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及答案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及答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课时练习02及答案,共5页。


    1.古诗三首课时练习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西yuè  华山有千rèn  高。山中有许多古代的  崖石刻,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  产。

     2  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____ ________写出了战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事的频繁和战斗的艰苦、剧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却说出了________坚决誓言,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豪情。

    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诗改写成一句话。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3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填空。

    这首诗前两句用________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________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________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________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4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5  阅读古诗,答复以下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2解释以下词语。

    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第三句诗中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给带下划线的字或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剑外忽传收 北,初听说  闻到

      鼻涕 眼泪泪满衣裳。

     7  看拼音写生字。

    1  民泪尽胡尘里。

    2五千仞yuè    天。

     8  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1,指________,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五岳,东岳________,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________,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________,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________,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________,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课文中指的是________

    9  选字填空。填序号

       

                  高山

       

                  

    10  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A.快要天亮

    B.将要知道

    C.快要告知

    2却看妻子愁何在  

    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孩子

    3青春作伴好还乡  

    A.年龄

    B.青年时代

    C.指春天

     

    11  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将晓              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篱门              快要天亮。

    迎凉              篱笆的门。

    三万里河          指华山。

    五千仞岳          指黄河。

    摩天              远眺南方。

    南望              指宋朝的军队。

    王师              指碰到天,形容极高。

    12  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解释以下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比照读古诗,答复以下问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以下赏析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表达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意思写诗句。

    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岳;仞;摩;遗

     2【答案】  1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虽然;但是

    2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到达襄阳后就直奔洛阳;归心似箭

     3【答案】  夸张;热爱;泪尽;望;又

     4【答案】  消息来得突然;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疾速奔驰;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5【答案】  1陆游;宋

    2黄河西岳华山遗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3的意思,强调眼泪流干,突出遗民无限辛酸、痛苦之情。

    4对百姓的同情,对王师的期盼,对统治者未能早日收复失地的不满。

     6【答案】  听说;眼泪

     7【答案】  12岳;摩

     8【答案】  1黄河2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华山

    9【答案】   

    10【答案】  1A2B3C

    11【答案】  将晓:快要天亮。篱门:篱笆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指华山。摩天:指碰到天,形容极高。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12【答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3【答案】  1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土

    3北方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统治下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

    14【答案】  1B

    2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土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3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冲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15【答案】  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