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狂刷11】专题11化学实验
展开 专题11化学实验
类题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1.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废液缸中
B.进行蒸馏实验时,加热煮沸后发现未加沸石,立刻拔开橡皮塞投入沸石
C.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通氢气,后加热氧化铜
D.检验CO纯度的方法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点燃,听爆鸣声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A
取25.00 mL盐酸
在25 .0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0.00 mL后,将所有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B
清洗内壁附有硫单质的试管
先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NaClO溶液的pH
将pH试纸放在实验台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D
配制1 L浓度为 0.10 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NaOH固体4.0 g,放入1 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线
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分离苯和溴苯
C.实验室用海水 D.加热后快速移
4.下列有关实验中,选用的实验仪器或试剂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仪器或试剂组合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④⑦⑧⑨
B
检验硫酸钠溶液中的Cl-
②③⑩
C
用称量好的碳酸钠固体配制
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
④⑥⑦⑩
D
实验室制取乙烯
①⑤⑧⑨
类题2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5.(双选)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的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二氧化硫(氯化氢)
饱和Na2SO3溶液
洗气
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 Na2CO3溶液
分液
C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D
硫酸(硫酸铜)
适量硫化氢气体
过滤
6.某兴趣小组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SiO3和少量SiO2、Fe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碳酸镁晶体(MgCO3·3H2O)。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加快酸溶速率,可将原料粉碎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B.滤渣的主要成分是H2SiO3和SiO2
C.萃取后,可用KSCN溶液检验水相中是否含有Fe3+
D.为了提高氧化效率,可在高温下进行
7.(双选)对煤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B.b装置的水层呈碱性
C.c装置可检验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
D.e装置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煤燃烧产生了CO
8.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方案
目的
验证乙炔
的漂白性
检验是否有
乙烯生成
选项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收集干燥的NH3
类题3
物质的制备与性质
9.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并收集 B.观察反应后 C.过滤出稀释后 D.将硫酸铜溶液蒸发
二氧化硫 溶液的颜色 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浓缩后冷却结晶
10.已知:①+HNO3+H2O ΔH<0;②硝基苯的沸点为210.9℃,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
A.分离有机物 B.混合反应液 C.制取硝基苯 D.提纯硝基苯
11.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氢化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氢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要密封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④中分别盛装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
B.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通气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K
C.为了节约药品,应先点燃酒精灯,再加入稀硫酸
D.装置①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2.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媒染剂、漂白剂等。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较纯净的NaNO2,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已知:NO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中滴入稀硝酸前需通入N2
B.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f-g-d-e-b
C.丙中CaCl2用于干燥NO
D.乙中吸收尾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5NO+4H+3Mn2++5NO3-+2H2O
13.(双选)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入氮气的目的是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B.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可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
C.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停止通入氮气,后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
D.样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许装置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Fe3+
类题4
实验设计的评价
14.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5000 mol·L-1
的硫酸溶液
量取13.6 mL浓硫酸,缓慢加入盛有水的500 mL容量瓶中,洗涤后定容
B
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 H2S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
C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抹在报纸上,报纸变黑
D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2 mL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粉末,观察实验现象
15.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硝酸铵 B.检验阳极产物Cl2 C.配制100 mL 0.1 D.测定未知盐
溶解的热效应 mol·L-1的稀硫酸 酸的浓度
16.(双选)下列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的铜丝蘸取某溶液灼烧
火焰呈绿色
溶液中含有Cu2+
B
将浓硫酸加入滴有几滴水的蔗糖中并搅拌
蔗糖逐渐变黑,形成“黑面包”并伴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
C
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
没有明显变化
铜在常温下遇浓硫酸钝化
D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测溶液的pH
HA溶液的pH大
HB的酸性比HA弱
类题5
有机实验和定量实验
17.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乙酸、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
乙酸
正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0
密度/g·cm-3
1.1
0.80
0.8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C中忘记加碎瓷片,可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
B.装置B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水,提高产率
C.装置A是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且冷凝水由a口进,b口出
