3.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的特点
    4.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万岁宣包拯》《蒋干盗书》,这四首作品。
    说说你对两个唱段的音乐情绪的感受与理解,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课件中第四单元第八节中的全部资源与第九节中《京剧的行当》部分资源。
    (二)录像资源:四大名旦的表演录像片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万岁宣包拯》《蒋干盗书》,录像片段。
    (三)教师资源,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
    (四)学生资源,发挥喜爱京剧艺术学生的特长,在课上充分展示其才华。
    (五)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以聆听、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了解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京剧国粹的兴趣和情感。
    (二)辅助视频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引导学生理解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的特征,使审美情感得到升华。
    (三)引导、提示学生课外到剧院欣赏京剧艺术,身临其境感受其京剧舞台艺术的独特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同学们,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在京剧的历史发展当中出现了很多的名家名作,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
    教师播放四大名旦的录像片断。
    问题1:这几个艺术家分别是谁?
    问题2:他们善于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总结:
    梅兰芳:雍容富丽
    荀慧生:俏丽清新
    程砚秋:深沉委婉
    尚小云:刚健洒脱
    学生分辨表演艺术家及他们善于塑造的人物形象。
    学生思考回答
    二、了解京剧历史及京剧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及京剧大师梅兰芳
    (一)京剧的诞生及发展
    (二)京剧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师总结: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有成就的艺术家。如京剧的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及老生三杰,这些艺术家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更是将中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下面我们来欣赏他演唱的两首作品。
    学生课前预习京剧的相关知识
    学生分组回答
    学生答: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从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算起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它久居京城,融汇了各家之长,吸收了各剧种和兄弟艺术的精华,名角辈出,流派纷呈,艺术成就显著。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艺术,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在中国的戏曲当中京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梅派艺术的奠基人,梅兰芳被誉为伟大演员,美的化身,他的嗓音圆润、甜美、嘹亮,韵味纯正醇厚,质朴中见俏丽,妩媚中见大方。自己创编了很多唱段。
    三、欣赏作品
    (一)播放录像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万岁宣包拯》《蒋干盗书》,
    (二)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的特点
    (三)听音乐模唱《海岛冰轮初转腾》。
    (四)对比评价自己歌唱和聆听录音的不同感受。

    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
    问题1:这两首作品的剧情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内容?
    问题2:这两首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绪?
    问题3:这两首作品的兴趣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教师播放录音片段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答:虞姬是一个愁苦的人物,杨玉环是一种哀怨自伤的情绪。
    学生模唱
    谈谈你对这两个录像片段的见解


    四、拓展
    欣赏李玉刚、梅兰芳不同板本的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海岛冰轮初转腾》的录像片段
    教师小结:两种版本的表演各有千秋,梅兰芳的表演雍容大气,李玉刚的表演温柔秀美都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不同方式表现对梅兰芳的理解(如:语言描述、模唱表演)
    五、课堂小结



    教师做概括性小结,启发学生课下继续探索京剧的相关知识。

    六、布置作业
    预习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声腔、板式、伴奏、行当等等)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京剧常识和相关知识,做成答题卡片,在课上进行竞赛抢答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二)课上学唱的片断,进行分组、或个体、资源组合的听唱检测。
    (三)写一篇学习京剧艺术的体会,发表自己京剧艺术的认识与看法。






    第八节 京剧现代戏
    一、 学习目标
    (一) 聆听《望人间》、《家住安源》唱段,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现代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享受表演唱段的乐趣。
    (二) 了解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聆听《望人间》及《家住安源》,感受、体验其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难点:理解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唱段初次欣赏;引领学生思考教师课前已准备的试题板所示思考题目(题目的拟定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和知识重点中的内容,难易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而定)。
    (二)二次欣赏唱段中重点部分节选,引领学生边听边依据题板、记录作答。
    1.再次欣赏:学生间的交流,教师针对某些学生中还不清楚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总结、归纳后再次欣赏。
    2.分组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从完整唱段中根据声腔及板式的特点,有目的挑选简单的局部唱段让学生分组进行唱段模仿、板式节奏敲击体验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学生资源
    (二)多媒体资源
    (三)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知识的学习,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预习式学习方法,每个人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共享。同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讲解有关音乐知识。
    (二)重要唱段的了解、掌握,采用针对性多次重复听赏、听辨法以及模唱唱段来获得在感受体验中的音乐理解。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同学们聆听两个京剧唱段,进而引领学生走进现代京剧。
    播放《圣洁的心理》中《望人间》选段及《杜鹃山》中《家住安源》选段(mp3格式)

    引导学生思考:
    两个唱段与上节课我们欣赏的京剧唱段有什么不同?大家有什么新的感受和体验?





    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二、 新授

    (一) 了解现代京剧




    (二)观看录像《望人间》及《家住安源》








    (三)聆听两个唱段的局部段落






    (四)学生学唱自己认为《家住安源》中最喜欢的乐句,并附加表演




    (五)再次复听两个唱段

    教师不对知识做讲解,而是由学生代表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最后教师总结



    1. 播放两个唱段的录像,要求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体验两个唱段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教师顺带讲解京剧音乐的相关知识

    2. 简单了解剧情


    采用比较唱腔和板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声腔、板式的艺术作用以及它们在表现人物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1. 播放《家住安源》录像
    2. 教师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3. 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


    1. 思考唱段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2.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声腔、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阅读课本和参考资料,以及从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内容,互相交流、展示,一些戏迷们还可以给大家演唱表演现代京剧的小唱段。


    学生聆听、观看、思考并回答


    参考教科书P64京剧音乐知识



    由学生自己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剧情

    学生认真聆听鉴赏两个唱段,分组讨论,进而理解、掌握声腔及板式





    学生先随演员模唱,然后自愿演唱表演,体会声腔、板式的变化




    聆听、思考并回答

    讨论并回答
    三、 拓展与探究
    拓宽学生在京剧方面的知识领域







    引导学生参与自学:
    1. 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
    2. 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3。课后欣赏现代京剧《我是中国人》,判断其中人物所属的行当和所使用的京剧音乐

    课后讨论完成

    第九节独唱曲

    教学内容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音乐家为新音乐文化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创造,他们追随着 时代前进的步伐,用不绝于耳的歌声倾诉着理想、抒发着豪情、激励着斗志、欢呼着 胜利。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六十余年的流金岁月。本课选取五(现当代有代表性的 优秀歌曲供学生欣赏,旨在让学生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见证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 大历程。
    青主的音乐创作以歌曲为主,他一生共创作了20首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歌曲。从1928年至1931年,在不到四年时间内,他创作了19首艺术歌曲, 并于1929年和1931年先后与其妻华丽丝所创作的7首歌曲结集出版,先后有《清歌集》、《音境》 两部歌曲集。但青主早在1920年留学德国期间即已经根据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创作《大江东去》。由于这首作品未收入青主的两部歌集中,而他在音乐理论尤其是音乐美学方面的观点又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声乐界,对于《大江东去》这首作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实际上,《大江东去》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艺术歌曲,也是我国最早的依古诗词谱曲的声乐作品;
    它既是青主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所以具有双重价值。目前对这首艺术歌曲的专题研究, 1-5大都集中于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开创性地位、演唱表演的艺术处理等方面,对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意境塑造手法及思想内涵等方面,一直缺少有深度的开掘。《那就是我》是一首真挚感人的抒情歌曲,仿佛一幅淡雅而又略带朦胧的山水画。 通过对“小河” “炊烟” “渔火”“明月”的绵绵思恋,把一个远方游子对母亲和故乡 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是中国歌手罗天婵演唱的歌曲。由瞿琮作词、施光楠作曲,收录在罗天婵1979年1月发行的专辑《罗天婵独唱歌曲专辑》中。《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风格浓郁、新颖别致,像姑娘轻声俏语般娓娓动听。歌曲把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和对情人的爱融合在一起。《多想对你说》这首歌曲用质朴亲切的语言,深情诉说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 感激之情,以及对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信心和憧憬。这是一首艺术性较高的“主旋律”歌曲,契合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橘园工人歌唱故乡,抒发个人情怀的爱情歌曲。歌词中写出了海,写出了柑橘,既有视觉形象,又写出了家乡的美。由于歌中并没有点明远离故乡的爱人是男还是女?所以这首优美的、表现纯洁爱情的歌曲对男女都适合。它优美的旋律配上精美的歌词使这首歌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超越了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夜莺》这首歌曲是阿里亚比耶夫于 1826 年在西伯利亚流放期 间写成的,虽然他当时身处逆境,但仍然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歌 曲运用了较多的大跳音程和 变化音,使得曲调婉转动听, 富于表情,好似一个人正在 宁静地聆听夜莺的歌唱。欣 赏时,应关注花腔女高音演 唱技巧与歌曲内容表现之间 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感受中国现当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对祖国的热爱感激之情,并在赏析中 了解作品的历史意义及音乐创作特点。
    2.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跟唱或哼唱《大江东去》《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两 (作品,并记住歌曲《重归苏莲托》《夜莺》的音乐主题。
    3. 通过四首音乐作品的聆听,能将中历史文化背景与音乐的创作特点相结合, 感受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地位以及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计建议
    本课为一课时。可采用“总分总”或单线聆听学习教学。在教学环节设置上把握 知识分层教学,从点到面铺开讲授,根据五首音乐作品各自的曲式特点来设计内容。 注意,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歌曲的学唱和感受情绪中来。以下几点建议供老师们在 教学过程中参考:
    1. 感受每首音乐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在聆听过程中去感受每首歌曲表达的情感, 进行对比赏析。《大江东去》《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内在情感特别细腻丰富;《春天的 故事》的歌词和旋律都能给人带来史诗般的画面感;《重归苏莲托》铿锵有力、节奏感 很强。只有准确把握住每首作品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歌曲。


    第十节 合唱曲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聆听《雨后彩虹》《大漠之夜》《命运女神》三首不同时代的乐 曲,感受乐曲情绪情感,了解中国现当代音乐既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又兼备中国新 音乐风格的特点。
    2. 能通过聆听老师的讲解,与他人交流、探讨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表现 形式的过程中,对中国现当代音乐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 能随乐哼唱乐曲主题,知道其体裁、结构。
    教学重点
    欣赏作品,了解中国现当代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1. 聆听音乐片段,感受音乐情感。《雨后彩虹》《大漠之夜》《命运女神》
    师导言: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中,现当代音乐的特色尤为突出。作曲家们往往结 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这一时期的音乐有鲜明的风格 和特色。今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中国现当代音乐的几个乐曲片段,请说说你听到这 些音乐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3. 导入课题。
    4.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聆听《雨后彩虹》《大漠之夜》《命运女神》(乐曲。这三首乐曲都是中西合璧的经典,我们今天就以此出发,
    (二) 欣赏《雨后彩虹》
    1. 欣赏引子部分演奏视频,关注作品演奏形式。
    《雨后彩虹》以抒情的浪漫意境、瑰丽的和声色彩和清新优美 的旋律线条,表达了作曲家心中的美好理想和憧憬。音乐真挚动人、 辽阔而又明朗。




