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8.2 气温、湿度和降水 同步自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71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8.2 气温、湿度和降水 同步自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71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8.2 气温、湿度和降水 同步自测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8171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气温、湿度和降水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8.2 气温、湿度和降水
一、单选题
1.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C. 海拔高气温高,海拔低气温低 D. 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差异没有关系
2.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
B. 百叶箱对温度计的保护作用
C. 便于观察
D. 防止温度计日晒雨淋
3.不用百叶箱,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下列哪个地方测出来最接近真实值( )
A. 学校室内篮球场 B. 教学楼楼顶上
C. 操场边树荫下 D. 学校阅览室室内
4.如图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C.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D.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题4图 题7图
5.浙江省气象台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温度14-23C,东北风4.5级,阵风6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 B. “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
C. 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D. 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
6.“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 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 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 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 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7.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 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C. 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D.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8.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日平均气温是11.5℃ B. 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
C.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 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
9.11月19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浙江全省正面临“区域性较严重干旱”。江山、常山两地达“重旱”,另有42个县(市、区)达“中旱”,22个县(市、区)达“轻旱”。全省气象干旱面积约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10月3日至11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八成,这让浙江很“受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浙江今年夏秋季节盛行西北风,所以没下雨
B.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后一定会降水
C. 人们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10.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11.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2.如图所示的实验,能验证影响气温的因素是( )
A. 季风 B. 地形 C. 纬度高低 D.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高度(千米)
13.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
B. 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
C. 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
D. 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
14.对于下列自然现象或生物生活习性,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雷电是自然界中的放电现象
B. 热气球和风筝升空,依靠空气对它的浮力来升空
C. “蜻蜒低飞,不雨也阴”说明空气中湿度大
D. 炎热夏天,狗伸出舌头加快呼吸,这样有利于散热
15.根据温度垂直变化和地形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不会降水
B. 气流上升时,空气遇冷会液化
C. 地球大气层的气温都会随着高度上升而降低
D. 地形雨的形成与大气环流和温度垂直变化有关
16.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每年暑期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欲带你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7.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湿球温度计的球部被湿棉纱布包着,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某学校社团的同学用该干湿球湿度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较大,这是由于湿棉纱布中水的比热较大
B.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C. 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D. 该社团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18.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 28 ℃ B. 11 ℃ C. 8 ℃ D. 16 ℃
19.下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干湿球湿度计的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 )
A. 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B.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
C.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
D.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近
二、填空题
21.身边的废旧物品也是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小明学习《天气与气候》内容后,将使用过的饮料瓶改造成实验工具。
(1)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式相同,如图甲所示。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的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________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一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乙。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烧的线香。利用该装置可以模拟风的形成。请预测图乙中C点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用箭头标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
22.左上图是台州10月30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________℃,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
(2)图中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23.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如图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2800米,A地的气温为20℃,且此地区山顶处常年刮西风。根据以上信息推测B地气温是________,B和C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________。
24.塘栖枇杷是国内外享有历史盛誉的地方特色产品,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汁多味鲜、风味卓绝而闻名天下。
(1)平时吃枇杷的可食用部分如图1所示,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在枇杷的栽培过程中,我们经常利用如图2所示的营养繁殖方法,这种方法是________。
(3)湿度变化对枇杷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湿度我们常常用干湿球湿度计来测量。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①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慢,温度降低越小。
②根据相对湿度表(相对湿度是实际容纳的水汽产生的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回答有关问题。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25.干湿球湿度计有两支温度计组成,一支是干球温度计,测量的就是气温;另一支是湿球温度计,其玻璃泡用湿棉纱包裹。
(1)其原理是: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湿度越大,蒸发越________,温度降低越________。
(2)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干湿差
1℃
2℃
3℃
4℃
15℃
90%
80%
70%
61%
20℃
91%
82%
74%
66%
25℃
92%
83%
76%
68%
30℃
93%
86%
79%
73%
如果当地当时气温是25℃,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当地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________。
(3)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
(4)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体的气温,而忽视了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26.下列是小科在生活中看到的情景,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把一个喇叭装在硬纸盒里,做成一“舞台”。台上布娃娃在喇叭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布娃娃跳离纸盒时忽高忽低,这是因为喇叭音乐中的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在变化引起。
(3)如图丙所示是气象站用来测量大气状况________的工具。
27.某地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如图为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温差达到________℃。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________是海洋。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A 3. C 4. C 5. D
6. B 7. B 8. C 9. C 10. B
11. D 12. D 13. D 14. B 15. A
16. D 17. C 18. B 19. C 20. B
二、填空题
21. (1)等于
(2)解:如图所示:
22. (1)23;14
(2)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
23. 5℃;C
24. (1)子房壁
(2)嫁接
(3)76%
25. (1)慢;小
(2)76%
(3)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湿差,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4)越不舒适
26. (1)禁止鸣笛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
(3)雨量
27. (1)A;15
(2)B
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解析】 A、从低纬度地区向南、北极逐渐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相反,B符合题意;
C、海拔高则气温高,海拔低则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D不符合题意。
2. A
【解析】由分析可知,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A选项正确。B、C、D错误。
3. C
【解析】学校室内篮球场 、学校阅览室室内,都处在室内,由于房屋的保温作用,那么室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会有差异,故A、D不合题意;
教学楼楼顶上 ,由于空气流动大,且阳光直射,所以温度也不太准确,故B不合题意;
操场边树荫下,最接近自然状态,此地的气温最接近真实值,故C符合题意。
4. C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处山顶海拔高,气温低,成为避暑之地.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C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成为避暑之地,C符合题意。
5. D
【解析】A:“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说法正确,A错误;
B:“阵风6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说法正确,B错误;
C: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说法正确,C错误;
D: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高气压控制时天气是晴朗干燥的,低气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说法错误,D正确。
6. B
【解析】由分析可知右,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反映的是降水与农业的关系,B选项正确,A、C、D错误。
7. B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读图可知,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山的南坡降水多为迎风坡,山的北坡降水少为背风坡,迎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而背风坡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减少,B符合题意。
8. C
【解析】A、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因此当日平均气温并不是11.5℃,A不符合题意。
B、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南方向,B不符合题意。
C、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C符合题意。
D、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D不符合题意。
9. C
【解析】A、刮西北风与空气流动有关,并不是导致没有降雨的原因,因为降雨是指在大气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方式下降到地球表面的天气现象,与刮风无关的,A不符合题意。
B、下雨是一种自然景象,是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B不符合题意。
C、人工降水,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C符合题意。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D不符合题意。
10. B
【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符合题意。
C、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同一纬度,海拔高,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11. D
【解析】 对流层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对流运动,所以① 对;
对流层就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 ② 错;
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对流层的,所以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 ③ 对;
所有的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的,所以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④ 对;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总质量75%左右, ⑤ 错。
12. D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白天和夜晚,海陆的温差,所以是为了验证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13. D
【解析】A、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不能经常移动位置,A不符合题意;
B、 在降雨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直接测量,量杯的读数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B不符合题意;
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C不符合题意;
D、将量雨器放置平坦开阔地.D符合题意.