D.乙酸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18.已知:①正丁醇的沸点为117. 2 ℃,正丁醛的沸点为75.7 ℃;②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H2O。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丁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被氧化,应将适量酸性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 ℃,温度计2示数在76 ℃左右时收集产物
C.向分馏出的馏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D.向分离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2固体,过滤,蒸馏,可提纯正丁醛
19.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该小组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混合溶液及量气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比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3种吸收剂的顺序依次是KOH溶液、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CuCl的盐酸溶液
B.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42-+3O2+4OH-4SO42-+2H2O
C.当三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
D.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20.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测量一定质量的钢材中的含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先打开K1、K2,关闭K3,从a处通入N2
B.③盛放的是浓硫酸
C.装置②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2S
D.装置⑤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某些成分进入④中
【解析版】
类题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1.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时余下的钠屑投入废液缸中
B.进行蒸馏实验时,加热煮沸后发现未加沸石,立刻拔开橡皮塞投入沸石
C.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先通氢气,后加热氧化铜
D.检验CO纯度的方法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点燃,听爆鸣声
【答案】C
【解析】金属钠活泼性很强,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易燃的氢气,实验剩余的钠不可随意处理,A项错误;热溶液中不能立即投入沸石,否则会引起剧烈沸腾,应将反应液冷却后再加入沸石,B项错误;先通氢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爆炸,C项正确; CO的密度和空气的相差不大,不可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目的
操作
A
取25.00 mL盐酸
在25 .0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0.00 mL后,将所有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B
清洗内壁附有硫单质的试管
先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NaClO溶液的pH
将pH试纸放在实验台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D
配制1 L浓度为 0.10 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NaOH固体4.0 g,放入1 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线
【答案】B
【解析】25.00 mL 酸式滴定管最下面还有一段没有刻度的空间,调整初始读数为0.00 mL后,将所有溶液放入锥形瓶,放出的溶液体积大于25.00 mL ,A项错误;加热时,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硫化钠和亚硫酸钠都溶于水,B项正确; 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其pH,C项错误;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D项错误。
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分离苯和溴苯
C.实验室用海水 D.加热后快速移
制取蒸馏水 走蒸发皿
【答案】C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项错误;苯和溴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B项错误;利用蒸馏法制取蒸馏水,C项正确;蒸发操作中,移走蒸发皿应该使用坩埚钳,不能用手直接移取,D项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中,选用的实验仪器或试剂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仪器或试剂组合
A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④⑦⑧⑨
B
检验硫酸钠溶液中的Cl-
②③⑩
C
用称量好的碳酸钠固体配制
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
④⑥⑦⑩
D
实验室制取乙烯
①⑤⑧⑨
【答案】C
【解析】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法,使用的仪器是漏斗、烧杯、玻璃棒,不需要用分液漏斗,A项错误;硫酸银也是白色沉淀,仅有硝酸银溶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错误;用称量好的碳酸钠固体配制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还需要的步骤有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所以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C项正确;实验室制乙烯需要加热,使用的仪器是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D项错误。
类题2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5.(双选)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的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二氧化硫(氯化氢)
饱和Na2SO3溶液
洗气
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 Na2CO3溶液
分液
C
甲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D
硫酸(硫酸铜)
适量硫化氢气体
过滤
【答案】BD
【解析】二氧化硫和HCl都能与饱和Na2SO3溶液反应,A项错误;乙酸与饱和碳酸钠能够反应,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以用饱和 Na2CO3溶液,分离方法是分液法,B项正确;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了新的杂质,C项错误;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难溶的硫化铜和硫酸,过滤可除去硫化铜,D项正确。
6.某兴趣小组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SiO3和少量SiO2、Fe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碳酸镁晶体(MgCO3·3H2O)。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加快酸溶速率,可将原料粉碎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B.滤渣的主要成分是H2SiO3和SiO2
C.萃取后,可用KSCN溶液检验水相中是否含有Fe3+
D.为了提高氧化效率,可在高温下进行
【答案】D
【解析】废渣是固体,由于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为了加快酸溶速率,可将原料粉碎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A项正确;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为MgCO3、MgSiO3与少量SiO2和Fe的氧化物,加入40%稀H2SO4后,MgCO3、MgSi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MgSO4、CO2及H2SiO3沉淀,Fe的氧化物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可溶性的FeSO4、Fe2(SO4)3,SiO2与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H2SiO3和SiO2,B项正确;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H2O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加入有机萃取剂,得到Fe3+的有机萃取液,Mg2+存在于水溶液中,萃取后,若水中含有Fe3+,可根据Fe3+与SCN-反应变为血红色溶液的特性,用KSCN溶液检验水相中是否含有Fe3+,C项正确;温度过高,双氧水受热易分解,D项错误。