    (三)欣赏《大漠之夜
    》 简介乐曲。《大漠之夜》通过描写骆驼历经坎坷而无怨无悔的行进,来赞扬勘探队员坚韧不 拔、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这首合唱曲荣获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 奖、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金奖第一名。

    学生交流,探讨其音乐形态及表现内涵。
    师小结。
    乐曲中的人声使用的是中国唱法,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方式表述,乐曲的第一 部分呈示乐思,主要用的是老生唱法;乐曲的第二部分是乐思的展开,用黑头的唱法 抒发激情、表现气魄;乐曲的第三部分用小生唱法来表现潇洒、清高的气质。
    (四)欣赏《命运女神》
    1. 简介乐曲。
    2. 观看视频,欣赏乐曲。设问:你知道哪些乐器?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
    3. 学生交流,师小结。
    《布兰诗歌》也称为 《博伊伦之歌》,原是舞台作品 《凯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作于 1935—1936 年, 1937 年首演于法兰克福,后作为康塔塔单独演出, 是奥尔夫 最著名的代表作。其歌词选自在巴伐利亚州博伊伦修道院中发现的一本 13 世纪的 诗集,用拉丁文写成,内容蕴含着对宗教禁锢的生活方式的反叛,对美好自由的赞 美,以及对封建世俗的嘲讽。《命运女神》是这部作品的序歌,音乐以庄严、雄壮 的呐喊开始,力度富于变化,节奏鲜明、充满动感,不断积蓄力量,最后喷涌爆发, 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4.
    (五)课堂小结
    1. 探讨与交流:本课三(乐曲都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从乐曲的取材与创作手法来 谈谈你的认识。中,有着特别的审美体验。这三首乐 曲既有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又有创新,反映了时代心声,彰显着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十一节 中国影视音乐
    教学目标
    1. 了解影视音乐,能简述出音画“同步”及音画“对位”的表现手法和含义。
    2. 能认真聆听感受影视音乐作品,认知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3. 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尝试选择恰当的音乐为画面配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1. 欣赏影视片段《拳击》(卓别林无声版),学生谈观影感受。
    2. 欣赏影视片段《拳击》(卓别林有声版),学生谈观影感受。
    3. 问题探讨:音乐的加入,对作品有什么样的作用?(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
    4. 导入“音乐与影视艺术”课题教学。
    (二) 了解影视音乐
    1. 影视音乐的概念。
    专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录音技术与影视的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影片的放映而被观众感知。
    2. 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曲、片头曲、插曲、片尾曲等。
    3. 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作品,并尝试演唱片段。
    (三) 欣赏歌曲《怀念战友》
    1. 教师演唱歌曲《怀念战友》。学生说曲名。
    学生谈谈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2. 。(电影响以及其中的所有音乐)
    欣赏歌曲《怀念战友》
    3. 。设问:歌曲的情感是怎样的?歌词隐伏和预示着什么?
    4. 探讨问题:音乐与影视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四) 欣赏歌曲《大宅门》
    1. 观看《大宅门》的影视片段。思考:你认为哪种风格的音乐或歌曲来表
    2. 聆听欣赏《大宅门》,学生谈聆听感受。
    3. 讲解音画同步。
    从以上影视音乐的聆听和理解可以得出,为影视作品配乐的基本手法是一音画 同步。音画同步: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无论在情绪上还是节奏上,保持基本一 致或完全吻合。
    (五) 欣赏《百鸟朝凤》主题音乐
    1. 欣赏电影《百鸟朝凤》
    2. 学生交流探讨。画面的特点?音乐的特点?带给你的感受?
    3. 欣赏电影《百鸟朝凤》主题音乐,关注音乐旋律。
    4. 学生随琴唱主题旋律,熟悉主题旋律。
    5. 讲解音画对位。
    影视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将声音与画面形成矛盾对立和巨大反差,这种手法称为 “音画对位”。音画对位对于加强影片的艺术震撼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主题音乐在影片结尾部分再一次完整地响起,在这里你除了看到辛德勒的忏悔, 被救犹太人的感恩,你还想到了什么?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六) 活动与探究
    1. 出示电影《红河谷》三首不同的音乐和三个影视片段,请学生为画面配乐。
    2. 分组展示配乐,并说明采用的配乐方法。
    (七) 小结全课
    影视音乐被称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当它作用在电影艺术中时,通过我们的思考 与想象,能够加深我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从而让我们想得更加深远。优秀的影视音 乐甚至能够超越影视自身的对白或表演,成为视觉艺术的升华,所以人们称电影音乐 是“为了眼睛的音乐。
    第十二节 外国影视音乐
    教学目标
    4. 了解影视音乐,能简述出音画“同步”及音画“对位”的表现手法和含义。
    5. 能认真聆听感受影视音乐作品,认知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6. 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尝试选择恰当的音乐为画面配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5. 探讨:音乐的加入,对作品有什么样的作用?(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
    6. 导入“音乐与影视艺术”课题教学。
    (二) 了解影视音乐
    4. 影视音乐的概念。
    专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音乐,是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录音技术与影视的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影片的放映而被观众感知。
    5. 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曲、片头曲、插曲、片尾曲等。
    6. 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作品,并尝试演唱片段。
    (三) 欣赏歌曲《星球大战》
    电影响以及其中的所有音乐)《星球大战》主题曲是约翰·威廉姆斯于 1977 年创作的,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星 球大战》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将视觉和听觉结合的典范。这首作品采用交响乐队配乐, 乐曲开始由铜管乐器和三角铁等打击乐器奏出节奏音型,此后小号号角般地吹出了 主题,在向观众展示星际的绚烂和浩瀚的同时,也成功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5.
    欣赏歌曲《怀念战友》
    6. 。设问:歌曲的情感是怎样的?歌词隐伏和预示着什么?
    7. 探讨问题:音乐与影视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四) 欣赏歌曲《艾米莉的华尔兹》
    观看电影《天使艾米莉》的影视片段。思考:你认为哪种风格的音乐或歌曲来表
    4. 聆听欣赏《天使艾米莉》,学生谈聆听感受。
    5. 讲解音画同步。
    从以上影视音乐的聆听和理解可以得出,为影视作品配乐的基本手法是一音画 同步。音画同步:在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无论在情绪上还是节奏上,保持基本一 致或完全吻合。
    (五) 欣赏《天使艾米莉》主题音乐
    6. 欣赏电影《天使艾米莉》中的
    7. 学生交流探讨。画面的特点?音乐的特点?带给你的感受?
    8. 欣赏电影《天使艾米莉》主题音乐,关注音乐旋律。
    9. 学生随琴唱主题旋律,熟悉主题旋律。
    10. 讲解音画对位。
    影视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将声音与画面形成矛盾对立和巨大反差,这种手法称为 “音画对位”。音画对位对于加强影片的艺术震撼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1. 聆听《天使艾米莉》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在影片结尾部分再一次完整地响起,在这里你除了看到辛德勒的忏悔, 被救犹太人的感恩,你还想到了什么?音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七) 小结全课
    影视音乐被称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当它作用在电影艺术中时,通过我们的思考 与想象,能够加深我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从而让我们想得更加深远。优秀的影视音 乐甚至能够超越影视自身的对白或表演,成为视觉艺术的升华,所以人们称电影音乐 是“为了眼睛的音乐”
    第十三节 中国舞蹈音乐

    教学目标
    能认真欣赏中国舞剧,能哼唱舞剧音乐主题并享受舞剧音乐的乐趣,增进对我 国舞剧及舞剧音乐的热爱。
    了解舞剧的概念以及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的区别,学习体验古典舞与芭蕾舞的 基本手形、手位。
    在欣赏过程中能积极思考,探讨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能积极参与课堂实 践活动,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欣赏中国舞剧《阿细跳月》《快乐的战士们》《伎乐天》的部分选段。
    教学难点
    了解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1. 欣赏两个舞蹈片段。其一是教师展示古典舞片段,另外一个是视频播放选段《快乐的女战士》。设问:这两个作品有何共同之处?你们认为哪个片 段属于舞剧?请说明原因。
    “阿细跳月”是彝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源于云南弥勒阿细人聚居区,
    因多在月光下、篝火旁起舞,故名“阿细跳月”。阿细跳月也是彝族青年男女社交
    娱乐的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子对舞,或者牵手围圈, 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阿细跳月舞蹈在音乐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节拍 是 3+2 的五拍子,切分节奏的运用增加了舞蹈的动感。
    师生交流探讨,导入课题。
    (二) 欣赏《快乐的战士们》
    1. 学生分组展示按要求收集的相关资料(有关《快乐的战士们》的资料,如壁画、文 字资料等),并组织交流探讨。
    2. 简要介绍剧情。
    《快乐的女战士》是选自舞剧第四场中的一段群舞音乐。乐曲具
    有海南岛黎族音乐的特点,欢快活泼与优美抒情的旋律,刻画了红
    军女战士朝气蓬勃的形象。
    (三) 欣赏《伎乐天》》片段
    芭蕾舞剧《敦煌梦》第一组曲创作于 1979 年, 由五个乐章组成。 《伎乐天》出现在舞剧的第三幕,描写的是一对年轻艺术家为寻求艺 术与爱情的真谛,在沙漠中历尽艰险,终于在“伎乐天”—古代 持乐器的飞天女神的帮助下到达莫高窟得偿所愿。《伎乐天》的音乐 采用古琴曲《潇湘水云》的音调,以现代作曲技法加以创作,具有 神秘的东方神韵和民族气息。
    (四) 体验活动
    1. 探讨舞剧《快乐的女战士》选段中的舞蹈跟《伎乐天》中的舞蹈有何不同。
    2. 学习体验芭蕾的基本手形和手位。
    3. 动作创编活动。听两段音乐片段,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语言来表现
    (五) 总结舞剧的概念、舞剧音乐的作用
    1. 舞剧概念一它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 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舞剧音乐的作用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表现思想内容、

