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琥珀教案设计
展开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5课《琥珀》教学设计
-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力与方法培养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像的描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体会科学小品的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像的描写。
一、课前导读:
观察课件中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上图这晶莹剔透的东西是什么吗?(琥珀)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形成于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二、字词揭秘
1.会认字: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出示课件,重点认读课件上的字词。
2.会写字:
出示课件,学生交流,自学生字。
个别字讲解书写注意事项。
3.多音字:
出示课件,学习文中两个多音字“挣”“埋”。理解这两个字不同的读音所代表的不同的字义。
4.词语学习:
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例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等脏东西)
【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
【澎湃】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三、课文精讲
师:文中的琥珀形成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了解一下这神奇的琥珀是如何形成的。
齐读第一自然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自然段。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科学家凭什么判断故事的发生大约有几千万年了?
科学家推断故事的发生的时间距今大概有几千万年,是根据松脂化石的形成过程来推断的,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师:通过前面的简介,我们知道琥珀是大多松脂化石。那么,形成琥珀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什么?
要有松树。或者柏树。有了松柏树,才能产生松脂,才有可能形成琥珀。
师:找出课文中描写松树的句子。(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
齐读第2自然段
师:为什么科学家还会想象着远处有海?
下文中琥珀是出现在海滩上。所以科学家合理地想象当时森林远处有大海在翻腾。经过几千万年的地壳变化,海水淹没了森林,琥珀被埋在泥沙下面,几千万年后被海浪冲上沙滩。这是为为下文琥珀的出现埋下伏笔。
师:文中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 (三处。第二段、第三段、第六段)
师:夏日火热的阳光跟琥珀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容易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需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师:松林、大海、夏日的太阳,琥珀形成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琥珀中的两个主角该出场了。读课文,看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齐读三、四自然段,说说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
拟人 :
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好处是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形象。
齐读第五自然段,感受作者对蜘蛛的动作刻画的细致传神的特点。
齐读六、七自然段,说说作者凭什么想象出蜘蛛要吃小苍蝇却被滴落的松脂包住的情节?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蜘蛛是在苍蝇背后的,而且离得非常近,所以作者推测蜘蛛是要把苍蝇当美餐。作者的想象是有根据的,合乎情理的。
齐读八、九自然段,说说作者这样想象的依据。
后文提到“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所以作者想象它们是挣扎过的。
因为琥珀的大小,让作者想象是“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
师: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1.松树林 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 。3.蜘蛛和苍蝇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
齐读10-12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
小结:第二部分: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过程。
师:松脂球如何变成化石的?
1.时间漫长。 2.陆沉水漫。 3.泥沙掩埋。
齐读13-17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第三部分:13-17自然段。琥珀的发现过程。
齐读18自然段
师: 这块琥珀有什么科研价值?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几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几万年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课堂小结:《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推测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经常运用一些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即使借助想象、推测,也必须有合理地科学依据。
板书设计:
故事发生的时间
琥 琥珀的形成过程 丰富的想象
珀 琥珀的发现过程 合理的推测
琥珀的研究价值
四、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nù hǒu shèn chū měi cān shǎng wǔ
( 怒 吼 ) ( 渗 出) ( 美 餐 ) ( 晌 午 )
zhēng zhá mái mò
( 挣 扎 ) ( 埋 没 )
- 填合适的词
( 澎湃 )的波涛 ( 柔嫩 )的翅膀
( 厚厚 )的松脂 ( 前俯后仰 )地挣扎
( 热辣辣 )地照射 ( 不断 )地冲刷
3.学习课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拟人句。
春鸟儿在枝头愉快的歌唱。
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4.判断正误
琥珀是松脂球。( × )
琥珀不仅可以作装饰品,还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 )
科学小品文可以天马行空,不受限制地大胆想象。( × )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互动,总结,知识拓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5 琥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