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少年闰土》课文知识点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446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少年闰土》课文知识点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8446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少年闰土》课文知识点
展开24 少年闰土词语:Niǚ chú wèi cuàn kuà tào chù扭动 厨房 刺猬 逃窜 胯下 圈套 畜生 多音字:正:zhēng正月zhèng正式 撒:sǎ撒种sā撒谎 形近字:胯(胯下)跨(跨越) 毡(毡帽)毯(地毯) 撒(撒种)撤(撤退)缚(束缚)搏(搏斗) 猬(刺猬)谓(称谓) 伶(伶俐)铃(铃铛) 词语解释: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弶: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明晃晃:光亮闪烁。许下愿心:即许愿。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秕谷: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反义词:郑重——轻率 讲究——随便 允许——禁止 熟识——生疏凶猛——温顺 伶俐——笨拙 新鲜——陈旧 危险——安全 近义词:郑重——慎重 讲究——重视 盼望——希望 熟识——熟悉无端——无故 凶猛——厉害 伶俐——机灵 一望无际——无边无际 课文主题:本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形象,反映了儿时的“我”与闰土真挚的友谊及“我”对他的怀念之情。句子解析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人们认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会死。这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说明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这句话中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我”向来不知道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来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4.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写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 见多识广。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通过如此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内问题: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出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 2、课文围绕闰土写了哪些内容?答:课文写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3、“我”与闰土有哪些不同之处?答:①生活环境不同: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里。②阶层不同: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③见闻不同:闰土见多识广,“我”却孤陋寡闻。虽然生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但“我们”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多么难得啊! 4.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①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②看瓜刺猹——机智勇敢;③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5.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我”记忆中的闰土勇敢机敏。第二段(2-3):我盼望见到闰土。第三段(4-18):闰土和我讲了雪地捕鸟,瓜地刺猹,海边检贝壳和潮汛看跳鱼的事,我非常羡慕,他的见多识广。第四段(第19自然段):闰土和“我”分别了,友谊也中断了,但“我”很怀念他。 课文主题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诚的友谊,抒发了“我” 对他的怀念之情。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1)朗读提示: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并读出感情来。比如:第一自然段,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深 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朗读景物描写要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要能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用稍快的速度朗读。又如:第四自然段,写“我”和闰土见面的情景。“我”早就想见到闰土,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朗读时要用急切的语气来读,速度稍快。再如:“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_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第1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的丰富,要读得舒展些;第2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读,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 (2) 背诵指导:课文第1自然段按照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先写了“深蓝色的夜空、金黄的圆月”,再写海边“一望无际的沙地、碧绿的西瓜、看瓜刺猹的闰土” 。背诵课文要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3)体会形象。课文开头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刺猹的鲜明图画,生动具体地勾画了闰土这个勇敢机敏、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这个美好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时时浮现在脑海里,三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2、课文写了记忆中的闰土、初次相识时的闰土、给“ 我”讲新鲜事的闰土,结合相关内容,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1) 从月夜瓜地,少年刺猹时“带”、“捏”、“刺”的动作,猹反身逃时“扭”、“逃” 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记忆中的闰土是一一个可爱、勇敢、机敏的少年。(2) 从初次见面时看到的闰土的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 -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神态描写“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可以体会到相识时的闰土是一一个健康、朴实、天真、可爱的农村少年。(3)从闰土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可以体会到给“我”讲新鲜事时的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知识丰富、机智勇敢的少年。 3、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A、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一一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B、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C、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1) 从句中的“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可以感受到“我”对少年闰土的敬佩,以及感叹自己的孤陋寡闻之情。(2)“素不知道”中的“素”是“从来、向来”的意思,从这个词语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我”对少年闰土的敬佩,以及对自己见识太少、知识贫乏的感叹之情。(3) “所不知道”指的是“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一这 些有钱人家的少爷,过着不劳而食的生活,生活天地狭小,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见识太少。这里用对比的手法形成的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我们”与闰土的不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闰土的敬佩、尊重的感情。是闰土打开了“我”的眼界,才知道院墙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天空,才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对少年闰土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