    第十四节 外国舞蹈音乐

    教学目标
    能认真欣赏中国舞剧,能哼唱舞剧音乐主题并享受舞剧音乐的乐趣,增进对我 国舞剧及舞剧音乐的热爱。
    了解舞剧的概念以及民族舞剧与芭蕾舞剧的区别,学习体验古典舞与芭蕾舞的 基本手形、手位。
    在欣赏过程中能积极思考,探讨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能积极参与课堂实 践活动,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欣赏中国舞剧《自由探戈》《小步舞曲》《西班牙舞曲》的部分选段。
    教学难点
    了解舞剧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2. 欣赏两个舞蹈片段。其一是教师展示古典舞片段,另外一个是视频播放选段《自由探戈》。设问:这两个作品有何共同之处?你们认为哪个片 段属于舞剧?请说明原因。
    《自由探戈》原是作曲家皮亚佐拉为电影《探戈课》所作的主题 曲,旋律跌宕起伏,节奏充满动感,具有典型的探戈舞曲的风格特点。 由皮亚佐拉和马友友等人演奏的《自由探戈》是较为经典的版本。
    师生交流探讨,导入课题。
    (二) 欣赏《快乐的战士们》
    3. 学生分组展示按要求收集的相关资料(有关《小步舞曲》的资料,如壁画、文 字资料等),并组织交流探讨。
    4. 简要介绍剧情。
    这首乐曲为三段式结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曲中运用了较 多的切分音、装饰音和颤音,因而增添了全曲活泼、轻快的气氛, 给人们勾画出一幅生动的宫廷舞画面。
    (三) 欣赏《西班牙舞曲》片段
    这首乐曲出现在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第三幕。在王后为王子 安排的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妖魔和女儿及其随从闯了进来,他们扮 作外国客人,在妖魔斗篷的挥舞下,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 其中包括匈牙利、西班牙、那不勒斯和波兰的舞蹈,每一段舞蹈音 乐各有其民族特点,也包括我们要欣赏的这段舞蹈音乐。这段音乐 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味,特别是西班牙响板的运用及独特的节 奏,使得音乐更具民族特色音乐的 A 段热情奔放、气氛热烈,B 段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
    (四) 体验活动
    4. 探讨舞剧《西班牙舞曲》选段中的舞蹈跟《小步舞曲中的舞蹈有何不同。
    5. 学习体验芭蕾的基本手形和手位。
    6. 动作创编活动。听两段音乐片段,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语言来表现
    (五) 总结舞剧的概念、舞剧音乐的作用
    2. 舞剧概念一它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 形式,表现特定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舞剧音乐的作用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在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表现思想内容、


    第十五节——亚洲与非洲音乐
    一、 学习目标
    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体验亚洲不同地域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并能表现出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
    (一) 初步了解亚洲非洲音乐概况,学习亚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亚洲、非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难点:通过总结、分析以上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利用自己对亚洲非洲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主动探究此音乐特点的形成及与这些相关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 内容安排
    (一)中亚——通过萨朗吉(Sarangi)音乐《欢迎》与小提琴音色和演奏特点的比对,分析中亚音乐特点,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艺术之间的影响和交融;
    二.教学资源
    (一) 运用《鼓舞》的两个基本节奏型,指导学生模仿。
    (1)║: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 :║
    (2)║:ⅩⅩ ⅩⅩ Ⅹ :║: ⅩⅩ ⅩⅩ ⅩⅩ :║
    (二) 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了解非洲音乐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 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马林巴乐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基本结构、所用材料等。
    教师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本地区的书店及网站搜集有关非洲歌舞音乐的
    四、 教学资源建议
    《音乐鉴赏教材》及自选教学内容
    五、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本节内容为亚洲四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赏析,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造就了风格迥异而又异彩纷呈的音乐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为快捷地学习到与之年龄和能力相匹配的音乐知识,建议根据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 印度音乐《欢迎》——与小提琴对比,乐器形制、演奏姿态、典型节奏;
    1. 聆听鼓乐《鼓舞》,《南孩之舞》,探究鼓在非洲音乐中的功能和用途。学习《鼓舞》片段,体会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
    (二)
    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欣赏萨朗吉(Sarangi)音乐《欢迎》
    1、小提琴曲《美丽的罗斯玛琳》片段
    2、欣赏《欢迎》片段
    3、出示图片,对比。
    4、完整欣赏(分析特殊节奏——出示课件)
    5、萨朗吉演奏的其他音乐作品欣赏
    学生欣赏音乐,思考问题,讨论两首音乐作品及演奏乐器的异同及声音、演奏特点。
    完成教材76页“拓展与探究”问题3
    加深印象
    新授:






    (一)欣赏《鼓舞》片段
    1.教师把学生的表述进行总结并引出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2.介绍鼓乐《男孩之舞》和《鼓舞》

    3.播放各种非洲鼓的图片
    播放音响《鼓舞》片段,4.指导学生拍手模仿音乐中两个基本节奏型,引导体验节奏变化(速度、重音、强弱变化):
    ①║: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②║:ⅩⅩ ⅩⅩ Ⅹ :║: ⅩⅩ ⅩⅩ ⅩⅩ :║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鼓的音色和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性。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感受非洲鼓的音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拍手模仿。
    3.体验非洲鼓乐的节奏,可做逐人连续的练习





    4.学生讨论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性。

    (六)小结
    教师概括总结亚洲非洲不同地理位置音乐的风格特征,提示学生学习民间音乐并分析其成因及风格特点时要时时关注其所产生的土壤。
    学生总结亚洲非洲不同地理位置音乐的风格特征,通过发、对比发表看法。
    七、教学评价建议:
    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问题的提出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到问题讨论当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阐述观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并予以适当补充。

    第十六节 欧洲与拉丁美洲音乐
    一、 学习目标
    (一) 学生能认真聆听具有代表性的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了解欧洲民间音乐文化,在实践表现活动中感受、体验其风格特点。欣赏《告白》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用音乐要素分析、感受、体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 在鉴赏中初步感知风笛、排箫音乐特点。知道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音乐)的融合。并能说出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一) 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欧洲民间音乐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究。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
    难点:初步探究欧洲民间音乐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在聆听与欣赏作品中,结合历史、地理背景正确的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和非洲音乐三种音乐的融合。
    三、 教学内容安排
    (一) 赏析由苏格兰风笛演奏的器乐《优雅》,学生通过演唱歌曲片段和模仿舞蹈片断来体验感受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特点。
    四、 教学资源
    (一) 教科书《音乐鉴赏》、《教师用书》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与课本配套的多媒体资料课件资源。
    (二) 课前网上搜集有关欧洲历史地理、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注重学生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利用,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
    五、 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 本课采用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欣赏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利用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里的不同风格,探究音乐作品中的音乐与文化、风格与表现要素、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等的联系。如在欣赏用“欧亚唱法”演唱的保加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时,可让学生聆听《孤独的牧羊人》、《我的太阳》等不同唱法的欧洲声乐作品,让学生在比较中分析、感悟各种不同演唱方法的基本特点,体味各自间独特的魅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对比法。用听唱或模唱学唱《美丽的小天使》体验墨西哥歌舞曲音乐特点,聆听探戈舞曲《小伙伴》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并跟着音乐富有变化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模仿几个探戈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欧洲民间音乐在体裁与形式、风格色彩、表现手段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在初步聆听乐曲后,引导学生说出主奏乐器在音色上有什么特点?风笛和排箫在音色上有什么不同?在课堂上欣赏后有什么新的感受等,然后由学生利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乐曲的特点,分析要把握好尺度。
    学习指导策略:
    在本课实践和参与活动中,学生需要在聆听中听出主题,听出变化,听出音色,并在体验中哼唱、熟悉音乐主题。在讨论归纳这部分参与活动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引领者、合作者,学生拥有充分表现意见——讨论——达成共识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及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的展示活动
    2-3个人展示自己在课下网上搜集的有关欧洲历史地理、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引起关注












    [展开]
    感受、体验、讨论欧洲民间音乐风格特点
    小结学生的展示活动,板书课题《欧洲民间音乐》

    并播放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

    思考:
    1、音乐的风格特点是怎样?
    2、演奏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1、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音色有何特点?
    2、与上首乐曲相比较,这首乐曲在风格上有什么特点?你感觉表现了什么?
    3、根据以上两首乐曲的欣赏引导学生小结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思考:
    1、这首民歌演唱方法有什么特点?

    2、要求学生随着歌唱,用肢体语言来尽情表现歌曲的情感。


    (二)分别播放《我的太阳》、《孤独的牧羊人》,和学生共同探讨三首歌曲的不同唱法的特点。







    聆听、感受、思考并讨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风笛音色的特点,探讨其旋律的主要特点。








    聆听、感受、思考并讨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排箫音色的特点,探讨其旋律的主要特点
















    聆听并用肢体语言表现这首民歌的情感表达。学生的积极参与加深


    [深入] 拉丁美洲音乐艺术

    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尝试用音乐要素分析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

    聆听欣赏《告白》全曲。欣赏时要求学生边欣赏边将音乐的节奏用手打出来。(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用听唱、模唱的方式学唱《告白》的旋律。

    教师随着《告白》这首探戈舞曲跳一段探戈舞步,鼓励学生在探戈舞曲的旋律中模仿探戈舞步。


    教师鼓励几名同学和老师一起随着《告白》的旋律来充满热情的跳探戈舞步,其他同学随着音乐打节奏。

    经过一系列的体验感受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总结。





    欣赏音乐、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律动。





    对歌曲《告白》进行学唱。


    模仿、体态律动








    学生以小组探究、讨论音乐风格特点。



    [归纳拓展学习]
    1、请学生简要说出自己对哪一种音乐更感兴趣,并说明理由。

    2、播放罗马尼亚排箫、秘鲁排箫、中国排箫演奏的不同片断,让学生讨论它们在演奏风格上的异同。
    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聆听、讨论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重点在于考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对欧洲民间音乐得风格特点及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得关系有了初步的认知,让学生简要的说出自己对哪种音乐形式更感兴趣并说明理由。课后撰写音乐评述小短文。

    第十七节 高山流水志家国

    一、 学习目标
    (一)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人文音乐,聆听古琴曲《广陵散》《流水》体会人文音乐的特点,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从中体会古琴的音色美、意境美,了解古琴音乐淡泊、优雅、深邃的音乐风格,以及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特点。
    (二)了解古琴的历史,以及古琴谱、古琴的传说故事,欣赏由编钟、埙演奏的音乐片段,知道我国古代音乐的概况。
    (三)熟悉《流水》的主题,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聆听古筝曲《渔舟唱晚》的片段,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
    二、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古琴曲《广陵散》《流水》,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
    难点: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 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欣赏《广陵散》《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梅花三弄》、《哀郢》、《渔舟唱晚》为浏览性欣赏内容。课上教师提供视频《流水》音响资料,完整欣赏与重点段落聆听相结合,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对《流水》乐曲“起承转合”结构有初步了解,体会乐曲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利用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音视频学习资料,让学生观赏古琴的历史、古琴形制、琴谱、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教师提供教学实物古琴、古筝乐器,让学生直观了解古琴这一乐器的形态、性能、结构、音乐、演奏技法。讲解古琴乐器历史发展演绎过程。
    (四)了解编钟、埙两钟古代乐器。
    四、 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以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以及丰富的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可听、可看的教学资料,
    (二)让学生到网上查阅古琴、编钟、埙的资料,下载制作成课件,课上交流展示。
    (三)学校教师提供乐器实物,教师或学生如有演奏特长可发挥作用,直观感受了解乐器特色更好。
    五、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
    (二)拓展学习探究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知道古琴《流水》的音乐,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五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大屏幕打出古琴图片,播放《广陵散》《流水》片段。

     
      聆听《流水》《广陵散》
    直接从音乐入手,自然地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文人音乐

