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作好铺垫,辨析练习,巩固算法,回顾整理,拓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课题
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减法
课次
第1课时
课标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来进行教。在小学数学中,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熟知的故事、童话、动物、卡通等小学生所熟悉的场景中汲取营养,将数学课堂融入到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感知与课堂的气氛能够融为一体,使学生最容易产生亲切的情感,投入最积极情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够准确计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让学生经历探究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会“满十进一”的数学思想,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活动,课堂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对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算理的理解,让学生经历运算过程,并通过设计变式训练和错例分析等,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养成思维的严谨性,以及一丝不苟、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教材和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小卫士的职责指导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理解各数位上数的变化,体会“满十进一”的数学思想,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我们先来一组课前小练习,请你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目,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324+153= 375+583=
学生交流,汇报结果。
师: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个位算起、满十进一。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吗?这是七星瓢虫,它是捕食蟒虫的能手,是田园小卫士,是我们的好朋友。
师:看!在农民伯伯的菜地里又出现了七星瓢虫忙碌的身影。请仔细观察,从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生:瓢虫已经检查了189棵白菜,还剩394棵没有检查。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1.自主列式
师: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吗?怎样列算式呢?
189+394=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2.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师:结果是多少呢?请你先来估一估。
生:189≈200 394≈400 189+394≈600(棵)
师:你认为笔算的结果应该比600大还是比600小?
生:每个数都估大了,估算结果比准确结果大,准确结果结果比估算结果600小。
师:那它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笔算,做完的同学先自己说一说算法。
生:189+394=583(棵)
1 8 9
+ 3 9 4
5 8 3
师:谁想分享一下计算过程?
生:个位上9加4得13,向十位进1。十位上8加9得17,再加个位进的1得18,向百位进1。百位上1加3得4,再加十位进的1得5。
师:为什么十位、百位相加时都要再加1,这两个“1”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
生:因为个位上9个一加4个一得13个一,十个一是一个十,满10向十位上进1,这个“1”表示一个十;
十位上8个十加9个十得17个十,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得18个十,十位相加满10,10个十是一个百,再向百位进1,这个“1”表示一个百。
3.揭示课题
师: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生:相同之处:都要满十进一。
不同之处:以前学的是一次进位的,现在是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而十位相加又满十需向百位进1,也就是连续进了两次位。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
4.验算
师:这个结果正确吗?怎样验证一下?对,可以验算,请在练习本上尝试验算。
生1:加法验算:用394+189看看是否等于583。
生2:减法验算:用583-189看看是否等于394,这是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研究的知识。
师:希望同学们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回顾一下我们课前估算的结果,准确结果583是不是比估算的结果600小一些?估算能提供得数的大体范围,帮助我们检验笔算的准确性。
这个问题解决完了,我们要记得写上单位和答语,养成好的做题习惯。
5.小练习
师:我们的田园小卫士可能干了,白菜地里、茄子地里到处都是它们忙碌的身影,你能算一算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吗?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计算。
生:可以列式158+247,也可以列式247+158,计算时,个位上7加8得15,向十位进1。十位上4加5得9,再加个位进的1得10,向百位进1。百位上2加1得3,再加十位进的1得4。大家做对了吗?计算后写清单位和答语。
6.总结算法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两道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按下暂停键,想一想。
师小结:在计算这样的连续进位的加法时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辨析练习,巩固算法
师:七星瓢虫还在田间辛勤的除害,你想不想帮帮它?这有两片叶子,你能帮它辨别一下叶子是健康的还是有病虫的吗?错误的算式要纠正过来呀!请按下暂停键。
引导学生辨对错,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帮瓢虫解决了大麻烦,瞧,菜园里迎来了丰收的景象!希望同学们爱护像七星瓢虫这样的益虫,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尊重它们的劳动成果,节约粮食。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师:愉快地课堂马上就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学习了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在验算中养成了严谨的思维以及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还在练习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环保意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
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加深学生对加法计算顺序及方法的掌握,为探究新知作好铺垫,帮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迁移。
简单介绍七星瓢虫的益处,创设瓢虫在田间劳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学生已有万以内数不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认知基础上,放手让学生估算、笔算。
通过质疑问难、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了解算法到关注、理解算理再到掌握算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巩固小练习之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总结出笔算算法。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实现了算法、算理的有机结合。
七星瓢虫还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贯穿始终。通过辨析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算法。同时渗透爱护益虫、保护环境、节约粮食的理念。
课堂最后,梳理知识结构,畅谈收获。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4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探求新知,巩固应用,拓展提升,课堂小结,提升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五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算法交流,分析比较,沟通优化,促进发展,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回顾反思,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