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题
展开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基础训练
1.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其主要成分属于不有机化合物的是( )
A.丝绸 B.中药 C.茶叶 D.铁锈
【答案】D
【解答】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A错;
B、中草药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B错;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无机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甲烷极难溶于水
C.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D.甲烷具有可燃性,火焰呈蓝色
【答案】A
【解答】解:A、常温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甲烷在一定条件下能变为液体、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烷极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如图所示,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乙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以用作燃料,故B正确;
C、乙醇属于有机物,依据醇类化学式的写法可知,化学式为:C2H5OH,故C正确;
D、乙醇的俗称是酒精,故D正确。
故选:A。
4.“柴、米、油、盐、醋”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醋(醋酸)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答案】D
【解答】解:A、醋酸中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淀粉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脂肪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语,体现了乙醇具有的性质是( )
A.还原性 B.氧化性 C.可燃性 D.挥发性
【答案】D
【解答】解:“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微观上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从宏观上,体现了乙醇具有挥发性。
故选:D。
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石油、煤、氢气﹣﹣化石燃料
B.过氧化氢、二氧化硅、臭氧﹣﹣氧化物
C.干冰、葡萄糖、蛋白质﹣﹣有机物
D.稀盐酸、H2SO4、CH3COOH﹣﹣酸
【答案】D
【解答】解:A、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故A错;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臭氧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属于无机物,所以干冰属于无机物,故C错;
D、稀盐酸、H2SO4、CH3COOH都属于酸,故D正确。
故选:D。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
B.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C.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无现象
D.通过甲烷燃烧的现象及对产物的检验,证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答案】C
【解答】解:A、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通过甲烷燃烧的现象及对产物的检验,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甲烷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甲烷(CH4)是常见可燃性气体,该物质属于( )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有机物
【答案】D
【解答】解:A、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甲烷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B错;
C、甲烷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
D、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最简单的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9.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请回答:
(1)“钠”、“钙”指的是 (填“单质”、“原子”、“离子”或“元素”)。
(2)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答案】(1)元素;(2)有机物。
【解答】解:(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钠”、“钙”指的是元素;
(2)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10.鲜度保持卡(如图)以纸片为载体,以食用酒精(C2H5OH)和柠檬酸为原料制成。经常用于蛋糕、面包、月饼等食品包装内,能在被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1)酒精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E.纯净物
(2)酒精挥发形成气体保护层的过程其微观原因是: 。
【答案】(1)C DE;(2)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
【解答】解:(1)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含有碳元素,还属于有机物,属于纯净物;
(2)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在保鲜食品的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相保护层。
能力提升
11.下表是酒精的相关数据:
物质 | 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 闪点(℃) | 着火点 |
酒精 | 3﹣19 | 12.8(医用酒精为22) | 423℃ |
资料: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
B.在家里,最好采用擦拭医用酒精的方式对桌面、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C.酒精挥发时,分子间间隔不变
D.由表中数据可知,引燃酒精时不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答案】C
【解答】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故A说法合理;
B、酒精可燃不能用喷洒的方法,所以在家里,最好采用擦拭医用酒精的方式对桌面、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故B说法合理;
C、酒精挥发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故C说法不合理;
D、由图示可知酒精的闪点是12.8,所以引燃酒精时不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D说法合理。
故选:C。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酒精 ②食盐 ③石墨 ④乙炔 ⑤甲烷 ⑥蔗糖 ⑦水 ⑧石灰石 ⑨食用油 ⑩鸡蛋清和天然橡胶
A.除②⑤⑦外 B.①④⑥⑩ C.①④ D.①④⑤⑥⑨⑩
【答案】D
【解答】解:①酒精、④乙炔、⑤甲烷、⑥蔗糖、⑨食用油、⑩鸡蛋清和天然橡胶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
②食盐、⑦水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⑧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③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属于有机物。
故选:D。
13.《科学》杂志公布2012年最新研究报告:水星上数十亿吨冰和其中的有机物是数百万年前小行星和彗星撞击水星表面的产物,这有助于解释地球生命的起源与演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一般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B.这里的“冰”是指水晶,属于氧化物
C.水星上有孕育生命的物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种类最多
【答案】B
【解答】解: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如二氧化碳等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选项正确。
B、“冰”是指固态的水,水晶是二氧化硅,选项不正确。
C、水星上有孕育生命的物质有水和有机物,选项正确。
D、自然界中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种类最多,选项正确。
故选:B。
14.消毒酒精已成为我们日常自我防护、消毒的常备试剂,下列关于消毒酒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
B.储存酒精的容器必须密封,要避光存放于阴凉处
C.有效灭活病毒原理主要是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生活中选用95%的酒精消毒效果会更好
【答案】D
【解答】解:A、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遇明火容易发生燃烧,向空气中喷洒大量酒精进行消毒,存在安全隐患,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易挥发,储存酒精的容器必须密封,要避光存放于阴凉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有效灭活病毒原理主要是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酒精浓度越高,蛋白质凝固作用越强。95%的酒精能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待到适当时机,薄膜内的细胞可能将薄膜冲破而重新复活。如果酒精浓度低于70%,虽可进入细菌体内,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顺利地进入到细菌体内,又能有效地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答案】B
【解答】解: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作为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D.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中都含10个质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16.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22日在北京和张家口开幕。
(1)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由氟乙烯(C2H2F2)制成的新型塑料。在物质分类上,氟乙烯属于化合物中的 。
(2)该新型塑料难溶于水,是一种无臭、无毒的白色粉末,在240℃以上会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该新型塑料具有物理性质为: 。(写出一点)
【答案】(1)有机物;(2)难溶于水(或是一种无臭的白色粉末等)。
【解答】解:(1)氟乙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该新型塑料难溶于水,是一种无臭的白色粉末,描述的分别是溶解性、气味、颜色、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
17.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属于有机物的是 (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①③④;(2)1:2:1;(3)C:H=12:1。
【解答】解:(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类似,归为无机化合物进行研究;属于有机物的是:①③④;
(2)在乙酸(CH3CO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3)8.8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
8.8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
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
1.8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8g﹣0.2g=1.6g;
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为8g,正好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该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2g=12:1。
18.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点燃甲烷前必须先进行 ,将甲烷燃烧时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检验气体的纯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2)C2H5OH+3O23H2O+2CO2;
【解答】解:(1)点燃甲烷前必须先进行检验气体的纯度;将甲烷燃烧时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检验气体的纯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2H5OH+3O23H2O+2CO2;
19.在汽油中加入适量酒精,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还能减少污染,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将69g酒精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g。
【答案】C2H5OH+3O2 2CO2+3H2O;112。
【解答】解:酒精燃烧的反应物是酒精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2H5OH+3O2 2CO2+3H2O;
69g酒精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69g××100%=36g,则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之和为36g;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36g÷(1﹣64%)=100g。69g酒精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69g××100%=9g,则生成水的质量为9g÷(×100%)=81g。
由质量守恒定律,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100g+81g﹣69g=112g。
20.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
A.氧气 B.水 C.蔗糖 D.氯化钾
【答案】C
【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B、水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钾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a href="/hx/tb_c400622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优秀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8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78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习题原卷版docx、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习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教版 (上海)6.2 盐和肥料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上海)6.2 盐和肥料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农村有句谚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