    通过《广陵散》《流水》知道文人音乐,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几大类——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


    聆听《广陵散》《流水》,总结文人音乐的特点
    对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文人音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分析乐曲

    再次欣赏《广陵散》《流水》,视唱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


    分析乐曲,了解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视唱乐曲

    了解乐曲结构:起、承、转、合。

    区别古琴与古筝


    欣赏乐曲《渔舟唱晚》大屏幕打出古筝与古琴的图片,了解古琴的历史,以及古琴谱、古琴的传说故事

    通过欣赏乐曲《渔舟唱晚》区别古筝和古琴的音色及结构特点,体会这两种音乐不同的音乐风格。
    感受古琴的音色美、意境美,了解古琴音乐淡泊、优雅、深邃的音乐风格,以及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品质特点。


    (1) 区别古琴与古筝的音色。
    (2) 了解古琴的历史。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拓展与研究
    欣赏编钟演奏的《梅花三弄》、埙演奏的《哀郢》,
    互相交流信息、资料。聆听乐曲,完成课后1—3题
    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音乐文化
    课 堂 小 结
    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人的思想感情。音乐能够把快乐、安详、激动、悲伤、活泼、庄严等等的情感传达给听者,音乐能够表达事物声音,也能够表达比事物声音更为复杂的事物。我们要知道音乐内容,习惯音乐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听得出那些音乐中的生动形象。


    六、 教学评价建议
    (一)在古琴曲中能够听辨出乐曲第一部分第二三段中泛音演奏的旋律。
    (二)围绕本节课内容,积极拓展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用本节课作为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的开始。


    第十八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 学习目标:
    (一)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学唱《阳关三叠》,在体验中了解中国古代歌曲的风格特征,感受作者对远行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对友情的感悟和珍惜。
    (三)能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听赏《阳关三叠》并学唱《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初步掌握其相关知识。
    难点:引导好学生自主对“三叠”的听辨以及体验“三叠”的不同层次情绪变化。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阳关三叠》为重点内容,并学唱《阳关三叠》,在亲身参与演唱过程中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歌曲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古代歌曲的艺术价值。
    (二)欣赏名家演唱、演奏的多版本的《阳关三叠》,开阔音乐视野,提升情感。
    (三)浏览欣赏《扬州慢》,感受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四) 引导学生做好拓展与探究的内容。
    四、学习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
    (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唱、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古代歌曲的韵味与风格特点。
    (三)发挥学生的优势资源或学校合唱队的作用,教师带学生排练一二首古代歌曲作品,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或者是课下观赏演唱排练。
    四、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
    (一)聆听与学唱结合,引导学生从自我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谈感受与同学交流体会。
    (二)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古代艺术歌曲与当代艺术歌曲的有什么不同。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古代音乐的知识、音乐作品,制作成答题卡片。
    (四)指导学生到音乐研究所,请教专家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史情况,到课堂上交流学习。
    (五)让学生课后搜集类似的歌曲。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名家朗诵视频《送元二使安西》

    问题:这首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哪个时代,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聆听、感受、思考
    体会诗词的情境

    创设情境,由此引出歌曲《阳关三叠》

    展开:




    播放合唱《阳关三叠》
    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特点,引出歌曲的曲式特点即:“三叠”

    问题: 请思考歌曲旋律的特点并划分曲式结构即“三叠”的具体位置? 





    聆听、体验作品,划分曲式结构

     1让学生感受古代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兴趣,利于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
     2让学生了了解本曲的曲式结构
    深入:  

    1、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演唱三段的主旋律,分析对比旋律和情绪的变化,体会歌曲层层递进的情绪,感受音乐旋律特点。
    问题:请同学们通过演唱找出“三叠”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等)的不同以及感情的变化。

    2复听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体会不同音色体现的韵味。

     3 学生完整演唱《阳关三叠》上阙:



    4、师生共同探讨歌曲所反映的社会背景,透过古曲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5引导学生对照课本上文字介绍欣赏《扬州慢》,加深对古曲的理解和探究

     
    1、 演唱、思考
    同教师共同分析体会“三叠”的不同情绪,感受情感的递进






    2聆听体会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阳关三叠》上阙
    进一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3、思考,探讨




     
     1、指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
     


    2通过学唱加深学生对歌曲意境的理解

     

    3总结、认识歌曲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歌曲的历史意义。 


     



     
    拓展: 
    教师举例说明当代人对古诗和古曲的应用和借鉴,如《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东风破》《菊花台》等,并指导学生认识古代文化的生命力。


     对比、体验、讨论

    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引导学生感受古曲的美,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音乐,培养他们对古代音乐的学习兴趣。


    一、 教学评价设计
    (一) 让学生将本课歌曲进行演唱,个人、分组、自由组合,形式均可。
    (二) 引导学生聆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不同古曲。 
    (三) 试说出古代歌曲的特点
    (四) 让学生课后搜集类似的歌曲。

    第十九节 学堂乐歌
    一、学习目标
    (一)着重聆听歌曲、《黄河》、《祖国歌》《春游》《问》《西风的歌》并演唱歌曲《送别》,《教我如何不想她》、歌曲《同桌的你》,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及变化,在听赏和歌唱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思想。
    (二)能运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能在讨论、探究中简单述说“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能简要地说出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体验“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送别》,并探讨其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
    难点:用音乐要素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聆听《春游》、《问》《黄河》和《祖国歌》,《西风的歌》演唱《送别》,引领学生了解20世纪初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音乐教育的水平状况及形成状况的原因,并将其与我国不同时代作品进行比较,尝试理解这些作品风格及特点之间的不同。
    在鉴赏中,将重点放在歌曲《祖国歌》上。因为此曲系我国最早的学校歌曲之一,地位显著。歌曲浅显易懂,旋律发展自然,学生在赏析过程中要会哼唱全曲。
    四、教学资源
    (一)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阅读和理解。
    (二)利用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源,搜集中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如:文字上可从网络中,生活中,游戏中,其余教科书等各个方面上运作),同时教师也应当从此类方向上着手进行搜集,课堂资源中应当有部分数量的资源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
    (一)本节教材中着重运用比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如在欣赏作品《体操——兵操》时,可同时让学生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如艺术性较强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等,以便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性以及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启蒙时期“学堂乐歌”的局限性。
    (二)教学中注重以介绍当时的音乐史为主,引导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时期来分析、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所反应的时代思想。
    (三)新教材中一个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拓展与探究”栏目的安排,主要是引导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分析、了解音乐作品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教师基本技能的展示,以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1、播放歌曲《同桌的你》。

    2、请学生回答歌曲的特点及感受。
    聆听和演唱歌曲

    积极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为后面的对比做铺垫













    1、作品连接:
    导语:刚才大家欣赏的歌曲是现代的校园歌曲,那大家知道我国最初的校园音乐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体验。
    2、作品欣赏:老师播放歌曲《黄河》
    思考:歌词与旋律的特点
    3、作品分析:
    (1)从歌词上分析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从节奏和速度上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3)从旋律上体验调式的特点。
    4、作品的再体验
    (1)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2)结合对作品的理解复听歌曲。
    5、欣赏作品《黄河》、《祖国歌》、《西风的歌》
    (1)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分析作品。





    聆听歌曲、思考回答问题

    朗诵、分析歌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体验节奏和速度在作品中的作用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再次聆听歌曲


    更自然的导入课堂



    初步体验作品


    进一步了解作品



    更深一步体验作品

    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分析作品能力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2)引导学生找出以上四首作品之间的共同特点。

    认真分析、总结
    以便总结学堂乐歌的风格和特点
























    1、引导学生总结出学堂乐歌的风格、特点及时代思想。
    2、适当介绍学堂乐歌的相关知识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3、欣赏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作品的不同分析和体验我国音乐的变化和发展。
    4、学堂乐歌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要求学生课下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沈心工:
    李叔同:
    6、请学生试唱歌曲《送别》
    (老师用钢琴伴奏)


    拓展训练:
    1、请学生课后进一步体验歌曲《送别》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谈谈对学堂乐歌特点及影响的认识。









    结合对作品的理解回答问题


    聆听和分析歌曲找出之间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回答问题

    按老师要求完成


    演唱歌曲
    认真完成作业
    引导学生了解学堂乐歌
    进一步了解学堂乐歌
    引导学生清楚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作用及产生的影响,以便正确看待学堂乐歌

    为学生的课后学唱作铺垫



    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



    七、教学评价
    1.请学生评价歌曲《送别》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的社会现实。
    2.请学生体验民族调式的特点。
    3.谈谈对学堂乐歌特点及影响的认识。


    第二十节 人民音乐家
    一、 学习目标
    (一)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知道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知识:① 介绍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
    ② 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
    ③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2、能力: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朗诵及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 3、情感: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
    (三) 了解聂耳这位年轻的革命音乐家的高贵品格及伟大贡献。
    (四) 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聆听分析《金蛇狂舞》和《黄河大合唱》,把握作品情绪和情感的基础上,了解革命音乐家聂耳的伟大贡献及我国新音乐文化的历史。
    难点: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既体现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 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 将《黄河大合唱》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聆听并学唱。
    (二) 欣赏器乐曲《金蛇狂舞》。
    (三) 冼星海聂耳的其他代表性声乐作品及相关知识介绍内容。
    (四)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 入:
    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演唱《国歌》、《卖报歌》,问:
    你们知道这两首歌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集体随老师演唱

    回答
    自然导入,引起学生关注,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 开:
    了解作者生平及音乐作品
    聂耳生平介绍
    (一) 生活年代
    (1912—1935)云南玉溪县人。
    (二) 音乐作品
    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


    认真听对聂耳的人生有一初步认识


    作笔记,了解作品概况
    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三、深 入:
    聆听、学唱音乐作品





    分析作品音乐风格

















    了解作品艺术价值。
    《金蛇狂舞》
    1、 作品简介
    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金蛇狂舞》。
    2、 播放音乐
    《金蛇狂舞》

    (三)总结聂耳作品
    的特点
    1、 内容: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


    2、 进行曲风格的爱国歌曲

    仔细听,感受作品的魅力。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集体学唱

    随琴练唱
    有感情放声歌唱




    了解作品的创作


    欣赏作品《金蛇狂舞》,感受作品的魅力。

    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了社会的矛盾,唱出了大众的心声。给人民带来了力量,带来了光明。他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聆听,思考

    感受音乐作品魅力


















    归纳总结
    四、拓 展:
    交流、表演展示

    (一) 分组用不同
    形式对《金蛇狂舞》进行表演展示。

    (二) 交流
    从聂耳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分组活动,
    展示表演才能。


    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巩固所学知识,拓宽学习思路。


    《黄河大合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2、黄河景色图片联播
    二、自主学习:
    1、请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冼星海。
    2、冼星海介绍(一张幻灯片)
    3、播放视频(创作的故事)7·
    三、分析《黄河大合唱》
    (1)介绍作品。了解作品全貌及本课知识点。
    《黄河大合唱》共分为八个乐章。我们看到书上195页,从它的曲名我们就能体会到整部作品是极具情绪变化的。
    (2)播放《黄水谣》,学生欣赏。
    (3)提问:《黄水谣》演唱形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如何?
    (4)自由诵读,酝酿感情,朗诵歌曲前的朗诵词,请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朗诵。
    (5)教师小结:《黄水谣》
    《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它描绘黄河两岸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它借黄水的日夜奔流,倾诉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寇的铁蹄践踏下,人民群众悲愤填膺,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的怒火,发出了悲愤有力的控诉。《黄水谣》的曲调写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宽大,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神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主部的音乐是波浪起伏的,显示出黄河奔腾叫啸的威力,象征着中国人民处在革命战争中的严酷考验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犹如黄河波涛一样汹涌起伏、沸腾激荡。主部的第二乐段,曲调亲切、明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副人民勤劳生活的画面来,表现得深切动人。接着音乐转入由低沉而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这是一个4/4拍子的副部乐段,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敌占区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乐段结束在两个连续的四度下行,感人甚深。《黄水谣》最后是主部的再现,深沉地诉说着这空前的灾难。(主部、副部具体到每一句歌词,让学生有个直观的了解)。
    (6)巧妙过渡、感性导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要去保卫黄河!
    (7)欣赏《保卫黄河》
    a、欣赏视频
    b、提问:演唱形式?合唱曲的情绪?
    c、练唱《保卫黄河》
    d、请学生谈谈欣赏完了《黄河大合唱》有何震撼!

