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0.2《归去来兮辞》学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2《归去来兮辞》学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1页
    10.2《归去来兮辞》学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2页
    10.2《归去来兮辞》学案—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总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 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培养文言文的语感。2、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一些文言特殊现象的基本规律3、思考陶渊明的选择,理解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把握形象特点。  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文中重要文言文知识难点: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知识等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本文是一篇述志作品,作者通过叙述自己弃官归隐后路上的心情、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表达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乡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二、导学基础知识(一)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因生活所迫开始出仕,做了几任小官,但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弃官归田,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县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低声下气地服事乡里小人!”于是,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三、总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描述作者迷途知返和辞官归田的决心,表达了作者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思想感情。第二部分:(第2-3段)写回归田园之乐。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自己决心归隐、不再犹豫的坚毅情怀。 四、导读理解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有什么深刻内涵?既有作者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恨自己没早些归来的感叹,同时“松菊犹存”更是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审容膝之易安”之句是用了《韩诗外传》中的一则典故。北郭先生辞楚王聘,其妻表示支持,“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后以“容膝”言居室之狭小。“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世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其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3.如何理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这两句一方面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具诗情画意,另一方面又寄托深远,出则无心归则有意,这正是作者出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无心”并不是作者的开脱之辞,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己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又将这种复杂的感情不露形迹地轻点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4.作者先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是不是矛盾?该如何理解?不矛盾。“息交绝游”是断绝与官场的往来,“悦亲戚之情话”是写回归田园后生活的惬意。二者话题的角度有区别。5.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作者乐尽哀来之悲。你对这两句是如何理解的?由物哀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暂之伤感;由春来万物复苏,体会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仓促。这两句虽有些沉郁,但仔细品味,基调还是静谧而愉悦的。6.“曷不委心任去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余日不多,强调顺其自然,这是作者率性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另外一种形式的反抗。7.作者在序文中对他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诗人在序文中提到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四点: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计步入仕途后陶渊明发现出仕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违背本性导致的心力交瘁远比忍冻受饿更让人难以忍受;仕于当时污浊的官场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质性自然”又不想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选择归隐躬耕之路,于是借着“程氏妹丧”之机,弃官归田。8.请分析一下,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弃官归隐之乐?①家园之乐:第2段写“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归来,尔后举家欢庆,其乐融融。②田园之乐:随后作者将笔锋从写居室转到了写庭园,甚至到高处、远处等目光所及之处,精心选取了园日涉、策杖流憩、出岫之云、知还之鸟、抚孤松等几个画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觞自酌倚窗寄傲等生活场景,创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表面写景,实则抒怀,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无尽乐趣及作者的孤傲坚贞之志。③交往之乐:“悦亲成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在这里,作者可以与亲戚们说说里话,可以弹琴读书消除忧愁,更令他开心的是,一帮农民兄弟邀他到田里看看春天的农事。宁静美丽的乡村,朴实无华的乡民,这一切怎不让作者产生“植杖而耘耔”的愿望呢?④出游之乐:作者在农事闲暇之余乘兴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可以“窈窕以寻壑”,也可以“崎岖而经丘”,出游途中所见之景,作者都娓娓道来。春意盎然,诗意盎然趣意也盎然。作者触景抒怀,流露出及时行乐之意。同时,万物的生机勃勃和欣欣向荣却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但总的感情基调仍是明快愉悦和乐观的。9.《归去来兮辞并序》写到了回家后的种种景物和场景,这些描写是实写(眼前之景)还是虚写(想象之景)?结合序”文内容和写作背景加以分析。应当为虚写,为作者想象之景。“序”中说,“辞”作于“乙已岁十一月”,而十一月正值仲冬,作者离职归田的彭泽,位于江西湖口东,是不可能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景象的。“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场景、人事,作者明确说明是“春及”之时的事,与作者写作该文的时间不符。由此看来,作者所写回家后的景象,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文章以这种充满轻快、愉悦、欣喜情调的景象描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的渴望和急切之情。10.本文是如何体现辞赋的文体特点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充分突出了辞赋的文体特点,利用这种特点为内容的表达服务。如他对归耕后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就极尽铺陈之能事,而这种铺陈是主次分明、有所选择的。在句式上,整饬对仗之中又包含参差错落。作者将满腔的感情都寄寓在对景物的形象描写之中,词采华美、音韵和谐却又“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鲜明地突出了辞赋在词采和音韵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避免了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弊病。同时,本文也善于用典,如第2段中“三径”“容膝”分别用了蒋诩归隐不仕和北郭先生辞聘的典故,似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毫无用典之痕。                                                                            自我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幼稚室,瓶无储粟     盈:满     情在骏奔     骏奔:骑着快马奔跑B.非矫厉所得     矫厉:造作勉强     诸侯以惠爱为德     惠爱:仁爱,这里指爱惜人才C.当敛裳宵逝     敛裳:收拾行装     抚孤松而盘桓     盘桓:徘徊D.倚南窗以寄傲     寄傲:寄托傲世的情怀     寓形宇内复几时     宇内:天地间2.下列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眄庭柯以  B.或孤舟C.怀良辰以孤往  D.园涉以成趣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不归 胡:何,为什么B.知来者之可 追:追赶C.壶觞以自酌 引:举起D.万物之得时 善:喜好,羨慕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感吾生行休 壮也,犹不如人B.诸侯惠爱为德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泉涓涓始流 拔剑撞破之D.将有事西畴 青,取之于蓝,而青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解析:骏奔:急速奔驰。2.答案:C解析:C项,怀:留恋,爱惜。A项,怡:使动用法,使……愉快。B项,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D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3.答案:B解析:追:补救。4.答案:A解析: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D项,介词,在/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相关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拓展提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入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细读文本 突破重点,品读文本,交流释疑,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