7.(双选)对煤干馏并检验其中部分产物,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B.b装置的水层呈碱性
C.c装置可检验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H2S
D.e装置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说明煤燃烧产生了CO
【答案】B
【解析】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得到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煤焦油、焦炭,A项错误;煤的干馏产物中含有NH3,氨水呈碱性,B项正确;焦炉气中含有乙烯,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错误;煤的干馏得到的焦炉气中含有的H2、CO都能还原CuO,使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D项错误。
8.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方案
目的
验证乙炔
的漂白性
检验是否有
乙烯生成
选项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收集干燥的NH3
【答案】C
【解析】电石与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中含硫化氢,硫酸铜与硫化氢反应可除杂,乙炔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验证乙炔的还原性,A项错误;乙醇容易挥发,挥发出来的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检验是否有乙烯生成,B项错误;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蒸馏实现,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C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气体装置不合理,D项错误。
类题3
物质的制备与性质
9.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并收集 B.观察反应后 C.过滤出稀释后 D.将硫酸铜溶液蒸发
二氧化硫 溶液的颜色 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浓缩后冷却结晶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气管应该要长,出气管要短,A项错误;应将混合液沿烧杯内壁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项错误;转移液体需要引流,防止液体飞溅,C项错误。
10.已知:①+HNO3+H2O ΔH<0;②硝基苯的沸点为210.9℃,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
A.分离有机物 B.混合反应液 C.制取硝基苯 D.提纯硝基苯
【答案】A
【解析】硝基苯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油状液体,有机层在下层,A项正确;将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的操作与将浓硫酸与水混合的操作相似,为有利于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的热量快速散失,避免液体飞溅,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或振荡,B项错误;采用水浴加热,温度计插入热水中,便于观察和控制热水的温度,但该装置中的热水太少,没有漫过试管中被加热的液体,会导致反应液受热不均匀,C项错误;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液体中,应该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D项错误。
11.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氢化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氢化钙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要密封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④中分别盛装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
B.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通气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K
C.为了节约药品,应先点燃酒精灯,再加入稀硫酸
D.装置①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解析】②用于干燥①中产生的H2,可用碱石灰,④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③中,可用浓硫酸,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水蒸气会进入前一装置,A项错误;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固体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避免固体被氧化,B项正确;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应避免不纯的氢气在加热时爆炸,则点燃酒精灯前,应先用氢气排尽空气,C项错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装置①不能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D项错误。
12.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媒染剂、漂白剂等。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较纯净的NaNO2,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已知:NO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中滴入稀硝酸前需通入N2
B.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f-g-d-e-b
C.丙中CaCl2用于干燥NO
D.乙中吸收尾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5NO+4H+3Mn2++5NO3-+2H2O
【答案】B
【解析】甲中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需要将装置中的空气全部排尽,空气中有少量二氧化碳,也会和过氧化钠反应,则滴入稀硝酸前需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A项正确;制取的一氧化氮中含有水蒸气,过氧化钠可与水反应,导致制取的产物不纯,可用氯化钙吸收水蒸气,一氧化氮有毒,不能排放到大气中,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e-f-g-b或a-d-e-g-f-b,B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已知信息,NO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则乙中吸收尾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5NO+4H+3Mn2++5NO3-+2H2O,D项正确。
13.(双选)某小组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入氮气的目的是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B.实验中观察到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可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
C.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停止通入氮气,后熄灭装置A、E的酒精灯
D.样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许装置A中残留物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可证明残留物中含有Fe3+
【答案】BC
【解析】在反应开始前通入N2,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免O2和CO2对实验产生干扰,同时用N2把装置A、E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排出以便于进行后续检验,A项正确;E中固体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还原性气体CO,只有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才可证明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CO2,B项错误;为防止倒吸,需要先熄灭反应装置中的酒精灯,冷却至常温过程中需一直通入N2,C项错误;实验结束后,待A中固体冷却至室温,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Fe3+,即证明残留物中含有Fe3+,D项正确。
类题4
实验设计的评价
14.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5000 mol·L-1
的硫酸溶液
量取13.6 mL浓硫酸,缓慢加入盛有水的500 mL容量瓶中,洗涤后定容
B
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向盛有2 mL H2S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2