    三、《黄河大合唱》的总结
    主题:抗日和爱国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赞美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四、欣赏郎郎弹奏的“黄河”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五、课堂小结:
    革命烈士抛头颅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足够强大,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十一节 峥嵘岁月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感受、学唱、体验《血战湘江》、《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是这样的人》这四首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体悟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所体现的不同艺术效果给人们心灵与情感带来的不同感受。
    (四) 认识、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学唱、体验《血战湘江》、《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是这样的人》这四首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知音乐的社会功能。
    难点:学唱、体验、感悟作品的音乐情感及社会价值,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聆听歌曲《血战湘江》《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你是这样的人》
    四、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三) 教学方法: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四) 对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比较欣赏,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入
    三、 新授课:(演示课件)
    (一)对比欣赏声乐曲和钢琴协奏曲《血战湘江》,感受体验这两种表现形式的艺术效果。
    1、播放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
    2、引导学生讨论两种表现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3、作品分析(出示谱例)


    随音乐进教室,调整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聆听、体验

    对比感受、交流、


    看谱例分析作品



    创设学习氛围
    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体验同一首歌曲,采取不同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
    新知
    探索















    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叙述性的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4、指导学生演唱、体验、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聆听独唱和合唱《你是这样的人》,体验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3、 播放独唱《你是这样的人》
    4、 播放合唱《你是这样的人》
    5、 引导学生谈聆听两种演唱形式的不同感受
    6、 作品分析
    《你是这样的人》是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主题歌,是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这是对伟人的颂歌。
    (1)引导学生结合谱例分析:
    第一段由“3 2 4 • 3| 2 — 6 — | ”的核心音调发展而成,宽广的节奏和级进的旋律,叙述性的语调,抒发对总理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乐句“ 1 2  | 3  6 — ”的音调反复出现,与第一段级进音程形成对比,使得情绪逐渐激动,把全曲推向高潮。
    (3)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让学生学唱最让他们感动的几句
    (三)欣赏《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3、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忆秦娥·娄山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3、分析作品
    (9)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ABA′

    (10)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11)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B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12) 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学唱歌曲第一片段
    (1)学唱片段的主旋律
    (2)逐步练习分声部合唱
    (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首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颂歌体裁

    (五)播放几首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片段

    (六)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演唱、体验、对比歌曲两段的不同情绪及艺术表现手段








    聆听、对比感受


    交流不同的感受


    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思考:歌曲情绪有什么变化?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段?

    视唱、体验歌曲表达的情绪
    3 2 4 • 3 | 2 — 6 —|

    1 2  | 3  6 —






    演唱、体验、表现歌曲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聆听并画出歌曲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A段的旋律有何特点?演唱形式?描写的什么内容?(再次聆听感受)

    B段与A段相比,音乐风格有何变化?什么演唱形式?(再次聆听感受)

    A′与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 (再次聆听感受)


    演唱、体验作品

    思考、讨论、回答
    了解颂歌体裁


    聆听、体悟



    交流感受、认识

    通过演唱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体验同一首歌不同的演唱形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分析感受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表现歌曲,更深层次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内涵

    了解作品结构提高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作品分析体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深入理解作品





    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体悟不同时代歌曲反映不同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精神
    认识、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

    拓展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对自己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演唱检测:课上学唱效果个别和小组检测、评价。
    谈学习体悟与感受检测,师生共同评价。
    配套练习:
    4、 音乐艺术有哪些社会功能?
    5、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第二十二节 共筑中国梦
    一、 学习目标
    (一) 聆听器乐曲《春天的故事》、《御风万里》,《光荣与梦想》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和情绪,进而理解乐曲的感情内涵和社会内涵。
    (二) 初步认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创作方针及新中国器乐创作的辉煌成就。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聆听器乐曲《春天的故事》、《御风万里》,《光荣与梦想》,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情绪及其艺术和社会价值,探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创作方针及器乐创作的民族化问题。
    难点:探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创作方针及器乐创作的民族化问题。
    三、 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前的课堂导入


    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学习器乐作品《乱云飞》









    学习器乐作品《御风万里》







    深入学习















    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工作者不仅创作出了大量高质量的歌曲,还创作了一批有很高艺术和社会价值的器乐曲,同学们能说出几首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首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器乐曲。

    教师播放作品《春天的故事》,并提示学生思考:
    作品的情绪:

    作品主要音调的特点:

    聆听之后学生回答思考的问题。

    教师适当介绍作品创作素材并引导学生试唱音乐主题,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古为今用”的创作思想。

    老师播放器乐曲《御风万里》,《光荣与梦想》并提示学生思考:

    从作品的情绪上分作品应分为几部分:

    记忆最深刻的曲调及乐器:

    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重点欣赏作品的第二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听出依次加入的陕北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藏族民歌《郎玛》、哈萨克族民歌旋律,并思考《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探讨作者这样安排的真实意图,回答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再次整体聆听、感受作品。


    简要介绍作者及中国器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部分段落,探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创作方针及器乐创作的民族化问题。


    学生认真听老师课前导入,并积极参与课堂。





    学生认真聆听作品,按老师的提示思考问题。


    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回答问题。
    同老师一起来试唱作品,了解作品,进而理解作品。


    认真聆听歌曲,深入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地分析作品的第二部分,并积极思考作品中《黄河船夫曲》表现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这样安排的真实意图,回答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认真聆听、感受作品。

    了解作者及中国器乐创作的发展概况。

    认真聆听,积极思考。

    调节课前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为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铺垫。


    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作品,提高学习效率。




    以便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作品,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更深刻、深入地认识、理解作品。
    中学生应当了解一些我国杰出的音乐家。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音乐创作方针的成功范例。
    四、 教学资源:
    (一) 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及配套的教学课件、音响资料资源等。
    (二) 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教学资源。
    五、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
    (一) 以聆听作为本课教学活动的中心。
    (二) 以比较、评价作为分析作品的主要手段。
    (三) 以探究作为深入学习作品、开拓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
    学习指导策略:
    (一) 音乐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本课在课上重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二) 将作品的欣赏进行合理安排,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三) 将本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 教学评价:
    (一)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回答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进行评价。
    (二) 在拓展部分也可评价学生的思维强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十三节 巴赫
    教学内容
    欣赏《勃兰登堡协奏曲》
    教学目标
    1. 赏析《G弦上的咏叹调》,了解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特点和音乐体裁。
    2. 认识作曲家巴赫,了解他的生平、作品和贡献。
    3. 感受巴罗克音乐的美,激发聆听欣赏巴罗克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听赏《勃兰登堡协奏曲》,感受巴罗克时期音乐精致美、绝对美的特点与有序的华 丽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感受巴罗克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作品
    1. 认识音乐家巴赫。
    设问:你认识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吗?(先由学生谈一谈,最后师简要介绍巴赫)
    2. 导入课题,介绍作品。
    师导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首,充满诗意。
    (二)聆听作品,感受作品风格
    1. 聆听作品,呈现欣赏提示。
    体裁
    咏叹调
    结构
    单二部曲式
    第一段
    旋律庄重悠长,起伏平缓,如行云流水,并几经反复。大、中、 小提琴共同营造了一种悲天悯人的静谧氛围。
    第二段
    原来的意境并没有被破坏,反而在情绪上有所发展,旋律起伏较 大,像空气中不停流转的风,又像海上起伏的浪,但远比那美丽 动人。到曲终,旋律归于平缓静谧,仿佛在祈祷,在祝福。

    2. 交流聆听感受。
    设问:为什么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会有一种纯净的、诗意的、神圣般的感觉呢? (引导学生从音乐表现要素上分析,音乐带给欣赏者的情感体验)
    师小结:这首作品是巴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巴赫一生致力创作宗教音乐。他需 要用音乐表达对宗教、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这样的音乐。其动 人之处在于它纯净的、诗意的、神圣般的旋律与曲调。这就是音乐的美。我们被震撼, 被冲击,被牵引。此曲经改编上演后,就成为小提琴演奏家钟爱的曲目,并得以广泛 流传。
    第二十四节 莫扎特
    古典主义音乐盛行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其音乐以简洁、明快的主 调音乐为主,结构严谨、手法洗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选取了古典主义音乐重要作曲家的两首代表作品,旨在让学生通 过欣赏音乐,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序 曲》是莫扎特室内乐中的代表作品。第二乐章优美清新,结构为回旋曲式。 主部主题富于诗意,几个插部则性格各异,有的动感十足,有的优美中蕴含着戏剧性。
    教学目标
    1. 认识、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认知奏鸣曲、回旋曲的曲式结构。
    2. 聆听感受莫扎特《序曲》初步掌握古典主义音乐时期 单纯、清晰、严谨的音乐风格。
    教学设计建议
    1. 课时安排。
    本课内容可以用一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安排莫扎特《序曲》的欣赏,维 也纳古典乐派三杰以及古典时期音乐特点的知识学习。
    2. 音乐知识: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20年代,古典乐派在奥地利维也纳形成并兴盛起来,其 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作曲家分别出生于德国和奥地利,但绝大部 分时间在维也纳生活和创作,对欧洲音乐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都继承了德奥民 间音乐的优良传统,汲取了欧洲各国专业音乐的杰出成果,具有生气勃勃、乐观向上 的气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他们确立了主调音乐风格,奠定了古典类 型的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和歌剧的基础。他们的创作以崇尚理性、逻辑严密、 形式严谨、语言通俗为特征,构成了古典主义的音乐风格。
    必要的文字材料对学生提高认识是有益的,因此要提倡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查阅 资料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学习质量与能力的过程,所查资料可在课上分组展示。
    莫扎特序曲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 年12月5 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在西方音乐历史中, 他被公认为音乐界 的旷世奇才。莫扎特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 此 外其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开朗,且不失优雅,让人感受到音乐风格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 也显露出早期浪漫主义曲风,直接预示了贝多芬式的英雄性音乐的出现。 是第一位公开脱离保护人的自由作曲家,其人格备受后世音乐家敬仰。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原意为完美的、优秀的或经典的,曾用来专指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古 典主义音乐大多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即海顿、莫扎特、贝多 芬等人在创作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学原则和风格特征。他们继承了巴罗克时期的复调 音乐,确立了主调音乐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系列音乐体裁和曲式规范。古典主义音 乐对后期的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有着深远影响。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同歌剧本身并没有主题上的联系,但在总的情绪和风格方面却和歌剧的内容有着深刻联系,是用奏鸣曲形式写成的。它概括了平民的性格特征,烘托了喜剧中胜利欢乐的气氛。曲式结构采用了歌剧序曲所常用的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作品用两个性格爽朗的主题分别刻画出费加罗机智幽默、勇於斗争的性格和少女苏珊娜活泼、聪慧的美丽形象。

