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精准狂刷14】仿真训练14

    【精准狂刷14】仿真训练14第1页
    【精准狂刷14】仿真训练14第2页
    【精准狂刷14】仿真训练14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准狂刷14】仿真训练14

    展开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14】仿真训练1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仿真训练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化学和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古代文物的修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器发黑后重新变亮属于物理变化B.煤综合利用时采用了干馏和液化等化学方法C.瓷器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并不涉及化学变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戊烷分子中有一个支链,系统命名为2-甲基戊烷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弱C.二甲醚易溶于水,HF的热稳定性强,主要原因都与氢键有关D.N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0,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3.在实验室中完成下列实验时,选用仪器(其他仪器任选)不恰当的是(    )。A.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酒精灯、蒸发皿B.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滴定管、锥形瓶C.配制240 mL 0.1 mol·L-1NaCl溶液:100 mL容量瓶、玻璃棒D.分离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64s2B.某元素的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2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94s2C.元素L、M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s2、4s2,则L、M一定为同一族的元素D.下列四种分子①乙炔、②甲烷、③甲醛、④水,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5.工业上利用铝土矿(Al2O3、Fe2O3和SiO2)冶炼铝单质,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操作1、2、3的名称相同B.X、Y溶液可互换,试剂Z要随之改变C.C、D的组成不会随着试剂Z的不同而改变D.上述流程中一定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6.关于下列两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烃的名称为3-甲基-4-乙基-7-甲基辛烷B.图1所示分子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D.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W为金属元素。甲、乙、丙分别为X、Z、W三种元素所对应的单质。A、B、C、D均为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B的稀溶液常用于保存动物标本。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Z可形成非极性分子B.原子半径大小关系:r(X)<r(Z)<r(Y)<r(W)C.四种化合物中B的沸点最低D.四种化合物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8.我国有世界储量第一的天然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同时也有大量磷酸工业副产品石膏,可用于硫酸及水泥的联合生产。硫酸钙在高温下被CO还原,发生的反应有:Ⅰ.CaSO4(s)+4CO(g)CaS(s)+4CO2(g)  K1Ⅱ.CaSO4(s)+CO(g)CaO(s)+SO2(g)+CO2(g)  K2Ⅲ.3CaSO4(s)+CaS(s)4CaO(s)+4SO2(g)  K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Ⅱ的ΔH>0B.lgK3=4lgK2-lgK1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D.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Ⅰ、促进反应Ⅲ而得到较纯净的CaO9.铼(Re)是一种银白色的重金属,是地球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工业上,高温灼烧含ReS2的矿粉,可以制备Re2O7。也可以从炼铜的废液中提取铼,其简易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副产物省略,铼在废液中以Re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反萃取”中,加入氨水、水的目的是萃取有机层中的ReB.在NH4ReO4制备Re2O7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可回收利用C.实验室在H2还原Re2O7的过程中,一共消耗7 mol H2,可制得2 mol ReD.以含ReS2的矿石为原料生产48.4 t Re2O7,理论上转移电子3.0×106 mol(R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10.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几种溶液的pH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NaFNa2CO3NaClONaHCO3pH7.511.69.78.3A.同温度、同浓度下,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lOB.水解方程式F-+H2OHF+OH-的平衡常数为1×10-13C.将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存在:2c(C)+c(HC)=0.1 mol·L-1D.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F)>c(Na+)>c(F-)>c(H+)>c(OH-)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S2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MgO的熔点高于Na2O的熔点C.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C、N、O、P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12.厌氧氨化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N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过程Ⅱ属于氧化反应,过程Ⅳ属于还原反应D.过程Ⅰ中,参与反应的N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南京大学研究发现TiO2-x晶体中存在的晶体缺陷有利于提高导电性和提供镁离子储位,可用作新型镁电池负极材料,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a极为电池负极B.充电时,Mg2+向b极移动C.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Mg2++V2O5+2ne-MgnV2O5D.充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gnTiO2-x-2ne-nMg2++TiO2-x14.某温度下,在起始压强为80 kPa的刚性容器中,发生NO的氧化反应:2NO(g)+O2(g)2NO2(g)ΔH,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分两步进行,其速率方程和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①2NO(g)N2O2(g)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②N2O2(g)+O2(g)2NO2(g)v2正=k2正c(N2O2c(O2)  v2逆=k2逆c2(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氧化反应速率快慢的决定步骤的活化能是E5-E3B.