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5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6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第8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读清字音,解释词义,文章梳理,研读课文,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瞭望( ) 缅怀( ) 埋没( ) 彷徨( )
    páng 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提出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分析传统教育的弊病,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总结全文,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的新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1.本文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2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结合第3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4.“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
    “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
    5.《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
    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而不愿动手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提倡“格物致知”是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自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令。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
    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论证有力、充分。作者在课文中第4节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节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节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记述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节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节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节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作者还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品读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1.请为这段文字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参照下面的例句,自选内容仿写一句话。例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仿句:_________________
    1.(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材料相同、重量不同的铁球,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下降速度与重量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的速度落地。2.(示例)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大家的利益。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语释义,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知所措,诵读感知,知人论世,理清思路,品析方法,高瞻远瞩的眼光,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授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推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格物致知,举例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析问题,传统教育弊端,实践精神的重要性,摆事实讲道理对比,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阅读目标,写作目标,品格素养,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背景资料,文体知识,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