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知识回顾 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
展开模块知识回顾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为每小时15°;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3.每年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4.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
5.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6.因经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作地方时。
7.我们把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叫作北京时间。
8.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9.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0.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11.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都有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各地昼夜长短情况与夏半年相反。
12.每年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13.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
1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作回归运动,从而使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各不相同,进而形成不同的热量带。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
1.内力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和变质作用。
2.地壳运动会形成褶皱和断层构造。褶皱的基本形式分为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向斜是岩层向下凹陷的弯曲。地垒构造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3.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用烈度表示。
4.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等。
5.风化作用类型主要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风化作用后的风化产物是土壤母质的来源,对土壤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6.侵蚀作用分为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和海水侵蚀作用。
7.搬运作用分为风力搬运作用、河流搬运作用和冰川搬运作用。
8.地表形态对城市、交通线路、人口分布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9.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0.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
11.沉积岩是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并含有生物化石。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石等。
12.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常见的变质岩有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等。
1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存在的基础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相互转化。
第三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1.引起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有气团、锋、气旋和反气旋等。
2.气团是指温度、湿度、气压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的温度特征,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根据气团的湿度特征,可分为海洋性气团和大陆性气团。
3.锋的类型主要有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4.冷锋雨区主要位于锋线附近和锋后,暖锋雨区主要位于锋前。
5.冷锋在我国的活动范围很广;我国春秋季在东北、江淮流域和渤海等地区可出现暖锋;我国江南清明前后细雨绵绵天气与初夏时梅雨天气都与准静止锋有关,冷锋移动受阻停止可转变为准静止锋,如昆明准静止锋和南岭准静止锋。
6.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按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南半球气旋相反。某地受气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7.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按顺时针方向辐散下沉,南半球相反。某地受反气旋控制时,常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
8.在天气图中,我们能够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判断出不同的天气系统,以及天气系统中的气流状况,并由此判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状况。
9.等压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等压线分布稀疏的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小,风速较小。
10.大气环流是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
11.七个气压带: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两极地区的极地高气压带。六个风带:南北半球低纬度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带、南北半球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
12.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13.季风形成的原因:一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二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14.单一的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压带和风带季节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有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5.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其中下垫面因素包括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和其他因素。
16.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景观形成的影响包括:(1)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2)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3)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4)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
第四章 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能量交换
1.陆地水的类型包括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和地下水等。
2.河流水的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泊与沼泽水、地下水等。
3.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之间补给是相互的,但冰川对其他水体的补给是单向的。
4.洋流按照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5.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在北纬45°~70°,分布着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在南极大陆外围的海域分布着环绕地球一周的绕极环流,它由方向相反的两圈环流组成;(4)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6.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主要有:气候、海洋生物资源分布、航海、污染等影响。
7.海—气相互作用包括海—气间的物质交换、海—气间的能量交换。
8.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包括对水量平衡的影响和对热量平衡的影响。
9.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使世界各地出现气候异常,如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降水异常增多,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会影响全球的生产和经济,如赤道东太平洋海区鱼类大量减少。
10.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但影响程度及范围较厄尔尼诺现象小。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组成。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等过程,实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形成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3.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形式是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自然地理环境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单个自然地理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纬度地带性表示的是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一定的作用。
6.陆地干湿度地带性表示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温度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
7.垂直地带性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就是垂直自然带的基带,其垂直带谱受所处纬度、距海远近、海拔、相对高度和坡向等因素影响。
8.非地带性分异的影响因素有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及答案,共16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昼夜更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导学案及答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