一定温度下,2NO(g)+O2(g)2NO2 (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升高温度,NO的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O2混合反应(忽略2NO2N2O4),NO的平衡转化率为4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15.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高磷酸盐血症。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反应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左向右接口的连接顺序:F→B,A→D,E←CB.装置X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Na2CO3溶液C.装置Z中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气体溶解D.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Y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后打开W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化学和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古代文物的修复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器发黑后重新变亮属于物理变化B.煤综合利用时采用了干馏和液化等化学方法C.瓷器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D.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并不涉及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银器发黑是因为银与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腐蚀,涉及化学变化,A项错误;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出炉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利用煤制取液体燃料的过程,均涉及化学变化,B项正确;瓷器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C项错误;光敏树脂遇光会改变其化学结构,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异戊烷分子中有一个支链,系统命名为2-甲基戊烷B.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弱C.二甲醚易溶于水,HF的热稳定性强,主要原因都与氢键有关D.N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是0,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答案】D【解析】异戊烷的系统命名是2-甲基丁烷,A项错误。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但不是任意含氧酸的酸性减弱,如卤族元素中HClO的酸性比HBrO4弱,B项错误。二甲醚易溶于水,是因为二甲醚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稳定性与氢键无关,C项错误。N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与三个氧原子成键,孤电子对数为0,中心N原子采用sp2杂化,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项正确。3.在实验室中完成下列实验时,选用仪器(其他仪器任选)不恰当的是(    )。A.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酒精灯、蒸发皿B.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滴定管、锥形瓶C.配制240 mL 0.1 mol·L-1NaCl溶液:100 mL容量瓶、玻璃棒D.分离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答案】C【解析】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采用蒸发操作,所需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等,A项正确;中和滴定实验中,需要使用滴定管、锥形瓶等仪器,B项正确;配制240 mL 0.1 mol·L-1 NaCl溶液,需要使用250 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等仪器,C项错误;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可采用分液法分离,所需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等,D项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64s2B.某元素的基态原子4s轨道上有2个电子,则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3d94s2C.元素L、M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s2、4s2,则L、M一定为同一族的元素D.下列四种分子①乙炔、②甲烷、③甲醛、④水,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答案】D【解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其3d能级有4个未成对电子,A项错误。能级全空、半满、全满能量更低,所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不可能为3d94s2,此时应为3d104s1,B项错误。L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则为镁元素,M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其可能为钙元素,但也可能为过渡金属元素,如Fe(3d64s2),不一定为同族元素,C项错误。乙炔分子为直线形结构,键角为180°;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形结构,键角为109°28';甲醛分子为平面三角形结构,键角略小于120°;水分子为V形结构,键角为104.5°,所以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④,D项正确。5.工业上利用铝土矿(Al2O3、Fe2O3和SiO2)冶炼铝单质,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操作1、2、3的名称相同B.X、Y溶液可互换,试剂Z要随之改变C.C、D的组成不会随着试剂Z的不同而改变D.上述流程中一定没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答案】D【解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若先加入过量HCl溶液,氧化铝、氧化铁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而二氧化硅不能溶解,因此要过滤除去;当向含有氯化铝、氯化铁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时,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偏铝酸钠溶液,故应该过滤除去氢氧化铁沉淀,然后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后加热灼烧得到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单质铝。若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硅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而氧化铁不能溶解,过滤可除去;当向含有偏铝酸钠、硅酸钠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Cl溶液时,会产生硅酸沉淀和氯化铝溶液,故应该过滤除去硅酸沉淀,然后向滤液中通入氨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后加热灼烧得到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单质铝。6.关于下列两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烃的名称为3-甲基-4-乙基-7-甲基辛烷B.图1所示分子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D.