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单元提升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第二单元提升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第二单元提升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第二单元提升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单元提升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提升卷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9页。
    第二单元提升卷 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赞歌(zàn)   扮演(bàn)    构筑(zhù)    搀扶(chān)B.发源(yuán) 疲倦(juàn)    滋长(zī)      篱笆(bā)C.昆仑(lún)   赏赐(cì)         雌兔(cí)       骏马(jùn)D.策勋(xūn)   抱歉(qiàn)    伴侣(lǚ)     梳头(sh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澜 怪诞 枯躁 惊涛澎湃B.嗥鸣 污秽 浊流 锲而不舍C.摇蓝 险峻 体魄 丛山叠岭D.挚痛 滋长 暄闹 绝壁断崖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B.金星主持的《金星说》可谓是鲜为人知,独特的主持风格让很多观众觉得他很犀利,敢于直言。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D.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6.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报道,我才知道今年的电视剧《都挺好》有多火。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C.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新闻一: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新闻二: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衢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衢州。何晴、刘劲等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新闻三:5月17日由共青团衢州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衢州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西区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1)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上三则新闻,读完后请你用—句话概括成一则新闻摘要。 (2)学校发出倡议,号召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请你为此拟一则宣传标语。 二、 现代文阅读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闻一多先生上课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④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⑤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⑥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⑦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1).文章第①段说“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这里所表达的闻先生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①段和第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为了突出闻一多上课的风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一多的赞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答出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表现出了夏夜我蒙眬欲睡的状态。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4).根据全文,概括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10.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选自《乐府诗集》)(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唯闻女叹息      唯:________     ②赏赐百千强      强:___________(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4)选文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四、 古诗词鉴赏11.腊前月季(宋)杨万里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①犹包翡翠茸②。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口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③气【注释】①四破:这里指月季花完全展开时的形态。②茸:这里指花蕊。③季冬:指深冬、隆冬。 (1)“无日不春风”一句统领全诗,写出了月季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2)根据全诗情感,填入诗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 B.苦 C.喜 D.闲 五、 写作 12.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的梦: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请以“我的_____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1.B2.B3.B4.D5.B6.D7.(1)示例: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活动倡导低碳生活。(2)示例一:地球—小时,节能一辈子。 示例二:让绿色成为地球最美的颜色。8.(1).对黑暗现实极为痛心,对日寇的入侵极为痛恨;内心又流淌着对祖国“炽热”的爱。(2).事例一:步行去云南,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事例二: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如,写闻一多的语言“痛饮酒,熟读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