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总复习重要微专题讲解九 碳达峰、碳中和与碳交易
展开
微专题九:碳达峰、碳中和与碳交易一、高考曾这样考过(2021.广东适应性考试)据报道,我国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提前完成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的是①增加林草种植面积 ②增加风力发电装机容量③增加光伏发电投资 ④减少河流水力资源开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B。增加林草种植,能够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但是无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①错。增加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光伏发电投资能够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故②③正确。减少对河流水力资源开发,不利于发展清洁水电,会增加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二氧化碳排放,④错。②③正确,B对。ACD错,故选B。二、微点突破1.历史背景(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人类的生存范围进一步缩小。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3)中国的责任与担当。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2.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1)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2)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方式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3)碳交易: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谈判, 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3.影响(1)重构产业结构:①重构能源产业,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幅发展可再生能源。②重构制造业,中国的所有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将进行新的国际合作、国际分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③碳交易成新能源汽车企业增收新支点,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得到收入。(2)重构国内外经济格局:①改变中国现有的经济版图,光伏、风能聚集的中西部地区将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②改变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中国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中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石油地缘政治时代”被完全打破,国际竞争的焦点将逐渐转移到低碳技术价值链的控制上。(3)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碳中和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出行优选使用公交,骑行自行车或徒步上班增多;资源节约,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纸张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购物袋等;使用节能灯具、空调温度避免夏季过低冬季过高;节约食物,餐桌上的光盘行动等。4.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1)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2)提升能源的使用率:提升工艺、更新设备等方式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现有排放。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去捕集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排放也是有效手段之一。(3)加大碳的吸收固定:①大量植树,提升植被覆盖率,通过绿化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②通过工业固碳,CO2资源化利用。(4)碳交易:把通过绿化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额度,变成了一种可供转让的资源,进入市场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发展碳汇,鼓励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把“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中和促进法”等作为引导碳减排的政策工具。(5)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三、微点训练 (2021·福建三明5月毕业班质量检测)2021年4月2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举行了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认证仪式,某油轮在青岛一巴士拉一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固定源排放所产生的8583吨CO2温室气体,通过购买等量华能风电场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碳中和。读青岛-巴士拉航线示意图,完成1~2题。1.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①顺流(北印度洋) ②盛行风 ③载货量 ④逆流(北印度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的直接影响是A.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 B.改变能源消费结构C.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 D.促使人们节约能源【解析】1D,2A。第1题,据材料可知,油轮在青岛一巴士拉一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主要是冬半年,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不变,青岛一巴士拉是顺流,返程是逆流,航速不同,从而影响碳排放,①不符合,④符合,AC错误;沿途盛行风发生变化,去返程受盛行风的影响差异较小,②不符合,B错误;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还可能与载货量大小有关,影响影响碳排放,③符合。故选D。第2题,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消除量=排放量,反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是今后的趋势,不能直接影响,B错误;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不是碳中和的主要目标,C错误;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人们节约能源,但不是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A。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我国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指我国在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完成3~4题。3.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 ②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④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降碳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①绿色住宅占比提高 ②汽车环保标准提高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 ④出现碳排放权交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3④【解析】3D,4B。第3题,加大煤炭的消费量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利于碳达峰,故①错误;限制钢铁产业的发展和煤炭使用量不利于我国的重工业发展,故②错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早日实现碳达峰,故③正确;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更加规范各行业的碳排放量,推动能源高效的配置,故④正确。因此③④正确,故选D。第4题,降碳政策可以使得绿色住宅占比增加,故①正确;限制汽车排放的标准,促进汽车环保标准的提高,故②正确;降碳政策可以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量,但无法达到完全禁止,故③错误;降碳政策可以促进碳排放权交易的出现,故④正确;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B。(2021·深圳二模)土壤储存的碳是植物的三倍多,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厘米的底土放置在0~15厘米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5~7题。5.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吸收较少 B.淋溶作用较强 C.土质疏松多孔 D.生物质积累多6.当表层土壤有机碳不再增加时,可以实施下一轮“倒置耕作”。“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7.“倒置耕作”的作用不包括A.抑制杂草生长 B.减轻土壤侵蚀 C.减排温室气体 D.减少病虫危害【解析】5D,6C,7B.第5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吸收较少与草地表层士壤有机碳含量关系不大,且 “倒置耕作”对植被吸收影响较小,A错误。淋溶作用是指土壤物质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黏粒、有机质、易溶盐、碳酸盐和铁铝氧化物等)在渗漏水的作用下,由土壤上部向下部迁移,或发生侧向迁移的一种土壤发生过程。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淋溶作用弱,B错误。土质疏松多孔与草地表层壤有机碳含量关系不大,C错误。草地和草原由于季节性枯萎,导致积累下来的有机质较多,故有机碳含量较高,且淋溶作用较弱,D正确。第6题,读图可以可以看出,倒置耕作后,15年内表层土有机碳一直保持增加,到15年后几乎不再增加,故倒置耕作的周期最适宜为15年,C正确,ABD错误。第7题,根据题干,“例置耕作”会将杂草种子、病菌孢子、害虫卵等埋入深土层,抑制其生长繁育,AD不符合题意,AD错误。由图可知,有机碳储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有可能将土壤中的碳储存在地下土壤中,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C错误。在水土流失或风蚀作用的地区,“倒置耕作”后土壤处于疏松状态,易引起水蚀或风蚀,加重对土壤侵蚀,B符合题意,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