    第二十五节贝多芬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美,拓宽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
    能够充分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乐曲表达的精神内涵。
    【难点】
    学唱音乐主题,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电视剧的片段,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片段中听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欢乐颂》)
    2.教师介绍《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欢乐颂》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师:《欢乐颂》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乐曲,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欢乐颂》的认识吗?西方的圣诞节和唱诗班都经常演唱;作者是贝多芬。(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各抒己见即可。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乐圣”。一生最重再现要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一部声乐套曲和一部歌剧,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等。)
    3.再次聆听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选择什么音乐体裁来陈述乐思。(交响乐)
    4.教师介绍交响曲的相关知识。(交响曲是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创作而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杂并且音色对比鲜明。)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坚定、庄严地;中速)
    2.老师再次播放《欢乐颂》的管弦乐演出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划分部分。(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两个部分,序奏和人声。)
    3.引导同学们梳理《欢乐颂》的音乐要素。
    (1)播放核心音乐“欢乐”主题,并提问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级进、平稳的上行和下行,无跳进)。
    (2)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传达欢乐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边聆听音频,边观察乐谱,探寻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师:作者是如何传达欢乐主题的呢?通过情绪变化逐步推进。)
    ①学生自主探寻音乐情绪变化的过程。(过程:由抒情到坚定的情绪变化)
    ②师生共同总结音乐情绪的多种推进方法。(力度:由弱渐强;配器:弦乐—管乐—打击乐—转折—加入人声;演奏/演唱形式:独奏/领唱—合奏/合唱)
    4.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通过《第九(合唱)交响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展开思考。(师:《欢乐颂》虽然只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但是这个“欢乐主题”曾经在前三个乐章中出现、又被中断过,最后在第四乐章加入人声将作品推向高潮》。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主旨呢?冲破困境,得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5.教师与同学们分享贝多芬的生平故事,将贝多芬戏剧性的人生与《第九(合唱)交响曲》相结合,辅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这首交响曲从忧郁的小调开始,最终由明亮的大调结束全曲,这正象征了贝多芬不畏惧苦难的束缚,冲破命运的牢笼,最终走向光明的人生轨迹。)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拓宽音乐视野。
    (1)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2)教师引领同学们理解贝多芬的卓越历史成就。(贝多芬不但在交响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五)小结作业
    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瓶颈,生活终将迎来光明。)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并思考两位古典大师在音乐创作中形成迥异的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带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四、板书设计

    第二十六节 舒伯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感受音乐描述的情绪和内容,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2、通过欣赏,学生知道了钢琴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对其组成乐器有一定认识。
    3、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对音乐内容有大体了解。
    难点:通过演唱,动作等形式,加强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
    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同学播放三段音乐,请同学说一说听过这几段音乐的感受,并且他们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

    二、欣赏主题
    1、播放《鳟鱼》主题音乐,请你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并且你听到它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欢乐的,悠闲的,。。。。。。;小提琴)
    2、老师为这段音乐加上主人公和环境,(鳟鱼。流动的河水,阳光)请结合着这些人物环境,和你刚刚听到的音乐的情绪,再次听音乐,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你最优美的语言告诉老师。
    3、再次欣赏主题。
    三、哼唱主题
    1、出示主题旋律,带同学们用lu简单哼唱。
    2、用欢快好听的声音哼唱。
    四、欣赏第二段
    1、播放第二乐段(第一变奏),请问这个时候,音乐的情绪和刚刚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音符更多还是更少了(情绪更加的欢乐活泼。音符更加密集,此处出示谱例)
    2、结合着这些变化,你觉得小鳟鱼这个时候在干嘛?(玩的更加开心了;和同伴们在嬉戏)
    3、那么你们觉得小鳟鱼在玩得开心的时候,他们会干嘛呢?(追逐打闹;会跳出水面),那下面我们听一听,在这段音乐当中你能不能听到小鳟鱼跳出水面的声音,它一共跳出了几次。
    4、同学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鳟鱼跳出水面的情景。
    5、简单介绍一下,钢琴和中提琴。

    五、欣赏第三段
    1、播放第三乐段(第二变奏),请问这个时候,音乐的情绪与刚刚相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觉得小鳟鱼这个时候在干嘛?(情绪更欢乐,音符比第二段还要密集,小鳟鱼们玩得更加的欢乐了)
    2、再次播放音乐,同学们有没有听到刚刚我们所哼唱的主题旋律,这个旋律的音色是怎么样的(很低沉),那这个旋律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呢?
    3、简单介绍一下大提琴,低音提琴。
    4,、师:在小鳟鱼玩得如此开心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低沉的声音,你觉得这预示着什么?(小鳟鱼面临了危险;有渔夫要来捉小鳟鱼了)
    六、欣赏第四段
    1、播放第四乐段(第三变奏),请问这个时候,发生了哪些变化?渔夫来了你觉得小鳟鱼此刻正经历着什么?(小鳟鱼在和渔夫挣扎)
    2、再次听,你觉得这一段,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忽强忽弱)在强的时候,小鳟鱼在干吗,在弱的时候,小鳟鱼在干什么?
    3、用拍手表示小鳟鱼音乐强弱的变化。
    七、欣赏第五段
    1、播放第五段音乐,从这段音乐当中,你觉得小鳟鱼和渔夫挣扎后,最后的命运如何?(没有逃脱)
    2、带同学画相关的旋律线,,看看这个旋律线有什么特点(生:往上往上再往上,随后又落下去了)那么你觉得这样的旋律线表达了一种样的情绪?(小鳟鱼对于世间的留恋和无奈)
    八、完整欣赏
    完整分段欣赏,请同学说出每段的内容,老师在课件上完整呈现。
    九、介绍音乐家及相关背景
    1、介绍舒伯特
    2、引入主题与变奏的概念。
    3、介绍钢琴五重奏
    十、欣赏歌曲
    为同学们演唱舒伯特歌曲《鳟鱼》,请同学欣赏,同时对整个故事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十七节肖邦
    教学内容
    欣赏《降b小调夜曲》。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真聆听两首作品,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
    2. 了解勃拉姆斯、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不同的情绪,归纳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1. 从音乐要素入手来归纳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2. 区分巴罗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 聆听巴罗克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片段。
    2. 学生回顾总结两个•期音乐主要风格特点,老师板书。
    巴罗克:华丽、装饰性、节奏强烈。
    古典主义:严谨、简洁、均衡。
    3. 导入课题。
    老师导言: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对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和作曲家有了一些认识与 了解,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浪漫主义音乐接下来的发展。
    (二)《降b小调夜曲》
    1. 介绍音乐家勃拉姆斯。
    2. 对比聆听。《降b小调夜曲》
    设问:仔细聆听这段主题音乐,说说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与之前听过的《第合唱)交响曲》有什么不同;从音乐要素的方面,让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景。
    《降b小调夜曲》



    3. 师生交流探讨后,老师小结。
    这两个主题的情绪都比较激昂,但是《降b小调夜曲》从 速度上来说更加自由、富有弾性,和声更饱满;而&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
    主部主题的节奏速度更加均衡。
    第三乐章是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中情绪最为积极昂扬的一个乐章,像是走过一片寂 寥的田野后突然看见波涛汹涌的大海,云浪翻涌,与阳光一同奔腾,充满光辉与生命 力,带有吉卜赛风格的音乐元素让音乐融入了一抹来自民间的淳朴与热情。它比古典 主义的音乐更加自由奔放、主观感情更加明显。
    (三) 《降b小调夜曲》赏析
    介绍作者肖邦。
    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1822—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 乐理论。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 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 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一 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他的夜曲和圆舞曲被广泛流传。
    2. 教师弹奏作品,找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要素方面思考乐句的长短、旋律的高低起伏、富于弹性的速度、 力度的变化对比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音乐要素的特点。
    4. 归纳总结。
    这首作品的乐句比较长,情绪激昂热情,速度有渐快渐慢的变化。
    5. 在归纳总结后,教师用钢琴逐一对应演奏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6. 归纳总结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板书。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风格特征:如歌的旋律线条,强有力的高潮;节奏灵活,速 度自由,热情奔放;和声更加饱满,音响效果更加丰富。
    (四) 检测聆听
    1. 回顾巴罗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特点。
    巴罗克音乐:华丽、装饰性。
    古典主义音乐:严谨、端庄、均衡。
    浪漫主义音乐:自由、奔放、强烈。
    2. 播放巴罗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三个片段,学生以连线的方式 呈现答案。
    3. 学生代表谈谈判断理由。
    小结全课。




    课题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幻想交响曲》
    课型
    鉴赏课







    知识

    技能
    让学生了解标题性音乐的基本特征,在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认识、了解柏辽兹的生平以及
    作品风格。有鲜明的标题及虚幻奇想的戏剧情节,有固定乐思,突破传统。
    过程

    方法
    引导学生细心聆听《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初步懂得与标题音
    乐相关的音乐知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聆听柏辽兹的音乐作品理解标题音乐及浪漫主义流派风格和内涵、
    教学重点
    聆听《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学生能够清楚固定乐思的意义。
    教学难点
    有鲜明的标题及虚幻奇想的戏剧情节,有固定乐思,突破传统。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导课
    作品分析





    活动





    介绍
    活动
    1、 请学生简述新信息点:
    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的区别(PPT课件)
    2、 教师评价与点评
    《幻想交响曲 》作品介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PPT课件)文字,了解
    作品。
    1、 交响曲的五个乐章都有各自的小标题,
    “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
    进行曲”“妖魔”“夜宴之梦”;
    2、 完整的聆听;
    3、 活动一、唱固定乐思;
    1=C4/4(略)
    这个固定乐思最初作为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
    呈现的。
    4、 复听音乐并要求学生在听到主题音乐出
    现时能传递给来时信息;
    5、 通过视频介绍有关背景故事;
    6、 再听音乐;
    7、 活动二、指挥模仿:
    8、 请模仿指挥家来指挥第二乐章《舞会》
    生:标题性音乐与纯
    音乐相对应,“纯音
    乐”意指没有标题说
    明的器乐形式。


