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1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2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3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4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5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6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7页
    2021人教版八下 马说课件第8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说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伯乐相马的故事,唐韩愈,自读课文熟悉文本,归纳整理,思考问题,痛斥执策者的愚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能讲出几个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或是诗词名句吗?
    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耳东风 马首是瞻、 马放南山 马前泼水 、马瘦毛长、 一马平川 驷马难追、走马观花、 快马加鞭、 马革裹尸龙马精神、 指鹿为马 千军万马 万马奔腾、 老马识途、 天马行空……
    含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或是诗词名句、俗语谚语
    春风得意马蹄急踏花归来马蹄香 浅草才能没马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3、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中,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唐宋八大家:“三苏”:苏洵、苏辙、苏轼“韩柳”:韩愈、柳宗元 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说”是我国古代托物寓意的一种议论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说”就是“谈谈”的意思,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重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五、听朗读正音并初步划分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译:世上有了伯乐,这样后才有千里马。然:这样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译: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知识点:而——表转折,但是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屈辱)辱没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知识点:故——因此,所以 虽——即使 祗——只,仅 辱——辱没 于——在 以——用 称 ——著称 骈——两马并驾 ,引申为并列。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知识点:食——吃 或——有时 食——同“饲”,喂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知识点:是——这种,这样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 同“现”,表现 且——犹,尚且等——等同 安——怎么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用马鞭赶它,不能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让它竭尽才能,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还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知识点:策——用鞭子赶 以——按照 道——正确的方法 材——才能 执——拿着 临——面对 其——难道 邪——表疑问,吗 其——恐怕
    食马者;而食;食之才美不外见
    通“饲”,喂通“现”,表现
    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食之不能尽其材
    用按照吃,动词通“饲” 喂养,动词表反问,难道表揣测,恐怕它的,指千里马(代词)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才能,能力能够用鞭子打(动词)马鞭 (名词)
    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本段表达作者观点的一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处境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本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谴责。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
    2、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文中心句)?
    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第三自然段用何修辞表达了对驭马者的嘲讽?
    用排比修辞刻画了驭马者的愚妄、无知、表达了作者对其傲慢态度的憎恶、鄙视。
    千里马的不幸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谁应当为千里马的不幸负责?对这些人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奴隶人、饲马者、驭马者对他们的无知、平庸进行鄙视、表示不满。
    1、课文共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
    论述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对执策者的“不知马”的讽刺。
    本文表面虽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那么文中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哪几类人?
    “伯乐”---善于识别人才,知人善用的有识之人;“千里马”---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愚妄浅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八、主题思想及写作方法
    《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九、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首先起句揭示全文论点,接着主要从反面举千里马不遇伯乐的反例对论点作出论证,然后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论证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之后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
    拓展延伸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2、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巩固:请用原文回答 1.全文的中心论点句是什么? 2.描绘千里马终身悲惨遭遇的句子?3. 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相关课件

    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8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图文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饲”喂,用马鞭驱赶,一同死,同“现”表现,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两马并驾,通“现”表现,回头看,您这是要去哪里,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马说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马说完美版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文体知识,读音停顿,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疏通文意,通“现”表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