C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抹在报纸上,报纸变黑
D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2 mL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粉末,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C
【解析】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液,A项错误;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B项错误;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能够使纸张变黑,C项正确;二者浓度不同,不满足单一变量原则,D项错误。
15.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硝酸铵 B.检验阳极产物Cl2 C.配制100 mL 0.1 D.测定未知盐
溶解的热效应 mol·L-1的稀硫酸 酸的浓度
【答案】A
【解析】A项,硝酸铵溶解时吸热,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 铁作阳极,铁失去电子,得不到氯气;C项,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D项,不能用酸式滴定管装碱溶液。
16.(双选)下列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的铜丝蘸取某溶液灼烧
火焰呈绿色
溶液中含有Cu2+
B
将浓硫酸加入滴有几滴水的蔗糖中并搅拌
蔗糖逐渐变黑,形成“黑面包”并伴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氧化性
C
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
没有明显变化
铜在常温下遇浓硫酸钝化
D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测溶液的pH
HA溶液的pH大
HB的酸性比HA弱
【答案】BD
【解析】灼烧洁净的铜丝时火焰呈绿色,故用洁净的铜丝蘸取某溶液灼烧,火焰呈绿色不能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含有Cu2+,A项错误;蔗糖逐渐变黑,形成“黑面包”并伴有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产生,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强氧化性,B项正确;常温下铜片与浓硫酸不反应,C项错误;相同pH的强酸溶液和弱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强酸溶液pH变化大,则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HA溶液的pH大,说明HA的酸性强于HB,D项正确。
类题5
有机实验和定量实验
17.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乙酸、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
乙酸
正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0
密度/g·cm-3
1.1
0.80
0.8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C中忘记加碎瓷片,可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
B.装置B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水,提高产率
C.装置A是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且冷凝水由a口进,b口出
D.乙酸丁酯中残留的乙酸和正丁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答案】C
【解析】液体加热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A项正确;装置B是水分离器,作用是不断分离出水,提高乙酸丁酯的产率,B项正确;装置A是可以装配蒸馏装置的冷凝器,为增强冷凝效果,冷凝水由b口进, a口出,C项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吸收正丁醇,除去乙酸,D项正确。
18.已知:①正丁醇的沸点为117. 2 ℃,正丁醛的沸点为75.7 ℃;②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H2O。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丁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被氧化,应将适量酸性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 ℃,温度计2示数在76 ℃左右时收集产物
C.向分馏出的馏出物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D.向分离所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2固体,过滤,蒸馏,可提纯正丁醛
【答案】C
【解析】Na2Cr2O7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醛,为防止生成的正丁醛被氧化,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A项正确;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示数保持在90~95 ℃,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 ℃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B项正确;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C项错误;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正丁醇,向粗正丁醛中加入CaCl2固体,过滤,可除去水,然后利用正丁醇与正丁醛的沸点差异进行蒸馏,从而得到纯正丁醛,D项正确。
19.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定量吸收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该小组拟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上述两种混合溶液及量气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比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3种吸收剂的顺序依次是KOH溶液、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CuCl的盐酸溶液
B.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42-+3O2+4OH-4SO42-+2H2O
C.当三种气体被逐一吸收后,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
D.其他两种吸收剂不变,O2的吸收剂可以用灼热的铜网替代
【答案】D
【解析】CO2能被碱溶液吸收,所以在吸收氧气前吸收CO2,CuCl的盐酸溶液能定量吸收CO,且易被O2氧化,所以在吸收氧气后吸收CO,A项正确;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可知,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为2S2O42-+3O2+4OH-4SO42-+2H2O,B项正确;盐酸能挥发,CuCl的盐酸溶液吸收CO后,可能挥发出HCl,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HCl,C项正确;气体被逐一吸收的顺序应该是CO2、O2和CO, 若O2的吸收剂用灼热的铜网替代,氧气和铜反应生成的CuO可以与CO反应,D项错误。
20.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测量一定质量的钢材中的含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先打开K1、K2,关闭K3,从a处通入N2
B.③盛放的是浓硫酸
C.装置②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2S
D.装置⑤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某些成分进入④中
【答案】C
【解析】 a处通入N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A项正确;装置③盛有浓硫酸,起到干燥作用, B项正确;装置②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 C项错误;实验前后需称取装置④的质量,准确地测得钢材的含碳量,⑤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④中,造成误差,D项正确。
【精准狂刷09】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09】专题09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逆反应,下列变化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的是,消除汽车尾气减少雾霾可采用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准狂刷13】专题13有机化学基础: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13】专题13有机化学基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准狂刷07】专题07反应热: 这是一份【精准狂刷07】专题07反应热,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5 ml O2的总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