    分析作品了解第二乐
    章“舞会”




    了解固定乐思的旋律
    合唱固定乐思



    强调固定乐思的出现

    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
    介绍(检查课下准备
    情况)

    第二十八节 柏辽兹







    9、 作曲家简介:
    A、 文字简介(PPT课件)
    B、 听视频资料
    C、 配乐诗朗诵;
    a自由朗读莎士比亚的抒情诗;
    b师生合作朗诵
    c分组练习后表演

    学生自由分组练习配乐诗朗诵;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

    欣赏作品固定乐思是贯穿在各个乐章中的,而且固定乐思在各个乐章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而有所变化的。
    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拓展探究

    1、听《幻想交响曲》试为第一乐章写一段短文;
    2、课后了解其他标题音乐作品二至三部;





    板书设计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幻想交响曲》
    梦幻与热情
    舞会
    《幻想交响曲》共五个乐章 田野景色 有一个固定乐思
    柏辽兹(1803—1869) 赴刑进行曲
    法国作曲家 妖魔夜宴之梦

    后记
    引导学生依据作者提供的文字说明聆听音乐,展开联想想象,启发学生脱离文字说明,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想象,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












    第二十九 威尔第
    教学内容:歌剧、小号、凯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欣赏体验中增强对歌剧的兴趣,乐于与同学交流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乐于与同伴合作表演.
     2、过程与方法 
    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埃及了解歌剧,在对比、模仿等方式引导下体验小号辉煌、嘹亮、刚强有力的号角音调,感受乐曲雄壮、庄重的音乐情绪.
     3、知识与技能
    知道埃及的有关知识,了解歌剧的基本特点,认识铜管高音乐器小号,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歌剧的基本特点,感受《凯旋进行曲》雄壮、庄重、辉煌的音乐特点。
     2、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教具学具:课件、小号、口风琴、冲锋号
     教材分析:《凯旋进行曲》是上音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的内容,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乐曲表现了埃及青年将军拉达梅斯打败了埃塞俄比亚王国军队凯旋归来,受到了国王率领的臣民欢迎的情景。乐曲雄壮有力,富有英雄气概,表现了凯旋而归的士兵英武洒脱的雄姿。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能够初步地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习,以掌握书本知识经验为主,但己具有一定的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某些知识如“了解埃及”这样的话题可以放手让他们搜集资料、自主学习。
     设计思路: 《凯旋进行曲》,乐曲反映了埃及国王及其臣民欢迎得胜的军队凯旋归来的情景。为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乐曲,本课采用创设环境,分段欣赏的方法,通过带领学生去埃及旅游和亲自聆听教师小号演奏,以及体验、参与乐曲演奏和表演等过程,达到熟悉乐曲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导入新课
    2、学习八分三连音节奏,取得“门票”。
    设计说明:
    通过“去埃及旅游”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埃及国家歌剧院正在上演歌剧《阿依达》为话题自然导入新课,并通过三连音节奏的学习为后面了解歌剧聆听乐曲作铺垫。
     二.分段感受音乐
    1、简介剧情,欣赏三段歌剧视频。
    2、对比了解歌剧。
     
    对比
     
    电  视  剧
     
     
    歌       剧
     
     
    相同处
     
     
    有故事情节,有人物矛盾冲突,有演员表演,有音乐作铺垫,都是综合性的艺术
     
     
     
     
     
     
    不同处
    主题曲(歌)
     

    侧重情节与画面
     

    背景音乐形式各异
     

    用语言对话表述自己
     

    分集组成
     
     
    序曲
     
    侧重音乐与歌唱
     
    交响乐队现场演奏
     
    用音乐和歌唱表述自己
     
    分幕组成、基本为四幕结构
    (〈〈凯旋进行曲〉〉为〈〈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
     
       今天我们要重点欣赏的是歌剧《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中的《凯旋进行曲》,在欣赏之前,让我们先认识几位新老朋友。
     3、  认识新老朋友,了解几件弦乐器和管乐器。
    设计说明:
    通过介绍管弦乐队两大乐器组中的乐器(弦乐器、铜管乐器)为后面欣赏乐曲提供乐器分辨资料,并由此过度到小号的介绍和演奏。
     4、  分段欣赏乐曲
     1)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a、《凯旋进行曲》背景介绍,听乐曲第一部分。
    b、乐曲由那些铜管乐器主奏?表达了怎样的情绪?选择与该段音乐相配的颜色并说明理由。
     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a、听教师小号演奏乐曲片段,初听该部分音乐。
    b、介绍两个主题并唱一唱,回答主题出现了什么新的节奏?
    c、复听乐曲第二部分,注意两个主题音调出现的次数。
    d、该段乐曲音乐有什么特点?两个主题音调共出现了几次?
    设计说明:
    由小号实物介绍并由教师现场演奏,使学生亲自感受小号的音色魅力,并通过选择相配颜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增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与喜爱。
    三、拓展对比音乐
     1、完整欣赏乐曲,对比两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2、活动表演,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合作交流——口风琴齐奏、摸唱音乐主题、冲锋号场景表演。。。。。。)



    第三十节 斯美塔那与西贝柳斯
    一、学习目标:
    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选用《芬兰颂 》为重点学习内容,作者西贝柳斯及<<芬兰颂>>则是新知,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性、艺术性价值体现突出。
    2.斯美塔娜《我的祖国》在初中学习过,作为浏览性作品聆听。
    3.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二位著名的东、北欧民族乐派代表性人物。
    四、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等资料,自制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一定要反复多听,熟悉作品主题,学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2.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4.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5.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











    深入:进一步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特点



    播放《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提问:作品的名字、出处、作者或与作品有关的内容。


    一、教师总结归纳学生整理的资料


    二、教师播放《芬兰颂》
    思考:
    1、 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2、 作品共有几个主题出现?
    3、 作品的速度、力度是怎样变化的?

    三、教师弹奏作品的两个主题

    四、完整聆听《芬兰颂》


    两个主题有什么不同?都分别代表着什么?


    五、教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思考:作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同过作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聆听音乐,回忆初中学过内容,思考后回答问题。




    学生展示在网上查找到的有关民族乐派的资料


    聆听作品

    讨论作品的情绪,速度、力度和主题问题。





    学生看谱子随着钢琴演唱这两个主题

    聆听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小组阐述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直接用音乐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关注。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利于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




    加深对作品主题的印象

    通过再一次的聆听明确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



    拓展
    六、教师再次播放《芬兰颂》并小结

    七、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了解民族乐派的风格特点
    学生在音乐中再次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和音乐特点

    学生写一篇短文



    激励学生继续探究,使学生喜欢各种音乐风格的音乐


    七、教学评价建议:
    1.课堂学会主题,可采用个人、小组演唱方式测检。
    2.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充分利用MP3,完成适量文字作业。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聆听音乐的感受体会,写一篇短文。




    第三十一节 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          
    一、学习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两部作品的作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习俄罗斯乐派的知识,了解格林卡和穆索尔斯基。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风格和演唱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导入。 5ˊ
     1.作曲家格林卡为什么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
     2.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熟知的俄罗斯民歌。
    (二)新授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详讲)
    1.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格林卡及创作背景。3ˊ
    2.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及其第一次变奏。5ˊ
    3.分段感受、体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主题的风格特征。5ˊ
    4.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听唱法)5ˊ
    5.复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7ˊ
    (三)新授课《荒山之夜》(略听)
    1.简介穆索尔斯基及创作背景。2ˊ
    2.欣赏《荒山之夜》全曲或引子加主题音乐。11ˊ
    (四)小结2ˊ

    四、教学资源的建议
    1.在没有多媒体条件的学校建议使用出版社提供的音频素材转录成磁带播放。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料进行补充。
    2.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
    3.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等资料,自制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如用一节课完成此节内容,可选一首为主,另一首略听处理。
    2、本课选用《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为主。因就格林卡与穆索尔斯基两个人及其作品在俄罗斯民族乐派所占分量而言前者均大于后者。另外关于格林卡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个作品,学生比较生疏,而就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作用,特别是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中的作用而言,又是学生应该了解的。
    3、导入的问题能让学生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与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奠定基础,学生的自由演唱能够调动进一步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趣。
    4、要介绍主题一与俄罗斯民歌《从山上,高高的山上》和主题二与舞曲《卡玛林斯卡亚》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以俄罗斯民歌为素材创作而成。是人民创造了音乐。格林卡终于在这两首民歌中实现了使俄罗斯民歌交响化的夙愿。该曲被视为俄国管弦乐创作的奠基之作。了解“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5、适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把教学引导方向或者希望学生悟出的内容变成相应的问题提出),引导学生的学习感受步步深入,而不仅仅停留在泛泛的听赏过程中,带着问题聆听作品是高中音乐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真正把初中的音乐欣赏变成高中的音乐鉴赏的有效学习途径。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5ˊ)
    1.作曲家格林卡为什么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而我们艺术家,不过是将它编成曲子而已。”?
     2.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熟知的俄罗斯民歌。

    二、新授:( 38ˊ)

    (一)鉴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详讲)
    1.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格林卡及其创作背景。3ˊ
    2.总概:乐曲于1848年间写成。乐曲采用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和舞蹈歌曲《卡玛林斯卡亚》的主题写成。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人民无尽丰富的创造性和想像力,体现了他们典型的性格特征。乐曲的历史意义,正如柴科夫斯基所说:“所有的俄罗斯音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这正如橡果孕育出橡树一样”。

    3.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及其第一次变奏。5ˊ
    主题一:
    主题二:
    4.分段感受、体验、《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两个主题的风格特征。5ˊ
    (1)第一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奏:它包括主题的呈示和它的三个变奏。音乐悠长、抒情、略带哀伤情绪。
    (2)第二主题的第一组变奏:它包括主题的呈示和它的13个变奏。音乐欢乐、热烈,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3)第一主题的第二组变奏:只有三个变奏。
    音乐风格同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旋律活跃,欢快。
    (4)第二主题的第二组变奏:结尾段的18个变奏。这里形成了全曲的高潮,音乐热烈具有舞蹈性。

    4.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
    (听唱法)5ˊ

    5.聆听《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全曲。7ˊ
    思考:
    (1)聆听时你都联想、想像到了什么?
    (2)乐曲中让你记忆最深刻、最能打动你的是哪部分旋律?