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可知,该分子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辛烷,A项错误;图1所示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B项错误;根据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它的分子式为C15H22O5,C项错误;青蒿素含有醚键,易溶于乙醚,分子中含有酯基,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D项正确。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只有W为金属元素。甲、乙、丙分别为X、Z、W三种元素所对应的单质。A、B、C、D均为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合物B的稀溶液常用于保存动物标本。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Z可形成非极性分子B.原子半径大小关系:r(X)<r(Z)<r(Y)<r(W)C.四种化合物中B的沸点最低D.四种化合物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种【答案】A【解析】由“化合物B的稀溶液常用于保存动物标本”,可确定B为HCHO,则X、Y、Z分别为H、C、O元素;由“甲、乙、丙分别为X、Z、W三种元素所对应的单质”,可确定甲、乙分别为H2、O2;由转化关系图,可确定A为CH3OH,C为HCOOH,D为HCOOCH3;由A与丙反应可生成甲,可确定丙为Na,即W为Na元素。X与Z分别为H元素和O元素,二者可形成H2O、H2O2,它们都是极性分子,A项错误;H原子的核外只有1个电子层,半径最小,C、O元素在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C比O大,Na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半径最大,所以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r(H)<r(O)<r(C)<r(Na),B项正确;四种化合物中,B为HCHO,常温下呈气态,而另三种物质都呈液态,所以B的沸点最低,C项正确;四种化合物中Y原子的杂化方式有:—CH3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CO键中碳原子采用sp2杂化,D项正确。8.我国有世界储量第一的天然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同时也有大量磷酸工业副产品石膏,可用于硫酸及水泥的联合生产。硫酸钙在高温下被CO还原,发生的反应有:Ⅰ.CaSO4(s)+4CO(g)CaS(s)+4CO2(g)  K1Ⅱ.CaSO4(s)+CO(g)CaO(s)+SO2(g)+CO2(g)  K2Ⅲ.3CaSO4(s)+CaS(s)4CaO(s)+4SO2(g)  K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Ⅱ的ΔH>0B.lgK3=4lgK2-lgK1C.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D.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Ⅰ、促进反应Ⅲ而得到较纯净的CaO【答案】C【解析】lgK越大,K越大,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反应Ⅱ的lgK增大,K值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项正确;利用盖斯定律,反应Ⅱ×4-反应Ⅰ=反应Ⅲ,以此可得焓变ΔH3=4ΔH2H1,由反应转化平衡常数时,化学计量数扩大n倍,新平衡常数是原来的n次方幂,两方程式相减,新平衡常数为两者之商,则平衡常数K3=,则lgK3=lg=4lgK2-lgK1,B项正确;使用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则不能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C项错误;lgK越大,K越大,根据图像可知,升高温度,反应Ⅰ的lgK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Ⅰ被抑制,升高温度,反应Ⅲ的lgK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Ⅲ被促进,则调控适当的温度可以抑制反应Ⅰ、促进反应Ⅲ而得到较纯净的CaO,D项正确。9.铼(Re)是一种银白色的重金属,是地球地壳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工业上,高温灼烧含ReS2的矿粉,可以制备Re2O7。也可以从炼铜的废液中提取铼,其简易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副产物省略,铼在废液中以Re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反萃取”中,加入氨水、水的目的是萃取有机层中的ReB.在NH4ReO4制备Re2O7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可回收利用C.实验室在H2还原Re2O7的过程中,一共消耗7 mol H2,可制得2 mol ReD.以含ReS2的矿石为原料生产48.4 t Re2O7,理论上转移电子3.0×106 mol(R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答案】C【解析】在“反萃取”中,加入氨水、水可反应产生NH4ReO4,以达到萃取有机层中的Re的目的,A项正确;NH4ReO4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Re2O7,化学方程式为2NH4ReO4Re2O7+2NH3↑+H2O,反应产生的副产物NH3可用于反萃取,提取有机物中的Re,因而可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B项正确;实验室在H2还原Re2O7的过程中,H2除作还原剂外,还作保护气,在实验前要先通入H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反应结束后要进一步通入H2,制取得到的Re在H2的还原性环境中冷却,防止Re被热空气氧化,因此若共消耗7 mol H2,则制得Re 的物质的量小于 2 mol,C项错误;工业上,高温灼烧含ReS2的矿粉,可以制备Re2O7,涉及的反应为4ReS2+15O22Re2O7+8SO2,则生成1 mol Re2O7,转移30 mol电子,48.4 t Re2O7的物质的量为n(Re2O7)= mol=1.0×105 mol,则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1.0×105 mol×30=3.0×106 mol,D项正确。10.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几种溶液的pH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溶质NaFNa2CO3NaClONaHCO3pH7.511.69.78.3 A.同温度、同浓度下,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lOB.水解方程式F-+H2OHF+OH-的平衡常数为1×10-13C.将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存在:2c(C)+c(HC)=0.1 mol·L-1D.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F)>c(Na+)>c(F-)>c(H+)>c(OH-)【答案】A【解析】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强碱弱酸盐的碱性越大,说明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的酸越弱,则酸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lO,A项正确;常温下,0.1 mol·L-1 NaF溶液的pH=7.5,水解方程式F-+H2OHF+OH-的平衡常数K===1×10-12,B项错误;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c(OH-)+2c(C),溶液呈中性,则c(H+)=c(OH-),所以c(Na+)=c(HC)+2c(C)=0.2 mol·L-1,C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HF的电离程度大于F-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c(Na+)>c(HF)>c(H+)>c(OH-),D项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S2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MgO的熔点高于Na2O的熔点C.