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二生物必修2-2.3伴性遗传-2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767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ppt课件
展开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是显性隐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
一、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患病类型
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
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
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
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偏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偏伴性
父亲患病,儿子都患病,没有女性患者
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父子都病偏伴性。
有中生无是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母女都病偏伴性。
父子相传无女病伴Y遗传最可能。子女性状随母亲,胞质遗传最可能。
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
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
1.有关图示4个家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丁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2.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H、h)和乙遗传病(T、t)患者,系谱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基因,请继续分析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基因,请继续分析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
二、某种性状遗传方式的判定
①若F1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均为3:1,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F1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同,(雌性全为显性,雄性中显性:隐性=1:1)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
①若F1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同源区段
②若F1中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显性雄(纯合子) × 隐性雌,观察后代表现型
思考:如何判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同源区段?
若F1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同源区段
若F2雌雄中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F2雄性全为显性,雌性有显性也有隐性,则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
显性雄(纯合子) × 隐性雌后代有以下特点
①后代中雌性的性状与父本的性状相同(均为显性)
②后代中雄性的性状与母本的性状相同(均为隐性)
③通过观察后代的性状就可判定后的性别。
若为显性,则为雌性,若为隐性,则为雄性。
1.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
请回答:(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为什么?
不能,因为无论是黄体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并为隐性,还是黄体基因在X染色体上并为隐性,都符合♀灰体×♂黄体→1♀灰体:1♀黄体:1♂灰体:1♂黄体。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次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1:F1♀黄体×F1♂灰体(2分), 相应结果是:1♀灰体:1♂黄体(2分)。实验2:F1♀灰体×F1♂灰体(2分), 相应结果是:2♀灰体:1♂灰体:1♂黄体(2分)。
3.已知果蝇有三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刚毛与截毛(相关基因用B、b表示),灰身(相关基因用D表示)与黑身(相关基因用d表示)。为探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某兴趣小组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提示:图为果蝇X、Y染色体同源区段(Ⅰ区段)和非同源区段(Ⅱ、Ⅲ区段)的示意图。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以推断出果蝇长翅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二F2的长翅刚毛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已知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果蝇的X染色体上。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用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D、d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还是Ⅱ区段,请完善相关内容。Ⅰ.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
Ⅱ.预期结果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_则D、d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Ⅰ区段;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D、d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置是Ⅱ区段。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评优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伴性遗传,有两个驼峰的骆驼,黄5红8,人类红绿色盲,XBXB,XBXb,XbXb,XBY,XbY,正常携带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23伴性遗传第1课时pptx、23伴性遗传第2课时pptx、23伴性遗传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23伴性遗传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8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评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X染色体,XBY,隔代交叉遗传,父亲和儿子,XdXd,XDXD,XDY,世代连续性,母亲和女儿,其次判断显隐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