    (二)《荒山之夜》(略听)

    1.简介“强力集团”,穆索尔斯基及创作背景。2ˊ


    2.欣赏《荒山之夜》全曲或引子加主
    题音乐。并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试着编写一个神话故事。11ˊ


    三、小结2ˊ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演唱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等。



    认真聆听,并鼓励学生努力尽量记住这些知识。











    认真聆听


    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









    演唱主题


    认真聆听全曲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认真听,并努力记住这些知识。
    聆听乐曲的同时创编神话故事。
    对民族乐派的形成原因、创作题材、音乐风格的巩固,调动学生学习俄罗斯民族风情的兴趣。

    用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容易让学生接受,不会觉得知识枯燥无味,总体概括使学生对乐曲形成初步的了解。




    对乐曲的两个主题旋律有初步的认识。

    具体分析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加深对乐曲主题的印象。

    在聆听中思考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对乐曲的理解




    对民族乐派代表人物的了解,及作品的了解。
    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建议.
    1、课堂与学生的学习交流要有方向性、目的性、针对性。
    2、抽查学生对主题的演唱及背唱的掌握程度。
    3、根据音乐写出欣赏感受。


    第三十二节 德彪西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品——德彪西《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
    (三)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印象主义音乐音乐特点。
    难点:体验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简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
    (二)欣赏《大海》的第一乐章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总结出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
    (三)欣赏音乐的同时观看绘画作品: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和雷诺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思考音乐作品与此两幅画给我们的感受,加强与相关文化的联系。
    (四)简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相关知识,启发创作灵感。
    (五)学生谈感受、评价作品。
    四、教学资源:
    (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开掘网上资源,教师引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制作谈图文并茂的课件,课上交流展示学习。
    (三)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聆听——感受——体验——探究——尝试创作”为核心方法,引领学生学习。运用绘画的方式或电脑音乐制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现创作成果。
    布置学生分组搜集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的相关教学资料,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带领本班同学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与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

    感受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深入:

    进一步分析印象派音乐表现手段与特点

    1.教师请学生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

    2.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对这幅画的感受。

    3.师生共同简要探讨与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并引出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

    一、欣赏《大海》
    1.教师简介交响素描《大海》的主要概况

    2.教师播放交响素描《大海》中得第一乐章提问:这首音乐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



    3.复听教师引导学生对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方面作出分析,感受音乐的风格。

    教师用钢琴弹奏第一和第二主题,使学生能够从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受。















    二、音乐知识

    1.师生共同探讨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和声、配器、力度、旋律、调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2.了解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彪西。





    三、欣赏《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1、提问:你听完这首作品以后同前面对比音乐的意境有何不同。为什么?

    2.复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音响和音色有什么特点(从配器、力度、调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表现与创作
    教师播放第一首《大海》或第二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片断,启发学生用绘画、诗歌、散文等形式进行创作,进一步加深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

    1.学生观看。


    2.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情况与教师交流


    1. 学生倾听。

    2. 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



    3. 学生聆听音乐后相互探讨、分析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




















    1.学生可根据课下搜集资料情况与教师交流。

    2.学生课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与教师交流。







    .学生欣赏音乐后分组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









    学生听完音乐后进行创作。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因此,要想了解印象派音乐,首先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学生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感受。
    印象派音乐的主角式音响和音色。作曲家利用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配器等方面特有的表现手法,使音乐中的音响和音色给人一种独特的效果。因此,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对印象派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前面已经欣赏了一首学生从感性上对印象派音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在从理论上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音乐。

    前面已经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了探讨,再次欣赏音乐,分析、讨论其相关问题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感受印象派音乐的风格。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特点了吗?
    (二)请你对自己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参与学习的态度、热情、参与成效、创作激情、学习成果等)
    (三)请你给印象主义音乐一个评价(喜欢、不喜欢、一般),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四)请你对老师本单元的教学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一定要实事求是。


    第三十三节 勋伯格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等知识。
    (三)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表现主义音乐知识。

    难点:对表现主义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预兆》和第二首《往事》,了解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二)观看绘画《格尔尼卡》和《生与死》,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与此两幅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表现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以“感受——体验——讨论——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二)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六、教学过程:


    教与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感受乐曲的艺术魅力






    [深入]:进一步体验乐曲的风格特点
















    音乐知识:了解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实践活动





    [拓展]:





    布置作业
    奥地利作曲家奥诺德·勋伯格是一位自学成才,开创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之一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他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一首、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


    一、 播放《五首管弦乐
    曲》第一首“预兆” 、第二首“往事”
    思考:
    1.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 旋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3. 乐曲的速度、力度有何特点?

    二、 讨论
    1. 你能找出两首乐曲的音乐主题吗?
    2. 它们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教师小结:
    (1)《预兆》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表明了无调性音乐非常适合于表现恐惧和焦虑一类的情绪。音乐展现了一个处于极度痛苦的幻觉世界。基本主题:上行旋律线条,以各种方式反复出现在作品中。
    (2)《往事》具有抒情的风格,表现了一种好像在沉思的情绪。并带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特点



    三、教师:刚才已经提到无调性音乐,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
    1. 请一名同学朗读“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2. 请一名同学朗读“十二音音乐”

    四、将两首乐曲再欣赏一遍
    问:你喜不喜欢表现主义音乐?其理由是什么?发展不同见解

    五、请同学演奏《往事》主题音乐




    六、观看绘画《生于死》,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于此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撰写一篇与表现主义音乐相关的短文
    听教师导入,思考并关注要学习的内容







    聆听、思考


    能够对所听到的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音乐形象等进行讨论。


    讨论并回答



















    聆听、思考理解



    学生朗读





    聆听
    回答




    在同学演奏的同时,同学们哼唱音乐主题


    观看、思考共同探索





    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关注








    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激发学生兴趣,利于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





    对比、思考并讨论



















    提高学生对“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的理解








    结合音乐知识,欣赏两首乐曲,加深对乐曲的感受理解。
    发表对表现主义音乐的不同见解

    使同学们充分体验无调性音乐的风格




    感受两种不同艺术风格中的异同
    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关系



    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课堂与学生的交流学习有方向性、目的性、针对性。
    2. 认识两首乐曲在表达音乐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3. 通过对两种不同(音乐、,美术)艺术风格的异同,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



    第三十四节 爵士乐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南部之子》和《突尼斯之夜》两首爵士乐,感受爵士乐的风格特征,激发学生去了解爵士乐的兴趣和愿望。
    (二)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爵士乐的基本要素特点。
    (三)简单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四)通过对《突尼斯之夜》的背景知识了解使学生体会到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形成都建立在多姿多彩、广阔肥沃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之上。
    (五)对比欣赏老一代爵士音乐大师和爵士乐新生力量的音乐风格,并有所鉴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聆听音乐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和体验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难点:基本把握爵士乐的节奏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 《南部之子》,《突尼斯之夜》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师:充分使用配套教学参考书和课件资源,利用自身资源,并开发学生资源,加以融合。
    (二)学生:了解爵士乐的相关内容,搜寻美国电影《你好,多莉》并欣赏。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知识的学习,采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预习式学习方法。
    (二)课堂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
    初步感受爵士乐的音乐特点



    [深入]
    进一步分析作品并深入了解音乐风格特点

















    练习掌握音乐要素
    海上钢琴师爵士音乐片段导入

    一. JAZZ
    爵士音乐的风格(比如:自由的风格,特殊的节奏型)。
    二 欣赏《南部之子》,感受早期爵士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阿姆斯特朗(出示文字和图片资料)
    提示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BASS声部和旋律声部不同的节奏型
    思考:1.早期爵士乐的演奏风格
    2.观察爵士乐演奏中常用的乐器
    三.指导学生学习教材161页的爵士背景知识。(欣赏电影《你好,多莉》片断,说明此时爵士音乐已处于衰落期,凭借这部电影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但随后就被摇滚乐的热潮淹没)
    1、音乐实践活动:两声部节奏练习(出示谱例)





    四.归纳爵士乐的总体风格特征

    欣 赏


    学生通过欣赏,结合自己对爵士音乐的最初印象,讨论爵士音乐的基本风格。





    学生讨论并阐述结论

    聆听、辨别并有所感悟



    从主奏和伴奏乐器;
    从情绪特点;
    从演唱风格。





    加强对早期爵士乐风格特点的印象和把握





    学生节奏练习
    创设音乐情境


    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爵士乐队的基本构成
    主要让学生感受爵士乐的节奏特点——重拍后移





    加强对爵士音乐的音乐要素的把握

    让学生了解爵士乐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音乐特点,




    进一步体验爵士乐的节奏特点,
    加深学生对爵士乐风格特征的印象



    通过练习更加深了对早期爵士乐风格特点和音乐要素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四导语.刚才欣赏了老一辈爵士大师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精彩表演大家初步了解了早期爵士乐的表演形式,主要乐器,基本节奏,演唱特点,音乐风格,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位出生于1979年爵士乐新生力量中的代表人物的演唱,把握对早期爵士乐的学习体会,抓住对新的爵士乐风格的最初印象加以鉴赏,请新上诺拉.琼斯带来的《Don,t know why》mtv 欣赏
    五.引导学生与前曲作比较;这种风格你是否熟悉. 虽然我们对前面欣赏的乐曲有了相对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但是这一首比前曲风格显然颇多不同. 乐器:吉它 钢琴 架子鼓 人声
    听讲



























    学生进行比较
    从乐器角度比较
    从比较中看发展,从发展中看融合
    从融合中看进步


















    速度:慢 情绪和色彩:忧郁、淡淡的暗色 这是爵士乐发展到后期的一种新的形式,因为弥漫着淡淡的忧郁和哀愁,色彩沉郁,因此人们用一种形象的色彩来形容他,Bull.这种音乐形式就被称为蓝调和布鲁斯. (出示图片,然后新上拉维.香卡音乐片段) 拉维.香卡简介(图片) 作为印度最出名的西塔尔演奏大师的女儿诺拉琼斯从小就受到严格的 印度传统的音乐训练, 后到美国发展,高超的演奏技艺,美妙的歌喉,出众的容貌 ,使他在美国的爵士乐界很快拥有了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体会到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形成都建立在多姿多彩、广阔肥沃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之上.
    从速度角度比较
    从情绪角度比较

    听讲









    看图并欣赏


    听 讲

    听 讲














    设置悬念


    增强学生困惑感

    使学生豁然开朗






    使学生体会到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形成都建立在多姿多彩、广阔肥沃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之上.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通过欣赏、讨论、练习基本掌握爵士乐的风格特征。
    (二)比较两首爵士乐作品,并通过欣赏辅助作品,从中清理出大概的爵士乐发展脉络,对爵士乐的产生、发展、与其他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受其他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等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正确的道路。

    习 题:
    1、你还曾欣赏过哪些优秀的爵士音乐作品?
    2、在音乐发展史上,爵士音乐在其辉煌期过后,其主流地位逐渐被哪种音乐类型所取代?这种音乐形式最初的标志性人物或团体的名字?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


    相关教案

    人音新版音乐鉴赏教师教参: 这是一份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3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拓展与探究的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第十五节 贝多芬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第十五节 贝多芬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第十四节 巴赫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必修 《音乐鉴赏》第十四节 巴赫公开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