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C、N、O、P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答案】BD【解析】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是非极性分子,CS2为直线形分子,所以CS2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A项错误;MgO、Na2O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高低要看离子键的强弱,而离子键的强弱要看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离子半径Na+>Mg2+,离子所带电荷Mg2+>Na+,所以熔点MgO>Na2O,B项正确;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有5个能级,同一能级上电子能量相同,故有5种能量不同的电子,C项错误;同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主族从下往上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C、N、O、P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D项正确。12.厌氧氨化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N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过程Ⅱ属于氧化反应,过程Ⅳ属于还原反应D.过程Ⅰ中,参与反应的N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A【解析】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1 mol N中含有质子的总物质的量为11 mol,A项错误;联氨(N2H4)的结构式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项正确;过程Ⅱ中,N2H4-2HN2H2,此反应是氧化反应,过程Ⅳ中,NNH2OH,添加H或减少O,是还原反应,C项正确;N中N显-3价,NH2OH中N显-1价,N2H4中N显-2价,因此过程Ⅰ中N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正确。13.南京大学研究发现TiO2-x晶体中存在的晶体缺陷有利于提高导电性和提供镁离子储位,可用作新型镁电池负极材料,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a极为电池负极B.充电时,Mg2+向b极移动C.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Mg2++V2O5+2ne-MgnV2O5D.充电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gnTiO2-x-2ne-nMg2++TiO2-x【答案】BC【解析】TiO2-x晶体中存在的晶体缺陷有利于提高导电性和提供镁离子储位,可用作新型镁电池负极材料,放电时,b极为负极,负极上MgnTiO2-x失电子,a极为正极;充电时,b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a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为阳极,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放电时,b极为电池负极,A项错误;充电时为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则Mg2+向b电极移动,B项正确;放电时,a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Mg2++V2O5+2ne-MgnV2O5,C项正确;充电时,b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Mg2++TiO2-x+2ne-MgnTiO2-x,D项错误。14.某温度下,在起始压强为80 kPa的刚性容器中,发生NO的氧化反应:2NO(g)+O2(g)2NO2(g)ΔH,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分两步进行,其速率方程和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①2NO(g)N2O2(g)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②N2O2(g)+O2(g)2NO2(g)v2正=k2正c(N2O2c(O2)  v2逆=k2逆c2(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氧化反应速率快慢的决定步骤的活化能是E5-E3B.一定温度下,2NO(g)+O2(g)2NO2 (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升高温度,NO的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O2混合反应(忽略2NO2N2O4),NO的平衡转化率为4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答案】BC【解析】整体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据图可知活化能最大的步骤为第二步反应,活化能为E4-E2,A项错误;2NO(g)+O2(g)2NO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而对于反应①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k1正c2(NO)=k1逆c(N2O2),所以K1==,同理可得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所以K=K1·K2=,B项正确;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设等物质的量的NO和O2分别为40 mol,NO的平衡转化率为40%,列三段式有:            2NO(g)+O2(g)2NO2(g)起始(mol) 40 40 0转化(mol) 16 8 16平衡(mol) 24 32 16刚性容器中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起始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80 mol,压强为80 kPa,则平衡时p(NO)=24 kPa,p(O2)=32 kPa,p(NO2)=16 kPa,Kp===,D项错误。15.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高磷酸盐血症。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碳酸镧,反应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左向右接口的连接顺序:F→B,A→D,E←CB.装置X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Na2CO3溶液C.装置Z中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气体溶解D.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Y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后打开W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答案】AD【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需采用防倒吸装置,故E←C,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杂质,需除去,则F→B,A→D,A项正确;装置X的作用为除去HCl杂质,盛放的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B项错误;装置Z中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氨气溶于水时发生倒吸,C项错误;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Y中分液漏斗的旋转活塞,向Z中通入NH3使LaCl3溶液呈碱性,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D项正确。 

    相关试卷

    【精准狂刷11】专题11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11】专题11化学实验,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必须注意安全,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准狂刷07】专题07反应热: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07】专题07反应热,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5 ml O2的总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准狂刷05】专题05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05】专题05离子反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l·L-1 HCl溶液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