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4《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课件+教案
展开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7.4《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教学设计
课题 | 7.4《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
教学重点 |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 |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准备 |
|
教学过程 |
【情景导入】 复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说算法。 师:周末,丁丁和当当去超市购物,丁丁买的生活用品花了126.5元,当当买学习用品花了38.9元,你们能用竖式算出丁丁和当当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个别学生上台算,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师:那丁丁花的钱比当当花的钱多多少呢?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列竖式帮老师算一算。 个别同学上台算,并说说列加法或减法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哪一位……)
1.出示:文具商店图 观察文具商店图(见教材第96页例题图)。小丽有10元钱,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她的钱够吗? 引导学生说出商品名称和价格,并要求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算一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提问:说一说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小丽有10元钱。 生2:已经买了一个文具盒,还想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 生3:要解决小丽带10元钱够不够?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交流。 2.分析解决问题。 方法一: 先算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10-6.8=3.2(元) 接着可以算如果再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则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绿色的铅笔一共多少钱。可以算出:2.5+0.6=3.1(元)。而3.1<3.2,因此小丽的钱够了。 方法二: 可以先算买了一个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 3.2-2.5=0.7(元),而0.7>0.6,因此再买一支绿色的铅笔钱够了。 3.提问:如果将绿色的铅笔换成彩笔钱够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全班交流。 在上述方法一中,如果将绿色的铅笔换成彩笔,则2.5+0.8=3.3(元),而3.3>3.2,所以钱不够。在方法二中,一支彩笔要0.8元,而0.7<0.8,所以再买一支彩笔钱不够。 4.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还可以把要买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同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互相检验。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板书设计 |
小数加减的实际应用 方法一:10-6.8=3.2(元) 2.5+0.6=3.1(元) 3.1<3.2,因此小丽的钱够了。 如果将铅笔换成彩笔,2.5+0.8=3.3(元),而3.3>3.2,所以钱不够。 方法二:3.2-2.5=0.7(元) 0.7>0.6,因此再买一支绿色的铅笔钱够了。 0.7<0.8,所以再买一支彩笔钱不够。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并能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通过设计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自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课后作业 | 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一” 第6、7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