14. B
【解析】A、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故A正确;
B、风筝升空,是利用其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来升空的;故B错误;
C、蜻蜓低飞是因为其翅膀沾上较多的水分,而难以飞高,说明空气的湿度较大;故C正确;
D、狗的体表没有毛孔,因此只能通过舌头来散热;故D正确;
15. A
【解析】读图可知,山地的迎风坡有湿润气流,迎风坡会降水;而背风坡没有湿润气流,不会降水,故A正确;
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而不是空气液化,故B错误;
对流层中,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逆温现象“,故C错误;
地形雨的形成与温度垂直变化有关。故D错误。
16. D
【解析】由题目可知,旅游的时间是“ 暑期 ”,即在7、8月份,A地7、8月份气温约28℃不适合避暑;B地7、8月份气温约32℃,不适合避暑;C地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应为热带地区,不适合避暑;D地7、8月份气温约20℃,适合避暑。
17. C
【解析】A.由于湿球温度计的湿棉纱布中有水,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使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变小,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湿泡温度计上的液体蒸发吸收热量,温度计的示数降低。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的越小,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别越小,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土地的潮湿程度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即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所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C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题目, 该社团的同学 没有控制温度,所以D错误,不符合题意。
18. B
【解析】由图可知,峨眉山的高度约为3000米,重庆约为260米,则高度差为:2740米;气温降低:(2740÷100)×0.6℃=16.44℃;所以峨眉山的温度为:28℃-16.44℃=11.56℃;故B符合;
19. C
【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冷锋、暖锋、和气旋系统,都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④表示的是反气旋,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多晴朗天气,不易形成降水。
20. B
【解析】干湿球湿度计的湿球温度度和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说明湿球的蒸发非常快,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即水蒸所的实际压强、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
二、填空题
21. (1)等于
(2)解:如图所示:
【解析】(1)同样地点同一时间的降雨量肯定相同,因此A=B;
(2)瓶内蜡烛燃烧,空气受热后密度减小而上升,因此瓶内的气压减小,小于瓶外的气压,那么线香的烟雾从瓶外向瓶内飘动,如下图所示:
22. (1)23;14
(2)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
【解析】(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2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2)图中包含了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23. 5℃;C
【解析】A地海拔300米,气温20℃,B地海拔2800米。B地比A地海拔升高2500米,气温降低了:2500m1000m×6℃=15℃。所以B地的气温为20℃-15℃=5℃。B和C相比,由于此地常年刮西风,C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填C。
24. (1)子房壁
(2)嫁接
(3)76%
【解析】(1)枇杷主要吃果肉部分,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
(2)由图2可知,其表示的营养繁殖的方法是嫁接;
(3)当地气温表示的是干球温度计的读数是25℃,湿球温度计的示数是22℃,两者相差3℃,由表格可知,干球温度25℃,干湿差为3℃,其相对湿度为76%;
25. (1)慢;小
(2)76%
(3)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或相同的干湿差,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4)越不舒适
【解析】(1)干湿球温度计是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汽含量的装置,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相同的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湿度越大,水蒸发量越少,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的差越少。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即湿度较大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反之,当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2)对应图表格当时气温25 ℃, 湿球温度计示数是22℃ ,那么说明干湿差为3℃ ,所以图表格中对应的相对湿度为76%。
(3)由图表格中可以发现相同气温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小。
(4)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是:夏季19℃-24℃,冬季12℃-22℃。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一种爽快。因此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越不舒服。
26. (1)禁止鸣笛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响度
(3)雨量
【解析】(1)甲图的指示牌的意思禁止鸣笛;
(2) 把一个喇叭装在硬纸盒里,做成一“舞台”。台上布娃娃在喇叭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布娃娃跳离纸盒时忽高忽低,这是因为喇叭音乐中的响度在变化引起的;
(3)由图丙可知,是收集雨水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水的体积,所以丙是气象站用来测量雨量的工具;
27. (1)A;15
(2)B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A比B日温差大;一天当中日出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A地区日温差达15摄氏度;
(2)海洋水的比热大,所以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反过来,大陆砂石比热小,气温变化幅度大;故B地是海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电阻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眼与视觉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3 电流、电压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3 电流、电压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